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文静之死是死于李唐皇室的权利之争

刘文静之死是死于李唐皇室的权利之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49 更新时间:2023/12/15 19:53:29

公元619年,李渊下令将刘文静处斩,李世民苦劝无果,无奈之下只能提着食盒去了大牢。刘文静听完泪如雨下道:“二公子有心了,自古都是飞鸟尽良弓藏!你也要小心啊!”随即他就被拉了出去,一代名臣就此陨落。

刘文静,京兆武功人,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不光长得帅、有气质,而且精通权谋。

刘文静是将门之后,因父亲刘韶战死沙场,所以年纪轻轻的刘文静就袭任了父亲的职务,在隋朝末年又出任晋阳县令,和当时的晋阳宫间裴寂结为了莫逆之交。

虽然刘文静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不过他心怀天下,权谋在腹,注定不会老老实实当个平庸之辈,而隋末动荡不安的大局正好给了他大施拳脚的机会。

直到公元617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一家人来到晋阳,刘文静只觉李渊胸怀大志,就想方设法创造机会与李家结交。

当时,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非常热爱结交朋友,与刘文静关系十分要好。刘文静也看出来李世民志向远大,就经常在裴寂面前夸赞李世民是汉高祖刘邦、魏太祖曹操一样的人物,不过裴寂却不以为然。

不久之后,刘文静只因与瓦岗军李密有亲戚关系,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就在他生无可恋之时,只见李世民匆匆前来,两人推心置腹了一番,李世民向他询问了对时局的看法。

只见刘文静慷慨激昂地分析了当今天下大势,索性趁机鼓动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号令天下,好成就霸业。而这一番话,让李世民蠢蠢欲动。

刘文静蹲了几天大牢,就安然无恙地出来了。于是,刘文静又将李世民介绍给了裴寂。自此,三人经常在一起策划起兵事宜。

只可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们深知太原起兵离不开李渊,毕竟只有拉李渊入伙,凭借他的威望和能力,才能在短时间聚集起足够的人马。不然光靠他们三个,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然而,他们三人并不清楚李渊的真实想法,也不敢贸然将起兵的计划告诉他。就在三人焦急万分时,刘文静想到了"美人计"。

那天晚上,裴寂主动邀请李渊喝酒,将李渊灌的烂醉。随即趁着李渊酒醉之后,偷偷将几名晋阳宫女塞到了李渊的大床上。第二天一早,李渊醉眼朦胧,只见自己床上有几名陌生美女,整个人瞬间蒙圈了。

就在这时,裴寂不怀好意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笑眯眯的打量了一番李渊,低声说道:"你如果不答应起兵,我就把你强迫晋阳宫女侍寝的事情上报给朝廷。"

李渊那叫一个后悔啊,自己惹了皇帝的女人,就是死路一条啊,起兵估计也是死路一条,反正横竖都是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死一回呢。

于是,在裴寂、刘文静等人的精心策划下,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李渊虽然起兵,可还是非常担心北面的突厥偷袭,而刘文静自告奋勇出使突厥,成功忽悠突厥可汗,借给了李渊2000骑兵和1000马匹。

在之后南下的过程中,刘文静还率领大军与隋军决一死战,屡立战功,并且击败了名将屈突通,将其生擒,刘文静可谓是对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裴寂也为李渊的起兵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想当初他给李渊献粮草、盔甲等军用物资,所以当李渊称帝后,大肆奖励了这两位大功臣,封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封刘文静为纳言,官职低于裴寂。

刘文静自恃才高,况且他和裴寂的功劳不相上下,凭什么他的官职要低于裴寂?因此刘文静一有机会就在皇帝李渊面前发牢骚,指责裴寂的不是。可李渊和裴寂那是老朋友了,肯定是向着裴寂啊。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刘文静处处针对裴寂,只要是裴寂赞成的,刘文静绝对反对,只要是裴寂反对的,刘文静绝对赞成。自此,刘文静一心想要和裴寂决裂,甚至在和弟弟喝酒时,大肆宣扬:"早晚有一天,我要砍下裴寂的脑袋。"

不料,这话却被刘文静府上早已失宠的小妾听到了。这位小妾为了报复,她竟然诬告刘文静谋反,李渊得知以后,就命人将其押入大牢,并且任命裴寂为主审官。

显而易见,刘文静肯定是被冤枉的。李世民、李纲等朝廷重臣都在李渊面前替刘文静求情,一致认为刘文静不会谋反,李渊也动摇了。

可一旁的裴寂却不慌不忙地说道:"刘文静性子暴躁,他的谋逆之言人尽皆知,不杀他,后患无穷啊!"这下,李渊坚定要杀死刘文静。

于是,在公元619年,刘文静就被斩首。同样是开国功臣,刘文静在第二年就被杀,而裴寂却享尽了荣华富贵。在官场上,真的不能乱说话啊,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

其实,真正害死刘文静的并不是裴寂,而是李渊本人!刘文静可是李世民的心腹,而裴寂是支持李建成的。看似是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较量。

因此,刘文静之死是死于李唐皇室的权利之争!李世民登基后,追封刘文静官爵,并且让刘文静的儿子袭封鲁国公,甚至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

不过,几年后李世民却将刘文静的两个儿子全部处死,据说是两人准备为父报仇谋反。至此,唐朝开国第二号功臣全家被杀。

标签: 刘文静李渊李世民

更多文章

  • 程咬金被副将夺权?查阅史实,原来事出有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咬金,王文度

    656年,唐高宗李治派程咬金率军攻打突厥,程咬金被副将王文度矫诏夺了权,苏定方对程咬金说,“你是大军主帅,却被副将夺了权,每天看副将的脸色行事,不如把王文度抓了,再派人去朝廷请示”,程咬金不听先前,贺鲁带着几千帐(户)突厥人投靠大唐,李世民任命贺鲁为昆丘道行军总管,赏赐优厚,

  • 朱元璋是依靠郭子兴起家打下江山的,他对郭子兴的后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郭子兴,郭琥

    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养女婿和部下,当年依靠郭子兴发展起自己的势力。郭子兴去世以后,朱元璋逐步夺取了郭子兴的所有权力,把郭家军完全变成了朱家军,并在后来取得成功,登基当了皇帝。那么,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郭子兴及其后人的呢?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忌惮开国功臣的人。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开始找那些开国功臣的麻

  • 建文帝失踪150年后,明神宗朱翎钧问及祖宗下场,张居正的回答含蓄隐晦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建文帝,张居正,明神宗,朱翎钧

    男人是一位被赶下台的皇帝,赶他下台的居然是他的亲叔叔,有些人可能已经有了答案,没错,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关于建文帝的失踪,猜测有很多。正史记载了建文帝和马皇后在宫中自焚,事后朱棣确实找到了两具焦尸,但是完全没有办法分辨是不是建文帝和马皇后,朱棣将信将疑。有人说他剃度出家了,《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当时

  • 刘伯温不认可的宰相都被朱元璋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朱元璋

    有一天,因为李善长被罢相以后,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朱元璋对刘伯温说:我想让杨宪接李善长的班,担任宰相一职,你看如何啊?刘伯温一听,心里暗叫不好,皇帝怎么突然问我这事?因为自己跟杨宪关系一直很不错,想来皇帝也这一点,所以他也不敢昧着良心说杨宪的好话,怕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怀疑自己勾结朋党,所以只好说:&l

  • 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曾爆出过婉容皇后洗澡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婉容,孙耀庭

    1912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了。虽然王朝已经覆灭了,但溥仪等一众人还居住在紫禁城内。这些人向来被人伺候惯了,什么事情也不愿意亲自动手。为此,溥仪曾不顾民国的禁令,又在民间征召太监和宫女。溥仪的招聘信息一出,让许多家庭都勾起了将家里的儿子送到宫中当太监的期望。因为那个时候一个家庭里人口众多

  • 盘点康熙皇帝麾下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

    10、图海,清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1674年,察哈尔亲王布尔尼起兵响应吴三桂,率数万兵马南下,准备进攻京师。此时,八旗劲旅都调往南方与吴三桂作战,京师兵力不足,人心惶惶。危难之际,图海率领驻京八旗“包衣”出征,临时拼凑起一支兵马。交战时,图海鼓励“包衣&r

  • 她婚后不育,被丈夫羞辱成“公鸡”,改嫁陆军一级上将陈济棠后连生7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莫秀英,陈济棠

    古代传宗接代的观念深厚,因此都希望自己能有好几个儿子,女子在夫家又没什么地位,若是能生出儿子,地位也会跟着提高,反之亦然。这位女子就是如此,她婚后不育,被老公羞辱为“公鸡”,最后还把她给休了,没想到的是女子被迫改嫁高官后却连生7子。1900年,莫秀英出生于广东的一户普通人家,

  • 吕后是怎么死的?真正死因过于尴尬,史书都不敢正面描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后,吕雉

    吕后死亡的真正原因,因为太过于尴尬,以至于编写史书的人都不敢正面描述。这个盛极一时的女人,真实死因是什么呢?作为汉王朝的第一个皇后以及太后,吕雉这一生中留下了不少传奇。在刘邦起家的时候,吕雉就陪伴在刘邦身边,为刘邦进献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她的身份,就和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一样。但唯一不同的是,马皇后远没

  • 面对“玉体横陈”的美人冯小怜,杨坚不知道该怎么办?后干脆送给了宇文达!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玉体横陈,杨坚,宇文达,冯小怜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并抓获了“玉体横陈”冯小怜。看着她惊人的美貌和凹凸有致的身材,杨坚乐坏了:“快,送去李将军后院。”冯小怜是北齐宠妃。最初,她是北齐穆皇后的婢女。为了争宠,穆皇后才把她送给丈夫高纬。但穆皇后没有想到,一向好色的高纬,居然对冯小

  • 赵昚作为赵匡胤的嫡系子孙本没有继承权?赵昚用了这一计稳坐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昚,赵匡胤,宋高宗,赵光义,赵构

    有一日宋高宗挑选出10位绝色美女,送给他的侄子赵眘。血气方刚的赵眘哪里受得了,宋高宗一走,赵眘就带着她们进了房间,没想到这10位美人竟帮助他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了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古代人为了能够当上皇上,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宋孝宗赵昚,他之所以能坐上皇位,就是靠的十个美人。赵昚是南宋时期的第2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