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七岁孩童项橐说了一句话,孔子当即拜他为师老师,他到底说了什么?

七岁孩童项橐说了一句话,孔子当即拜他为师老师,他到底说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3/12/20 5:45:21

一代圣人竟能拜七岁小孩为师,是孔圣人格局大?还是小孩懂得多?竟能当孔子的师傅!他的这种态度!至今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这件事还得从孔子讲学开始说起。

孔子最开始也不是讲学的,他毕生的理想是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所以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象非看不惯。

要想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最便捷的途径便是从政,这也是孔子最初的选择。

但是在那个弱肉强食、诸侯兼并的时代,孔子的仁政学说并不能有效地帮助君主富国强兵,所以他一直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的孔子开始了游历讲学。

孔子游历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的政治理念能够被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讲学的目的是希望把自己的政治学说传承下去。

事实证明,孔子的政治学说传承的不错,可是他的政治理想实现的不好。

对这一点,孔子自己也非常不解,他皓首穷经,翻阅上古典籍,把易都翻烂了,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一天,他带着几个学生外出游历,也算散散心,路过莒国纪障,一路行来,发现此地不仅民风淳朴,而且多有谈吐不俗之人。

俗话说,“闻弦歌而知雅意”,从这些人的谈吐中孔子发现,应该有大智慧的人隐藏在这些人中间。

于是孔子着重留心那些年高德劭之人,希望在他们中发现那位智者,来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但是很遗憾,孔子没能发现这样的智者。

就在孔子带着遗憾和失望准备离开的时候,官道上的几个孩童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几个孩子正在用石头泥块摆成城池的样子,看着他们,孔子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的自己,不也是用这些东西模拟祭祀的场景吗?

孔子想得出神,一时间忘了告诉驾车的子路把车子停下,子路又是出了名的急脾气,他见几个孩童拦在路上,就喊这几个孩子让开。

项橐很不满意子路的态度,就问道:“为什么是我们让开而不是你们绕路呢?”

孔子见这孩子说话很有条理,有心想考考他,就问道:“路是车马走的,车马为什么要绕开呢?”

小项橐义正词严地说:“路虽然是车马走的,可是路上有城池,城池不想给你们开门,你们是不是要绕路?”

多么浅显的道理!

在孔子听来,却如雷耳,他似乎抓到了什么,可还是有一点模糊,再有一点点拨,他就能豁然开朗了。

孔子急忙下车来,对项橐说:“我有一个问题,你如果能回答上来,我就拜你为师。”

子路等弟子以为孔子在开玩笑,也未加劝阻。

项橐庄重地点了点头。

孔子问道:“天上有多少星星?”

子路等弟子都懵了,别说一个孩子,就是他们这些追随孔子多年的饱学之士,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可是项橐却一点儿也不惊慌,他掷地有声地回答道:“一天一夜的星星!”

听到这个答案,孔子当即躬身下拜,奉项橐为师。

这个答案,孔子苦苦追寻了大半辈子而不得解,今天竟然从一个小孩子嘴里说了出来,让他怎么能不激动。

孔子当然不是为了天上有多少星星而苦恼,他苦恼的是,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怎样才能恢复,

这是一个让他苦思不解的难题。

当项橐告诉他“车马要绕开城池”的时候,孔子悟到了“变通”二字,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也。

要想恢复周礼,必须要结合实际进行变通,不能因为没开门的城池而裹足不前,该绕路的时候还是要绕路的,哪怕绕远一点,总比停在原地不动的好。

当项橐告诉他“一天一夜的星星”时,孔子悟到了“致用”二字,天上的星星谁能数得清呢?与其纠结于天上有多少星星,还不如把精力放到能看到的星星的功用上:用来区分白天黑夜、用来指示东南西北、用来推演节气变化。

自己一直在为周礼得不到恢复而苦恼,不转变一下思路,把重心放到周礼中的哪些是现在能恢复的呢?

自此以后,孔子留下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名句,为后人留下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警醒。

“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标签: 项橐孔子

更多文章

  • 徐皇后刚去世,朱棣就迫不及待让她妹妹徐妙锦做皇后,她只说了一句话,朱棣气的冒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皇后,朱棣,徐妙锦

    1407年,徐皇后下葬后,朱棣深夜召见了她的妹妹徐妙锦入宫,过了许久,就听到朱棣对着徐妙锦破口大骂道:“滚,你赶紧滚。”养心殿内,朱棣颓废地坐在椅子上,徐妙云死了,他的皇后死了。朱棣心里不愿意相信,手里的酒杯被他一把摔在了地上。这边的动静让门外的太监抖了抖,“陛下

  • 慈禧太后的太监李莲英与嚣张的安德海不同,为人谨慎,在宫内宫外都混出名堂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李莲英,安德海

    有一年,慈禧太后来热河,想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李莲英找到当地一家面馆,让他们仿做“狗不理包子”。做好了太后有赏,可若做坏了,太后怪罪下来,就得小心你的脑袋。李莲英深知慈禧太后的脾气,为避免麻烦只能再三叮嘱店家。这份谨慎打从他进宫的那刻起,便深深扎根

  • 慈禧太后是如何选中李莲英做心腹太监的?原来李莲英有一绝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太后,李莲英

    李莲英来到慈禧寝宫,给她梳头。他知道慈禧刚刚杖毙了一名梳头太监,就偷偷往衣袖里塞了一样东西,又反复做同一动作。慈禧梳完头后笑着说:“留下吧,你很不错。”“咣当”一声,暴怒声夹杂着求饶的声音响起来。接着就见两个太监拖着一个刚进去的小太监往外走,小太监口中

  • 抗战期间,头号女汉奸陈璧君在饭店用餐,突然想要小解,却令女宾将自己围起来,就地解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璧君,女汉奸

    1941年,头号女汉奸陈璧君在饭店用餐。结果吃得肚子装不下了,要小解。她也不去厕所,直接命女宾把自己围起来,令人取来便器,就地解决。不想却遭到了日本大将的戏弄,场面十分尴尬。民国时期有几大美男子十分著名,其中有北大才子胡适、未来总理周恩来,当然还有一个大汉奸汪精卫,他一头油光锃亮的发型也没有影响他的

  • 武则天男宠薛怀义得罪了丞相苏良嗣,被打了几个耳光,想要女皇为他做主,谁知女皇却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薛怀义,苏良嗣,武则天

    有一次,薛怀义侍寝完武则天,就可怜巴巴地哭诉,说丞相苏良嗣打了他几个耳光,请皇帝为他作主。不料,武则天却说:“这老儿,朕也怕他,阿师以后当于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之路,不可去侵犯他。”要说这薛怀义被打耳光,差点成了猪头,也不冤枉。毕竟,以他的身份,竟仗着武则天的宠爱飞扬跋扈到

  • 晚清外交官裕庚小妾凤儿本是婢女出身,却不许丈夫纳一妓为妾,逼的妓女服毒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裕庚,外交官

    晚清外交官裕庚,老婆死后,把婢女凤儿纳为小妾。不久,他又纳了一妓。凤儿不容,百般凌虐,妓女服毒自尽。一个妾室居然敢对老爷喜爱的新人,下此毒手,凤儿如何敢这般猖狂?凤儿本是裕庚正室夫人的婢女,也算有点姿色,趁着主母不注意的时候,甩个含情眉目,挠的裕庚心痒痒。这个时候的凤儿,估计一辈子的指望就是能被裕庚

  • 德妃50多岁了,还被康熙翻牌子,生了六个孩子,最爱的是十四阿哥胤祯,最讨厌的儿子是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德妃,康熙,胤祯,雍正

    1705年,康熙50多岁翻牌子时,还会翻德妃的牌子。宫人们私下议论:“一般妃子30多岁就不会被翻牌子了,德妃娘娘50岁还经常侍寝,难怪她能生六个孩子。”德妃从血统上来说并不是满族人,在满族入关的时候有一批汉人成为了满清贵族的努力,但后来地位逐步提升也成了旗人,对于这些人有一个

  • 徐志摩追求少女林徽因,与妻子张幼仪离婚,无奈追不到,他请泰戈尔帮忙,谁知他说:我觉得凌叔华更适合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志摩,林徽因,泰戈尔,张幼仪

    1924年,已经成家的徐志摩已有23岁,为了追求16岁的少女林徽因,毅然和妻子离婚,无奈一直追不到林徽因。恰逢泰戈尔访华,他趁这个机会请求泰戈尔帮他一把。但泰戈尔只是叹气道:“我觉得凌叔华更适合你。”此时,陆小曼正在门口发着传单。当时一心扑在林徽因的徐志摩,根本没注意到陆小曼

  • 道光帝年近40岁才登基,发现爷爷乾隆的一个妃子比自己还小,位分低,马上进为皇祖晋太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道光帝,乾隆帝,晋太妃,晋妃

    1820年8月23日,刚刚登基不久,38岁的道光帝按惯例翻阅前朝妃嫔资料,惊奇的发现居然还有一位35岁的奶奶辈太妃在世,只是这位分有些低,即晋太贵人。当即,道光帝朱笔一批:晋太贵人著尊封为皇祖晋太妃…这位晋太妃出身满洲名门沙济富察氏,在大小金川战役中沙济富察氏涌现出了傅恒、明亮、奎林、

  • 薄姬性格低调,不争宠,不受宠,刘邦偶尔一次临幸却让她彻底翻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薄姬,刘邦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项羽曾经一度成为天下霸主,分封了大量的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包括之前战国年间的诸侯后代,魏国宗氏子弟魏豹就在此时自立为王,不过此时魏豹的势力非常单薄,项羽为了拉拢这股势力,封魏豹为魏王。一时之间,之前魏国的贵族后人纷纷投奔魏豹,薄姬的母亲魏媪就在此时带着薄姬来到了魏豹的宫廷。薄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