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君主帝王的喜好性格可以说是决定整个帝国内部人民的性命,他的喜怒哀乐可能就会和一个命案有关。如果任何人触怒了一位皇帝的底线,那么即使他的才华再高,功劳再大,也会引来杀身之祸,免不了灭顶之灾,甚至死法都很特别。
明王朝的开国将领蓝玉就是典型的代表,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和冲锋陷阵,他能力超群、胆略过人,不亚于徐达和常遇春,是一员能征贯战的大将,但是在明朝建立后,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因谋朝篡逆的罪名被剥皮填草,他的皮囊一挂起来就到明朝灭亡。
蓝玉起点很高,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在那个战乱割据的年代,当兵是唯一的出路,深知这一点的蓝玉在兵营的表现那是勇猛异常,胆识过人。于是蓝玉就顺理成章的被推荐给了朱元璋,成为其手底下的一员大将。
但是蓝玉这个人到底是个行伍出身,没有什么文化素养和政治眼光。在北击漠北北元残余势力的战役中,蓝玉俘获了元朝的妃子,皇宫里的妃子嘛,那肯定是美丽异常,婀娜多姿,正所谓英雄见美人,蓝玉一看到美人就迈不开腿了,想都没想就强奸了这个妃子,然而这个妃子不忍羞辱竟然上吊自尽了。
这件事情导致了北元残余势力以此为口号继续兴风作浪,严重影响了朱元璋的征兆讨计划。朱元璋为了安抚北元残余势力,狠狠的骂了蓝玉一顿。其实在元朝的时候,元朝的皇帝就经常把掳来的宋朝妃子当做奴隶,随便赠与将军或是手下当做物品使唤。但是朱元璋的军队可不是这样的啊,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博的农民口碑的重要性,蓝玉这么做就是在和朱元璋的做法背道而驰,可见其缺乏政治眼光。
明朝建国后,原来随着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大将都加官进爵了,蓝玉也不例外,但蓝玉当官之后不懂得韬光养晦,却锋芒毕露,自信心膨胀,以为朱元璋会让他担任太师,结果未能如愿,勃然大怒:“难道我不配做太师吗?”由此之后,朱元璋对其是愈发不加重视。蓝玉自以为他可以颠覆明朝,就联合一些对朱元璋不满的大臣阴谋篡逆,最后事情败露。
于是蓝玉集团都被抓了起来,蓝玉被判剥皮之刑,刽子手将他的皮完整的剥了下来,里面填上了枯草,然后将蓝玉的人皮送往了蜀王府挂了起来。
为什么将蓝玉人皮挂到蜀王府?实际上朱元璋和蓝玉是儿女亲家,朱元璋的儿子蜀王娶了蓝玉的女儿,把爹爹的皮挂在女儿女婿家门前,简直非常人能够理解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