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1932年,钱钟书暗恋赵萝蕤,可是她却嫌弃钱钟书小家子气,转而倒追陈梦家,原因竟然是他长得漂亮!

1932年,钱钟书暗恋赵萝蕤,可是她却嫌弃钱钟书小家子气,转而倒追陈梦家,原因竟然是他长得漂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3 更新时间:2023/12/4 16:41:55

1932年,大才子钱钟书暗恋“燕大校花”赵萝蕤,可赵萝蕤却嫌弃钱钟书小家子气,转头倒追穷小子陈梦家。有人问她喜欢陈梦家是不是因为他擅长写诗?赵萝蕤却说:“因为他长得漂亮!”

赵萝蕤(ruí),1912年出生于浙江的书香世家。

她不仅是一代校花,还是个妥妥的学霸。

20岁那年,她就从燕京大学毕业了。

然后,她又考上清华,攻读外国学,还得了每年360元的奖学金。

不久,她翻译了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一举成名。

这样一位才貌双绝的女子,自然惹得无数才子追求!

这不,老师叶公超为她写序,讨好地问:

“要不要提你几句?”

赵萝蕤淡地说:

“那就不必了。”

她对叶公超的热情装作看不见,原因是,她觉得叶公超的“少爷”风度,让人不自在。

事实证明,赵萝蕤十分睿智。

后来,叶公超与袁永熹结婚,因为脾气大以及出轨堂妹,酿成了一场婚姻悲剧。

而赵萝蕤是钱钟书的白月光,也是《围城》里面唐晓芙的原型。

可惜,赵萝蕤觉得钱钟书“从骨子里渗透着冷嘲热讽”“小家子气”“耍小聪明,最没意思”。

最终,一代校花爱上了穷酸诗人陈梦家,令人大跌眼镜!

当时,有人问赵萝蕤:

“你喜欢陈梦家,是不是因为他擅长写诗?”

赵萝蕤连连摆手,说:

“因为他长得漂亮,我才喜欢他的!”

陈梦家1911年出生于浙江,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穷得叮当响。

可是,赵萝蕤不嫌贫爱富,每个月把自己80元生活费分给他。

父亲赵紫宸听说女儿倒贴一个穷小子,气得断了这笔生活费!

于是,拮据的赵萝蕤,每月绛借10元,下月还了又借。

后来,赵萝蕤不顾父亲反对,硬是坚持嫁给了陈梦家。

1937年,夫妻俩前往昆明,准备去西南联大教书。

但是,学校规定:

“夫妻不可执教于同一学府。”

于是,赵萝蕤将机会让给了丈夫,自己当起了家庭主妇。

那几年,生活很艰苦。

她每天洗衣做饭、劈柴烧火、种地种菜、养鸡养鸭,缝缝补补……

不过,才女就是才女,她走到哪都不忘学习。

常一边烧菜煮饭,一边腿上放着一本狄更斯。

就这样,她将图书馆的英文文学书,几乎全都读了个遍。

而陈梦家写诗7、8年,转而研究古史与古文字,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

他不知疲倦,每天能工作差不多十小时到十二小时。

当时,朋友们都赞叹道:

“他但凡涉足某个领域,必定出类拔萃。”

1944年,陈梦家接到了芝加哥大学的邀请,教古文字学。

可见,赵萝蕤当然不是因为陈梦家“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有才、静得下心来做学问,才喜欢他的。

三年后,夫妻俩回到清华。

陈梦家用稿费,在钱粮胡同买了一所房子。

赵萝蕤将家里布置得雅韵流转,去过的朋友都赞不绝口。

两口子没有孩子,日常生活除了教书,就是读书、写作、做学问。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本以为会岁月静好,未料,一场灾难袭来!

最终,陈梦家自缢身亡,年仅55岁;赵萝蕤几度精神分裂……

然而,泰山压顶般的苦难,并没有使赵萝蕤顾影自怜,一蹶不

晚年,这位历经磨难的才女,以衰病之躯,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翻译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

在仅能容膝的小屋里,她孑然一身、忍着病痛的折磨,历经12年呕心泣血,译出了长达76万多字的《草叶集》!

一天,巫宁坤登门拜访,发现她的嘴唇不时抽搐。

他心酸不已:

“这么些年来她形影相吊,不定受到过怎样的梦境的煎熬。”

1998年元旦当天,86岁的赵萝蕤孤独去世……

这就是翻译家赵萝蕤的一生。

美丽的才女,一生不容易!

不过,她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真爱陈梦家;她一生不辍地读书、写作、做学问,或许,她也是幸福的吧。

24岁那年,风华正茂的赵萝蕤,写过一句话:

“这是一颗月亮,一颗非常寂寞的月亮,她又可以发亮,又可以消灭。”

虽然她如乌云遮挡下的月亮那样非常寂寞,但她终于实现了圆满的自亮。

这不,她凭借不朽的译作《草叶集》,发出来无限光芒!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注:图1为两人合照;图2为陈梦家照片;图3为赵萝蕤弹钢琴照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