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为啥不杀掉慈禧,独自掌权?溥仪:这3个后果他承担不了

光绪为啥不杀掉慈禧,独自掌权?溥仪:这3个后果他承担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69 更新时间:2023/12/17 5:52:48

由于同治皇帝没有子嗣,因此在他死后无人可以继承大统。于是慈禧为了稳定局势就从亲王的子嗣当中过继了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便是后来的光绪帝。因为从小被慈禧带大,所以两人可以说不是亲生母子,但是胜似亲生母子。

不过由于慈禧太后长期的施加压力,使得光绪在长大以后就有了自己掌权的想法。但是最后光绪为什么没有能够成功杀掉慈禧掌控大权?多年以后溥仪给出了答案,有三个因素导致他没有办法成功。

无法与朝中大臣和慈禧对抗

首先第一点朝中的势力极其复杂,可以说分为了好几个派系。就从同治皇帝还在世时期说起人光是顾命大臣就有着八位之多,而且这八位顾命大臣不仅与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党,甚至和皇帝都不是一条心。在皇帝还在世的时候他们都多次表露出了相对慈禧动手的想法,希望可以杀掉慈禧将权力还给皇帝。

但是一旦慈禧太后真的失去了权利,最终胜利者也不会是光绪。因为当年他实在太过的年轻,根本无法自己处理朝中的大小事务,所以最终权利还是会流失到大臣的手中。

其次就是除了顾命大臣一派以外,还有慈禧太后所扶持的派系。因为慈禧太后当年为了与这些大臣对抗所以特意提拔了一些出生较为低微,或者是与她有这一定亲缘关系的人。而这些人因为受到了慈禧的恩惠,可以说是属于完全与她站队的。而且这一批官员大多都在类似于军机处这样的机构当官,所以说是把控住了京城附近所有的部队。

因此光绪帝在朝中可以说是完全与慈禧对抗的能力,只能向外部寻求机会。于是光绪皇帝打算借用维新派的势力,学习日本将中国改造为君主立宪制。但是他和维新派所发起的刺杀活动并没有成功,甚至反而还被慈禧太后提前察觉。而且这个背叛他们向慈禧太后告密的人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便是未来的民国大总统洪宪皇帝袁世凯

手中掌控的权力不足容易受到操控

袁世凯其实原本就是慈禧手下一个大臣所扶植起来的势力,与光绪皇帝本就不是一党。再加上正是有了慈禧的帮助才让他手中掌控到了一支不小的部队,因此就算光绪皇帝曾经向他许诺了不少,但是由于跟着光绪皇帝实在是风险过大,所以就不可能和他一起选择造反。

因此由于光绪皇帝手中掌控的权利实在是过于的少,所以在袁世凯投靠了慈禧太后以后就已经没有夺得权利成功的机会。而且显然他过于高估了百日维新的效果,并没有任何人愿意在朝中帮助他。在之后他就一直被慈禧太后囚禁在宫中,再也没有了反抗的机会。

而且其实就算这次成功的杀掉了慈禧太后他也不一定能够掌控大权,因为他所面临的阻碍可不止慈禧太后一人。在当时除了慈禧太后以外,权力最大的便是恭亲王了。因此慈禧太后就算死了,掌控朝廷的也是恭亲王。

同时在清朝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不少这样类似的情况,就以清朝初年的摄政王多尔衮举例,可以说是掌控了皇帝一二十年的时间。所以说就算他在其他势力的支持完成了,但是也难免不会遭到他们的背叛。

而且就算他真的成功自己执政也很难改变现在的局面,因为当时的清朝确实已经太过的破败了。自从慈禧太后掌权过后,清朝就已经陷入了外国势力的侵略当中。并且面对外国军队的侵犯一直只采取被动的手段,而且由于过于的让步使得清朝的权力越来越低。

但是光绪皇帝一直没有真正面对过这些情况,很有可能在政策上采用过于激进的改革。因此他极有可能在自己实力还不足以与这些列强对抗的情况下就贸然的激怒他们,从而让他们有了更好的理由清王朝下手,因此他杀死慈禧可能反而会产生更差的结果。

杀死慈禧具有极大的风险

而且毕竟慈禧太后养育了他这么多年的时间,于情于理也不能做的太过于的过分了总要保留一些余地。在加上杀死自己的养母在皇室当中也是十分忌讳的,因为这有背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因此就算他在之后能够做出一些成绩,也有可能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就拿唐太宗李世民举例他的功绩已经可以说是达到了古往今来历代皇帝的前几位,也因为当年玄武门事变杀死兄弟,以及在之后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的事情受到了不少人的抨击。

而且在之后由于北方的一些官员曾经是前任太子所提拔的原因,长期都不受皇帝的控制。甚至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还放任敌军进入到都城,使得唐朝在建立之初还面临了不小的危机。

不过由于李世民在皇城快速组织起了有力的反抗,再加上皇帝亲自上阵给士气上做出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才成功的将敌人的铁蹄最终止步于城墙之下。并且在之后大力发展军事实力,再加上整个国家实力的大力提升,才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打下的天可汗的名号。

而他现在所面临的情况也就和李世民当年差不多,同样都是受到了外族的入侵。不过就算是李世民逼迫皇帝退位就造成了如此大的阻力,让那些之前的大臣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应。那么如果真的光绪皇帝将慈禧太后杀死,所面临的那些受到过慈禧恩惠官员的压力可能会更加的大。

在加上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局面实在是过于的困难,如果真的让这个国家的一部分军队或者是政府部门在陷入瘫痪可能真的走向更深的深渊。而且因为他是从慈禧的家族当中所扶持出来的,所以说杀了慈禧就会面临众叛亲离的结果,因此从最开始他也没有能够胜利的一丝希望。

结束

其实清朝的灭亡是必然的结果,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无论当时是谁当皇帝都已经没有了能够力挽狂澜的机会。光绪皇帝虽然已经放手一搏,但清朝始终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标签: 光绪慈禧溥仪

更多文章

  • 孙中山的革命生涯,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中山

    今日的文章,是4月9日小编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网络讲座的文字整理版本(有删节)。那么呢,当年(1900年)的港督,名叫“卜力”(HenryBlake),他担心义和团运动如果失控的话,蔓延到华南,会影响英国人在两广地区的商业利益,所以,卜力写信给当时的两广总督李鸿章,他说,要介绍孙

  • 明宪宗朱见深的军事眼光可以比肩朱棣,却被满清鞑子抹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宪宗,朱见深,朱棣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明朝历史上带兵打仗比较厉害的皇帝,而他的儿子朱棣也算是子承父业,他在军事行动上也是非常的出色。以上这两位都是明朝比较出名的皇帝。而在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朱见深,也是一位在军事上眼光比较长远的皇帝,甚至可以比肩之前的朱棣皇帝。后来明朝开始走起了下坡路,直到朱见深继位后,开始

  • 东吴奇女子徐氏在丈夫孙翊被害死后,使用美人计,为夫报仇杀了仇人妫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翊,美人计,妫览

    公元204年,孙权弟媳徐氏,浓妆艳抹地坐在床前,到了晚上,妫览趁夜进入徐氏的卧房,突然,在黑夜中跳出两个大汉,妫览来不及逃走,于是大叫:“我命休矣!”妫览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但是他来头很大,他是孙权弟弟孙翊手下的大都督。那么他怎么会在晚上跑到自己上司媳妇的房间呢?接下来我们

  • 乾隆亲生母亲钮祜禄氏虽然不受雍正宠爱,但是却得到了儿子乾隆的孝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钮祜禄氏,雍正,乾隆

    1735年,雍正去世,乾隆请示母亲,是否与先帝合葬。太后说:“不必,不要打扰先帝的清静”。乾隆就为母亲单独修建一座陵墓。可是没想到,陵墓修建完成之后,整整空置了41年,太后才下葬。“生同衾,死同穴”,这是天下很多女子,都想与相爱之人在一起的结局。为何成

  • 蒋碧薇不顾家里反对和徐悲鸿私奔,谁想到丈夫出名后爱上自己的学生孙多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蒋碧薇,徐悲鸿,孙多慈

    1917年,18岁的蒋碧薇不顾家里反对,跟徐悲鸿私奔到了日本。没想到,后来声名鹊起的徐悲鸿却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孙多慈。徐悲鸿原本有个原配妻子,不过是封建婚姻,原配为他生下一个孩子,孩子不幸夭折,后来原配也去世了。1917年,18岁的蒋碧微与父亲的学生22岁的徐悲鸿私奔,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当时,蒋碧微

  • 金国灭亡时有多惨?皇帝金哀宗被人一刀劈成两半,皇后遭人轮番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哀宗,金国灭亡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皇朝的更迭是常见的事,每到皇朝更替的时候,必然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皇室作为皇朝破灭的牺牲者,下场必然是最惨的。金国的建立带着传奇色彩,先是起兵灭辽,再挥师南下灭宋,当金兵入关后,北宋宣告灭亡。就算如此强盛的金朝都逃不过灭亡的结局,在金朝灭亡时,受到的耻辱甚至比“靖康

  • 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争皇位,谁知双双出局,李治渔翁得利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李泰,李承乾,李治

    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按律当诛杀。李世民心如刀绞,质问道:“皇位本来就会传给你,你为什么要造反?是等不及了吗?”李承乾冷笑道:“我不想落得和前太子李建成一样的下场!”李世民脸色大变。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从小受尽宠爱,8岁就被立为太子。为

  • 汉元帝刘奭简介 汉元帝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元帝,刘奭,王政君

    汉元帝本人在历史上并没有杀名气,但是因为他的皇后名气比他还大素以他也能沾光成为历史名人。那么这个因为女人而红的皇帝本身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不是如历史上所言一样微不足道呢?汉元帝刘奭简介汉元帝刘奭在位十六年,病逝,享年42岁。汉元帝刘奭的生母是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不久其父就继位登基成为汉

  • 宋徽宗赵佶做皇帝失败透顶,却是一个艺术全才,与南唐后主李煜有的一拼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徽宗,赵佶,南唐后主,李煜

    提起宋朝,我对它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是一个文化、经济和创新都非常昌盛的朝代。但是它的军事外交相比之下就不是很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宋朝重文轻武,赵匡胤黄袍加身上位就决定了他将会对于武将产生忌惮,因此宋朝军事外交弱也是不可避免的,军事不行宋朝的版图也就没有汉唐的版图大。不过宋朝不像其他朝代重农抑商,也不像唐

  •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的恒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恒嫔,道光帝

    生平简介恒嫔,蔡佳氏,清宣宗嫔,无所出。生年不详,仅知生辰为二月二十四日。道光十四年选秀入宫,初封宜贵人。不久,降为宜常在。道光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又降为蔡答应。道光三十年正月,文宗尊其为皇考蔡常在。咸丰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再尊其为皇祖蔡贵人。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德宗尊其为恒嫔。光绪二年五月初六,恒太嫔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