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的胸前有7颗黑痣,进宫那年,母亲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别人都说你有富贵相,倘若日后我们都还活着,这7颗痣就是咱们母子相认的凭证。”
高力士,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可就是因为他是宦臣,所以人们看待他时,先看到的总是“佞臣贼子”大帽子。
可是他也不是天生就是宦官,而且之前也不姓高。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出身于岭南冯氏。岭南冯氏,本是北燕皇族。北燕倾覆之际,皇族冯业带领家族三百多人从海路潜入刘宋,后定居在岭南。
本来冯元一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在他还未满十岁的时候,父亲冯君衡因“矫诬罪成”被杀头,冯家被抄,母子失散。
后来冯元一被送到岭南讨击使李千里的营中。李千里见他生得聪明伶俐,便把他同另一个男孩一起净身,分别取名为力士、金刚,收养下来。
李千里就是吴王李恪的大儿子。李恪被宰相长孙无忌诬告谋反,李千里被流放岭南。后来武则天斗败了长孙无忌,李千里视武则天为恩人。想方设法讨好。
于是在公元698年,李千里把力士和金刚作为礼物,献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看他聪明机灵、仪表堂堂,让他在身边侍候。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他就因一点小事被武则天痛打一顿后赶出了皇宫。
老宦官高延福看这个孩子可怜,就把高力士收留在身边。名字也从冯元一改成高力士。
自从这次惩罚事件之后,高力士变得谨小慎微,学会察言观色。
过了一年多,高力士在武三思的推荐下,又进入皇宫大内,由于武三思依附藩王李隆基,所以高力士也成为了李隆基的亲信宦官。
唐中宗去世后,韦皇后掌控朝政,图谋颠覆李氏江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及同党,夺回皇权,高力士就成了其眼线。
在成功以后,高力士因为有功被封为太子少保,尽心尽力地侍奉李隆基,为其排忧解难。
李隆基想要登上皇位,还有更大的难关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为了扶持一个听自己话的傀儡皇帝,千方百计地暗害太子李隆基。
高力士成了李隆基身边最为信任的人,高力士也不负皇帝的信任,倾尽全力保护李隆基的安全。
所以李隆基坐上皇位后,高力士就成了他的心腹,他册封高力士为三品内侍,甚至李隆基的奏折,高力士都可以过眼批阅。这个时期,是高力士的人生巅峰。
后来李隆基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也是高力士帮忙把她从李瑁手里送到李隆基身边的。
高力士如此为李隆基尽心尽力,当然也得到了他的恩宠,从三品官职,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要知道在唐朝被封为三品将军的那可是屈指可数,更何况他还不是从军旅中发迹,而是单靠皇帝的信任起家。
基于这份信任,李隆基还给高力士赐婚。
也许那个时候的唐朝非常开放,所以人们对宦官娶媳妇儿并没有觉得过分奇怪。因为在宫中,至少有一半的宦官是娶了媳妇儿的。
不过高力士娶媳妇儿,那是明媒正娶到自己的府上的,而且吕氏会被大家称呼为高夫人。
明清时期的太监和宫女都比较寂寞,所以常常搭伙过日子,也就是所谓的对食。他们只在宫中,有饭一起吃,有钱一起花,其余时间,那就是各干各的。
此外高力士和吕氏虽然不能生孩子,可是却收养了三个孩子。这也是一般对食做不到的。
高力士成为李隆基身边的红人后,岭南节度使在泷州找到了高力士的母亲麦氏,并把她接进宫里。
高力士见到麦氏后,还不太确定她就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当年自己太小,对母亲的印象很模糊。麦
氏说:“你胸前有七颗黑痣,现在还在吗?”高力士袒露胸膛,果然有七颗黑痣。母子两人于是抱头痛哭相认。
唐玄宗被他的孝心所感动,甚至还给他母亲封了越国夫人。这可见唐玄宗对唐玄宗的喜爱,爱屋及乌,连他母亲也封了称号。
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高力士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偶像,谁要是有幸见到了他,就跟见到了神仙一样高兴。
文武百官都纷纷巴结高力士,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高仙芝这些大官,也须经由高力士推荐提拔,才能个个成为宰相或将军。
唐玄宗曾说:“有高力士为朕操劳,朕才能睡得安稳。”
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被架空,成了太上皇,太子李享继位,即为唐肃宗。这时候的高力士没了靠山,开始走霉运。但是唐肃宗念在其长时间侍奉唐玄宗的份上,免了他的死罪,而处于流放之刑。
过了两年,高力士就被赦免了。在回京的路上高力士听说唐玄宗驾崩了,听完当时就倒在地上痛哭,最后竟吐血而死。
高力士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它是唐玄宗泰陵惟一的陪葬墓。
但由于1999年出土后保存简陋,大风等自然因素将对墓内的文物造成严重伤害,蒲城省文物局、渭南市计划部门已于2004年审批通过并立项,将成立高力士墓博物馆。
高力士一生对唐玄宗可谓是忠心耿耿,把唐玄宗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而且高力士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口碑比较好的宦官。
一生都对唐玄宗忠心耿耿,主死仆从,为高力士换来了好名声。
从始至终他对唐玄宗都有着一颗赤胆忠心,从生到死,他都在阐释着责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