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各大势力都在争权夺利。而人才,则是这场战争中最核心的武器,好的人才能决胜于千里,也有的能以一敌百,勇者无敌。
众所周知曹操部下有五子良将,孙权的手下也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将领。
当时还驻守在荆州的刘表,其实手下也有多名猛将,以他当时的战力并不输曹操,但刘表性格懦弱,坐拥物资丰富的荆州根本无心恋战,这样的好资源,就这样被浪费了。
在刘表的诸多猛将中,有五位的实力非常强,以至于连曹操都不敢轻易来犯,更被人称为“五虎上将”。
第一是文聘,他是刘表座下的一员大将,刘表派去镇守荆北,对抗曹操和其他北方豪杰。建安十三年,刘表死了,刘琮作为刘表的儿子,继承了王位。
曹操得知刘表之死,他率领军队,向南方进发。
刘琮在曹操的猛攻下,早就吓得魂飞魄散,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就向曹操屈服了。将荆州拱手相让。
文聘身为将军,不肯认输,他说:“我身为将军,不能守住自己的领地,没面目再见人,应该受到惩罚。”
曹操接管荆州之后,把荆州的将领都叫来,唯独文聘一直不肯见曹操。
曹操问文聘:“我集结将领,你为何迟迟不肯现身?”
文聘说:“君侯在时,我不能很好地辅佐他,如今荆州已不复存在,我应该为汉川而战,保卫我们国家的国土,如此,我才能不辜负荆州的子民,就算战死,也不会有任何的遗憾。事到如今,我没有尽到我的责任,我没脸见你。”
曹操听到文聘这番感人肺腑的话后感动地说道:“文聘,你真是真正的忠臣啊。”
曹操认为文聘是能委以重任的将领,让他守卫江夏。文聘果然没有让曹操失望,他曾数次阻挠关羽北上,后来,他还抢走了关羽的军械,把关羽的战舰给烧了,名声大噪。
曹叡登基之后,文聘屡次将孙权打得节节败退,是曹魏一道重要的防线。最终被封新野侯。
第二是黄祖,他是荆州的一位世家公子,深得刘表的信任,担任江夏太守一职。黄祖一生征战无数,但是打败仗的次数比打胜仗的次数多得多了,他有“常败将军”的绰号。
但黄祖虽然屡战屡败,他的实力也不能小瞧,孙坚,江东的凌操,就是被他所杀。他只是一个江夏的太守,却能和江东孙氏抗衡十多年,成为了孙吴的生死大敌。足以说明黄祖此人是很有实力的。
第三是黄忠,他就是“老当益壮”的代表。快六十岁了,还能拉两把石弓。关羽曾被一箭逼得连连后退。
建安四年,黄忠随刘表的外甥刘磐到长沙,打击东吴。东吴根本抵挡不住黄忠的进攻,孙权只好把太史慈召来救驾才能逃过一劫。
建安十四年,赤壁大战中刘备和孙权打败了曹操。刘备趁势攻占了荆州,黄忠见在刘表麾下也并没有什么作为,便和韩玄一同归降。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
在归顺刘备之后,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建安二十四年,曹营征西大将军夏侯渊,在定军山一役中被黄忠被击杀。从此声名大振。黄忠也被刘备封为四方将军。
第四是甘宁,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山贼,当地的老百姓都惧怕他。后来甘宁改过自新,他率领八百多名手下,向刘表投降。可刘表最初认为他出身草寇,对他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甘宁不被器重,决定前往江夏,投奔黄祖。可黄祖对甘宁也不以为然,最终甘宁选择投靠了孙权。
甘宁为孙权效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名声大噪,在濡须口的战斗中,宁将百余骑夜袭营,营中惊乱,在四十万曹军的围攻下,游刃有余,且未折一人。这一战役结束后,孙权盛赞道:“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宁,足可与之匹敌。”
第五是刘磐,他是刘表侄子,此人的作战能力很强,黄忠都曾经为他的部下,率领黄忠在长沙的攸县击退孙策的攻击,孙策此等人物都对刘磐束手无策。
刘磐在攸县长期驻守,除了守城,他还数次入侵东吴。
孙策迫于无奈,只能重新划分阵地,派遣东吴将军太史慈,率领江东大军抵抗刘磐。自此之后,刘磐便不再兴风作浪。
刘表手下的“五虎上将”实力并不低,但是刘表并没有知人善用,也没有一争天下的决心,在安逸的环境下为求自保,选择了雄踞一方,以至于最终成为了群雄眼中的头号猎物。
若刘表能善用五虎将,也不至于有刘备的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