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一户富庶人家喜得一女,取名宋福金。家境殷实,父亲宋韫也饱读诗书,宋福金自然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惜宋家被战火波及,年幼的宋福金一下从富家千金变成了逃难孤儿。
万幸的是,升州刺史王戎在街头碰到了她。见这女娃娃孤身一人实在可怜,她又正好和自己的女儿年纪相仿,就收养了宋福金给女儿王氏做婢女。宋福金说是王氏的婢女,其实两个小姑娘亲如姐妹一般。
很快,王氏到了待嫁的年纪,王戎为女儿相看了一门亲事,是大将军徐温的养子徐知诰。
凑巧的是,徐知诰的命运和宋福金如出一辙。他也是幼年失亲,后来被徐温收养。府中的公子们瞧不起徐知诰,常常刁难戏弄他。而徐知诰则一直默默忍受着,从不招惹事端,一心一意地协助养父处理事务。
徐家在朝中的权势越来越大,徐温急需提拔几个小辈作为帮衬,徐知诰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出于对徐知诰的仕途考虑,和王家结亲也是个不错的助力。
可是王氏却不舍得和宋福金分别,而且她从小体弱,没有了可心的人照顾着,家里也放心不下。于是,宋福金就作为陪嫁丫鬟,一起来到了徐府。
婚后夫妻俩相处得不冷不热,充其量算得上相敬如宾。王氏本来身体就不好,更没有那些心思去讨好夫君。而徐知诰因为和宋福金经历相仿,两人很有共同语言。很快,徐知诰就对这个俏丽大方的女子动了心,将她纳为妾室。
念及小姐的情份,宋福金虽然当上了“主子”,却依然进退有度,像往常一样照顾王氏的生活。哪怕后来为徐知诰生下一子,也没有骄纵狂妄,一直谨慎处事。
王氏因病去世后,宋福金就被扶为正妻,此时的徐知诰也屡立战功,继承了徐温的兵权。夫妻俩不但感情愈发深厚,得益于宋福金的学识,徐知诰在朝中有什么难题都会与她商量。
不得不说徐温看人的眼光毒辣,徐知诰果然并非池中物。
在一次平叛中,徐知诰借机一举推翻了朝廷。他是唐高祖的后人,因此建立政权称作南唐,还更名为李昪。宋福金也从贵夫人,摇身一变成了开国皇后,而王氏只被追封为贵妃。
对于宋福金的才干来说,打理后宫并非难事,她真正的“工作”是作为李昪的国政“参谋”。起初,大臣们也对女子干政这事儿犯嘀咕,后来渐渐发现,宋福金的确是才智过人,协助李昪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也就不再上奏劝阻了。
南唐在李昪和宋福金的治理下,日益富强壮大。可惜李昪在晚年时沉迷追求长生之术,因此请来很多“道士”为自己炼丹服用。结果却吃出了大问题,生了一场重病后,性情变得喜怒无常起来。多亏了宋福金的劝谏,几位谏臣才没有被李昪滥杀。就这样,两人相守着度过了李昪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李昪驾崩后,大臣们认为幼帝无力把持朝政,纷纷请求宋福金代为理事。太后之位已经足够尊贵,但面对权力的诱惑,谁能不动心呢?宋福金就没有动心,她断然拒绝了做第二个武则天的机会。
或许是爱人逝去让宋福金神伤,又或许是她怕自己也会被权势左右而犯错。宋福金安心做起了自己的太后,从此退居深宫,再也不问政事。直到公元945年逝世,与李昪合葬于皇陵中,被追封谥号“元敬皇后”。
宋福金能成为一代贤后,确实有运气的因素,任谁看来也会觉得她开了“金手指”。但命运与她的才智和谨慎是脱不了干系的。若是宋福金能力不足,或者处事不周,只怕这传奇的一生也不会圆满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