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农历2月14日,皇帝刘彻去世,第二天,8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继位。得到消息后,刘旦怒不可遏,说:“刘弗陵这个孩子也能当皇帝?!作为老大,我是最有资格当皇帝的!。”所以他计划反叛。
刘旦,汉武帝刘彻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汉武帝的妃子李济。刘旦才华横溢,兴趣广泛。他不仅涉猎经文杂论,还学习骑射技艺。他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将军。
元狩六年,汉武帝刘彻封刘旦为燕王,命他镇守西汉北疆,抵御匈奴攻势。
政和二年,都城长安发生了一场改变整个局势的“巫咒”。王朝太子刘据在这场“巫咒”中丧命,使得大汉楚郡的位置空缺。
远在西汉北方的燕王刘旦,对储君觊觎已久。当他听到太子刘据去世的消息时,他非常高兴,因为太子刘据去世后,燕王刘旦成为了大汉王朝的长太子。按照王位继承顺序,燕王刘旦自然成为离储君最近的太子。
但汉武帝刘彻在“巫魔之祸”后,并没有急于设立储备金,使得太子之位长期“空缺”。
后元元年,汉武帝刘彻病重。我怕自己很快就死了,燕王刘旦就怕储君落在别人后面。他上书汉武帝刘彻,说自己想回京师长安照顾老父亲,守护身边。从这封信中,汉武帝刘彻看出了燕王刘旦窥探太子位置的野心。他一怒之下惩罚燕王刘旦“藏匿亡命之徒,违反汉律”。
此后不久,汉武帝刘彻感到时日无多,便立幼子刘弗陵为储君,命霍光、上官桀、金日帝、桑弘羊等老臣为辅臣。
后元二年,帝刘彻病逝,太子刘弗陵为汉昭帝即位。刘弗陵即位的消息传到燕王刘旦的封地后,燕王刘旦埋怨刘弗陵即皇帝的宝座完全被个别重臣操纵。
结果,心怀不满的燕王刘旦派侍从私下与刘畅、刘泽等诸王联络,决定造反夺天下。
后来,燕王刘旦为了推行自己的造反计划,命人到处宣传汉昭帝刘弗陵不是始皇帝的儿子,而是一个私官出身的“伪皇帝”,以获得天下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刘旦在封地招兵买马,训练士兵,为叛乱做最后的准备。
不料,正与燕王刘旦密谋的刘泽,却因相左而败露。被朝廷逮捕,朝廷审问刘泽,得知他与燕王刘旦合谋叛变后,将此事上报朝廷。汉昭帝得知此事后,一怒之下将刘泽等人处死。但在处理主犯刘旦时,他心系家人,对其宽大处理,没有任何处罚。
然而,逃过一劫的燕王刘旦对汉昭帝并不感激不尽。他反而觉得汉昭帝是“装”出来的,出镜给满清文武大臣看。因此,刘旦对汉昭帝的仇恨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强烈。
后元四年,刘旦的妹妹鄂邑长公主和左将军上官桀与傅霍光发生激烈冲突。为了攻打傅霍光,他们私下联系了燕王刘旦,与他结盟。
燕王刘旦自始至终都想取代汉昭帝。因此,为了得到长公主和上官桀的支持,他不仅向他们献上了贵重物品,还向他们许下了诺言。当他如愿得到王位时,他给了他们高额的赏赐。
到后元六年,在燕王刘旦的策划下,上官桀和鄂邑长公主上朝弹劾霍光。后来,燕王刘旦也献上了“助攻”,陈述了霍光的过错,要杀霍光,于是砍掉了汉昭帝身边的得力助手。
然而,这招怎么能逃过汉昭帝的眼睛呢?汉昭帝一眼就看出,鄂邑长公主上官桀和燕国燕王刘旦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
正因如此,汉昭帝不理会三人的奏和弹劾,反而向霍光靠拢。
上官桀见汉昭帝“不为所动”,决定起兵造势,先杀霍光,再废汉昭帝,让燕王刘旦如愿登上皇位。然而,这一阴谋的结果暴露了,汉昭帝为此大发雷霆,一纸诏书将上官桀及其党羽送进监狱,处死了他们。
留在封地的燕王刘旦神情紧张,生怕汉昭帝出兵“挑战老师”。不久,汉昭帝下了一道诏书,赦免封地的官员和百姓,唯独不赦免燕王刘旦,这让刘旦非常害怕,每天都在担心害怕中度过。
前80年,汉昭帝对燕王刘旦毫无怜悯之心。他派使者来到燕王刘旦的封地,严厉斥责了他。在汉昭帝给燕王刘旦下的诏书中,汉昭帝写道:你是背叛祖宗的“败类”,你有什么脸见你的祖先?
燕王刘旦看了这道诏书,才知道汉昭帝杀了他。结果,燕王刘旦没有等汉昭帝派人去杀他,而是选择了上吊自杀。就这样,昔日急于刺探皇权的皇帝刘彻的三子刘旦,最终死于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