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年,李弘听说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长期禁锢在深宫,忍无可忍,便上书朝廷,将她们释放。但武则天皇后反对此事,李弘据理力争,迫使武则天皇后最终妥协。然而,李弘却与皇后失恋,在母子之间渐行渐远!
李弘,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生母是武则天皇后。李弘出生时,正是武则天与王皇后“宫廷内斗”最激烈的时期。这场朝廷内斗历时三年,以武则天655年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王皇后作为失败者被废为庶人,武则天作为胜利者如愿登上皇后宝座。
武则天成为皇后后,想用儿子李弘取代太子李忠。李忠太子注意到这一情况后,非常害怕。
为了保住性命,李忠主动放弃了太子的位置,武则天的儿子李弘顺利地成为了当朝的太子。
李弘被册封为储君时,年仅四岁,这让唐高宗李治为他的成长担忧。当时,唐高宗李治邀请名士郭玉担任洗马太子,为李弘传道解惑。就这样,在名角郭玉的指导下,李弘成长得非常快,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小人才。
龙朔元年,太子李弘9岁。父亲李治见李弘已逐渐懂得人事,便允许李弘参与治国。
当时,唐廷正在大量征兵,但征兵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许多没有按时间到达征兵点的士兵,会根据唐朝的法律被处死,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和惩罚。
李弘知道此事后,觉得处罚有点过重,不贴近人情,于是向父亲唐高宗李治进谏,要求唐高宗李治修改《大唐律》,不再用严苛的法律惩罚这些士兵及其家属。
唐高宗李治听了李弘的劝诫,也觉得很有道理,立即下了诏书,修改了律令,免除了这些士兵及其家属的重任。
唐高宗咸亨二年李智离开都城长安,前往东都洛阳考察。临走时,唐高宗李治命太子李弘留监。
李洪在任期间,关中地区发生严重旱灾,造成饥荒。李弘知道这一情况后,亲自前往灾区救灾。一天,李弘走访时发现,当地士兵曾用榆树皮、彭石充饥,十分令人心痛。
他立即命人把他王子家里的米粮运走。于是,为保证供应,在后续,唐高祖李治视察完毕后,又回到了都城长安。太子李弘在听闻他为留监所做的事后,非常欣慰,对李弘大加赞赏,而满清文武百官也肯定了李弘的所作所为,称赞他的仁爱之心。
虽然李弘的仁心得到了老父亲李治的赞扬和满清文武百官的肯定,但他的优势造成了日后他与生母武则天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使李弘最终与生母武则天失恋。
李弘从部下那里得知,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被囚禁在深宫里,而且年纪很大,未婚。得知此事后,他非常伤心可怜,立即进宫面见圣人,请求父亲李治还他们自由,让他们结婚。
唐高宗李治同意此事,但李弘的母亲武则天反对,因为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是仇人萧淑妃的女儿,被囚禁在深宫时也与她有血缘关系,所以反对李弘的要求。
但李弘并没有因为武则天的反对而放弃进谏的机会。在李弘的努力下,武则天最终在各种压力下选择了“妥协”,同意让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出来,让他们结婚。
虽然这件事在李弘的争辩下终究得到了一个好结果,但他也因为这件事与母亲武则天产生了隔阂,武则天也因为这件事逐渐疏远了李弘,这让李弘非常痛苦。
后续,李弘情绪低落,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唐高宗李治听说这一情况后非常难过。为了让李弘安心休养,唐高宗李治将监国政务交给了张文官、萧德昭等大臣。
上元二年,李弘跟随母亲武则天到洛阳考察时,猝死在鹤壁宫,年仅23岁。消息很快传到首都长安后,唐高宗李治突然泪流满面,悼念病逝的李弘。
后来,唐高宗李治为了悼念爱子,增补太子李弘为皇帝,使李弘成为唐朝第一个死后追击皇帝的太子。
后人对李洪的死因进行了考证。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李洪死于肺结核(肺结核),第二种是被生母武则天所杀。
这两种说法都有历史文献和史料佐证,使李弘之死成为一个待解之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