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舅舅的飞扬跋扈,汉文帝这样做,赢得千古好名声!

面对舅舅的飞扬跋扈,汉文帝这样做,赢得千古好名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53 更新时间:2024/1/25 3:21:32

公元前170年,33岁汉文帝让满朝文武,穿上丧服,前往舅舅薄昭家里哭丧。但奇怪的是,薄昭根本就没有去世。前两天,两人才刚在一起喝了酒。

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德皇帝。

他曾感念缇萦救父,废除肉刑;又因心疼百姓,下诏免去天下田租。

然而,这样的他,却费尽心思,只为了逼舅舅自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薄昭,是刘恒母亲薄姬唯一的兄弟。当年,刘邦去世,吕雉大肆报复戚夫人,也扣押了后宫许多妃嫔。但她唯独放过了薄姬。

在吕雉的安排下,薄姬可以儿子一起去代国,还可以带走兄弟薄昭。

薄昭非常疼爱刘恒。

公元前180年,吕雉去世,诛灭诸吕的行动后,周勃陈平表示愿意拥护代王刘恒为皇帝。

天上突然掉下馅饼,却也凶险万分。

他必须前往京城确认消息的真伪。可消息若是假的,那么他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此时,薄昭主动站了出来,他代替刘恒前往京城,探听消息。此后,刘恒入驻长安,成了汉文帝。

从这个角度来看,舅舅薄昭立下大功。

刘恒很孝顺,也懂得感恩,他封舅舅为轵侯,后来又加封他为万户侯。但只过了10年,他就开始费尽心思,逼着舅舅自尽。

据《资治通鉴》记载,为了逼舅舅去死,刘恒做了很多努力。

他先是派出亲信大臣,专门陪舅舅喝酒,话里话外都暗示舅舅自尽。但酒足饭饱后,薄昭只当听不懂,坚决不自尽。

最后,刘恒下令让满朝文武穿上丧服,去舅舅家哭丧。最终,薄昭绝望自尽。

(《资治通鉴》:“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好端端的,汉文帝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亲舅舅?

这就要从一段激情杀人的故事说起了。

当时,刘恒派钟毓当使者,去薄昭的封地宣讲探查,遇见薄昭的侄子薄贵为非作歹。

钟毓刚正不阿,二话不说,把薄贵当场斩杀。

薄昭气坏了,找钟毓要说法,结果钟毓说:“人我已经杀了,你能怎样?”

薄昭勃然大怒,拔出剑,当场杀了钟毓。

这一下,事情就大了。

钟毓是刘恒钦点的使者,而在汉朝杀使者是死罪。

消息传回京城,大臣们持2派意见:

一派认为,薄昭触犯死罪,理应处死;另一派认为,薄昭身份特殊,又是大汗的功臣,且此事是钟毓故意激怒在先,应当从轻处理。

薄太后得知消息,也来为亲弟弟求情。

但最终,刘恒还是决定判处舅舅死罪,不过鉴于他的功绩,不宜斩杀,应该给他一个体面赐你自尽谢罪。

薄昭当然不愿意,他一直不肯自尽,于是才有了汉文帝刘恒的一系列操作。

当薄昭看到满朝文武穿着丧服来哭丧时,他就知道,事情没有回旋余地,当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灵枫历史阁】

乍一看,这件事好像是刘恒刚正不阿、大义灭亲,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我认为不会。

汉文帝刘恒,并不是一个认死理的人。

他的儿子,即太子刘,曾吴王世子刘贤下棋,因输赢争执,而抓起棋盘打刘贤的头,致使刘贤当场死亡。

但刘恒没有处罚儿子,只是单纯把刘贤的尸体送回给吴王。

这次包庇,也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祸根。

他的弟弟淮南王刘长,因为憎恨审食其没有帮助他母亲,把审食其约出来,用藏在袖中的铁椎捶了他。事后,刘长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从这些事情来看,刘恒并不是个认死理的人,他的“秉公执法”,是有选择性的。

那他到底为什么要逼着舅舅自尽呢?

我认为,刘恒这么做,主要有3个目的:

第一,为自己立威,为新政、新法立威。

钟毓被杀之时,正处刘恒推行新政之际。

钟毓,作为刘恒亲自指派的新政代言人、新法传播者,却被皇亲贵族给杀了。

若是刘恒轻拿轻放,就等于告诉世人,新法为皇亲贵族让路,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二,严防外戚干政。

自吕雉之后,“外戚干政”已经成为了大汉朝的警钟。

薄昭是薄太后的亲弟弟,是汉朝的外戚。

他虽然立功无数,但也嚣张跋扈。杀钟毓,虽有他故意激怒的因素,但也有薄昭的跋扈使然。

第三,敲打功臣,切勿倚老卖老,自恃功高。

在刘恒当皇帝的路上,薄昭有重要的扶持之功。而与他有着相同功劳的,还有以前的老臣周勃、陈平等人。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老臣在刘恒上位之初,有扶持之功,但是到了后期,他们基本都会走向倚老卖老、自恃功高的结局,能够一直清醒地保持君臣之谊的,寥寥无几。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句话,蕴藏了帝王的狠心,更蕴含了功臣的不懂收敛。

刘恒虽仁德,却也是个帝王,威严不容挑衅。即使亲如舅舅,功勋卓著,但挑战了皇帝的权威,也会被毫不留情地处死。

以上是我认为刘恒逼死舅舅的三个意图。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如果你是刘恒,你会怎么处理舅舅呢?

标签: 飞扬跋扈汉文帝薄昭

更多文章

  • 天安门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就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每个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都会在毛主席像前驻足,瞻仰这位伟大领袖的风采。与之合影留念,也成为了无数国人缅怀与靠近伟人的一种方式。新中国成立73年来,毛主席画像虽然经历过多次改版,却一直未曾被摘除过。画像也早已与天安门融为一体,成为了朱红色城楼前最为代表性的存在。那么,为何毛主席画像未曾被摘下,替换

  •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致电张仙鹏:你为何迟迟不来北京悼念爸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主席逝世,举国哀痛,人民陷入一片凝重的氛围。之后的悼念活动长达一个月。各个媒体对伟人离世的消息进行了全面报道,官媒《人民日报》的版面从9月11日开始,一直到国庆之前都是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一些作家更是发表了很多悼念文章。可以说,当时就算是目不识丁、闭户不出的人都知道伟人

  • 李治和武则天是真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故事

  • 康熙将他囚禁当成猪养,因为无聊只能生孩子玩,结果生了29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长子的胤禔曾经一度也颇受康熙的喜爱,然而就在九子夺嫡之中,看似占尽优势的胤禔却是最早出局的那一个。纵马执剑,才华横溢,或是再过聪慧的人都会在皇权的争夺中,迷失自己,胤禔亦然。夺位失败以后,胤禔也再与皇位无缘,他被康熙囚禁起来,过着如猪一般的生活,乏味无尘的生活只有生孩子才能排遣寂寞,这么一生,竟

  • 你知道十大元帅的寿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名:罗荣桓元帅,61岁。第二名:林彪元帅,64岁。第三名:陈毅元帅,71岁。第四名:贺龙元帅,73岁。第五名:彭元帅,76岁。第六名:朱德元帅,89岁第七名:徐元帅,89岁。第八名:叶剑英元帅,89岁第九名:聂荣臻元帅,93岁第10名:刘伯承元帅,94岁这十位元帅为我们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

  • 后金实行收继婚,努尔哈赤娶堂嫂,让她做正妻大福晋,后被儿子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收继婚,努尔哈赤,大福晋,衮代

    1585年,堂哥去世,26岁努尔哈赤对堂嫂衮代说:“你嫁我。”30余年后,衮代被亲儿子杀害,遗骸也被丢出了皇陵。努尔哈赤对此不置一词。衮代与努尔哈赤的羁绊衮代,出身于富察氏,这个姓氏是清初赫赫有名的贵族。她最初嫁的人,是努尔哈赤的堂哥戚准,还生下了孩子。不过,丈夫死后,她就必

  • 包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永修知县,他却嫌弃离家太远了,选择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包拯,进士,知县

    公元1027年,28岁包拯考中进士,被任命江西永修知县。他觉得离家太远,上书请求在合肥附近任职,成功改任安徽和县监税。可聘书下来时,包拯撂挑子不干了:“离家太远。辞职!”包拯是北宋名臣,为人刚正不阿,被誉为“包青天”。但少有人知,他的仕途之路,和一般人

  • 后晋皇帝石重贵在石敬瑭死后,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直接篡位,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晋,石重贵,石敬瑭

    942年,后晋皇帝石重贵刚登基就将叔母冯氏接入宫中,冯氏婉拒:“先帝才刚走,陛下怎可如此无礼?”石重贵把她抱在怀里,厚着脸说:“先帝已死,我何须忌讳。我爱慕叔母已久,只要你肯改嫁我,我就立你为皇后。”石重贵很早的时候就没了父亲,被叔叔石敬瑭收养。石敬瑭

  • 卞夫人为什么如此恨亲生儿子曹丕,直到死后才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卞夫人,曹丕

    公元226年,曹丕病重,其母卞夫人前去探望。一进门,卞夫人就发现侍奉曹丕的人很眼熟。卞老夫人得知真相后,气得忍不住大叫:“猪狗不如的东西早就该死了!”然后她转身离开,直到死后才再见到曹丕。卞夫人是曹操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曹操一生中最疼爱的女人。卞夫人出身寒微,家世世代以歌舞、娼

  • 吕后是如此对待戚夫人!连儿子汉惠帝都看不下去,死于抑郁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后,戚夫人,人彘,汉惠帝

    刘邦死后,吕后立即下令割掉戚夫人的四肢,挖出她的眼睛,并把她的耳朵弄聋。为了让自己变成“人彘”,她被迫喝下哑药,然后被扔进厕所给儿子惠帝看。惠帝知道真相后,吓得大哭起来,几年后死于抑郁症。公元前206年,50岁的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这时,一个美丽的女人,齐夫人,来到刘邦。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