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薛怀义侍寝完武则天,就可怜巴巴地哭诉,说丞相苏良嗣打了他几个耳光,请皇帝为他作主。
不料,武则天却说:“这老儿,朕也怕他,阿师以后当于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之路,不可去侵犯他。”
要说这薛怀义被打耳光,差点成了猪头,也不冤枉。毕竟,以他的身份,竟仗着武则天的宠爱飞扬跋扈到如此地步,难免惹人怨恨。
可偏偏武则天对他宠爱有加。先是为了使薛怀义能够自由出入宫廷内苑,特封他做了白马寺住持,借着宣扬佛法的名义进宫与武则天私会。
因其表现良好,武则天时时召幸,朝堂上下一时间都知晓了,这薛怀义“正蒙圣宠”。
俗话说,狗仗人势。薛怀义借着武则天的势,也开始作威作福起来。大臣们敢怒不敢言,生怕得罪了武则天。
长期以来的飞扬跋扈,让他逐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朝廷也曾有律法规定,只有宰相才可从南门过。可薛怀义偏不信邪,仗着武则天的宠爱就要硬闯。好巧不巧,这天正好碰上了要到南衙处理政事的苏良嗣。
时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的苏良嗣,久居朝堂,早已对薛怀义行事乖张有所耳闻。
苏良嗣以门荫入仕,性情刚烈耿直。任周王长史时,曾严词劝诫周王李哲,深受李哲敬畏,唐高宗知道此事后,也对他大加赞赏。
原本薛怀义所作所为,苏良嗣只当是跳梁小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今日一见,才发现这薛怀义早已是无法无天,目中无人,于是决心给他点教训,好令其收敛。
这天,苏良嗣走在去往南衙的路上,正要经过南门时,却见一男子骑着高头白马,冲撞而来,险些撞倒他,但他也不气恼,只以为此人有急事,才如此鲁莽。
但在听到守门士兵对男子的称呼后,苏良嗣脸色大变,知晓此人就是嚣张跋扈的薛怀义,心中不免多了几分不悦。
正要说话,却听远处有一身影正在迅速靠近,边跑还边喊道“不可呀!您不可从南门过呀!”
苏良嗣定睛一看,原来此人正是武则天身边伺候的太监。苏良嗣看了看薛怀义,又看了看气喘吁吁的太监,不由得冷哼一声。
正要开口训斥,却听太监向他问好,并介绍了薛怀义的身份“左相大人,这是白马寺住持,今日奉命入宫宣扬佛法,不慎误闯南门,请您不要见怪。”太监言语间为薛怀义的行为开脱。
太监又转头对薛怀义说“住持,您走错了,这是南门,您应该走北门回白马寺。”太监知道苏良嗣不好惹,连忙为薛怀义找台阶。
可薛怀义此时却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着苏良嗣的面大放厥词“本住持今日还非走这南门不可。”
太监见此也无计可施了,只得在一旁急得冒冷汗。
一边是武则天喜爱的男宠,一边是左相,无论得罪哪一边,下场都会很惨。但碍于武则天的权势更大,太监只得上前试图将薛怀义的马牵走,却不曾想,被薛怀义一脚踹翻在地。
“我今日就要从这过去,我看谁敢拦我!”跋扈惯了的薛怀义说着就要冲过门去,却被守卫拦了下来。
差点摔下马的薛怀义此时,嘴里还骂骂咧咧“活腻歪了吧,知道我是谁吗?”言语间将自己与武则天的关系公之于众。
却不想,苏良嗣根本不受他威胁。当即下令,吩咐手下的人将薛怀义压到一旁,暴揍了一顿。
被揍的鼻青脸肿的薛怀义,一边被太监搀扶着,捧着自己被揍得像猪头一样的脑袋落荒而逃,一边嘴里出言挑衅“有本事给我等着!”
苏良嗣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转身拂袖而去。
受了委屈的薛怀义跑到武则天宫里向她哭诉,要求武则天像之前一样为自己报仇,惩治苏良嗣。可武则天却很了解苏良嗣的性子,也知道薛怀义受宠后,行事的确有些张扬跋扈。
于是便没有再由着他,只是淡淡的说“北门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处理朝政的地方,你没事别再跑到南衙去招惹他们。”
薛怀义知道自己这次是碰上硬茬了,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
而武则天不追究此事,并不是因为真的怕苏良嗣,而是苏良嗣在朝廷的根基很深,武则天想要做皇帝,必须要得到这些大臣的支持和配合。
若此时为了一个男宠与苏良嗣撕破脸,显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