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之中,皇帝就是天下的绝对统治者,国家的一切他都可以随意调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正好表现了其真正的意思。当上了皇帝也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最好的宝物,吃尽山珍海味,对人生杀予夺,坐拥天下美女。
也是因此,皇权的争夺往往是带着血腥味道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当皇帝的诱惑如此之大,自然有人愿意为此铤而走险去争夺帝位。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有着绝对权威的。
中国人历来对出身比较看重,在如今的社会,虽然不似以往那般强烈,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存在且很严重,在封建王朝时则更是如此。历朝历代无不讲嫡庶之分,庶出的永远要被嫡出的压一头,而若是连庶出都不是,只是个私生子,那就更会受人白眼了。
而唐朝时期的李忱,就是连庶出都不算的一位皇子,他的出生缘故还要追溯到安史之乱的时候。为了平叛安史之乱,唐朝皇帝派出了不少节度使去镇压叛乱。
战乱平定以后,这些盘据一方的节度使又成了不稳定因素。
其中镇海节度使公然造反,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了。古时讲连坐,一人犯罪全家倒霉,所以他的家眷和仆人尽数被皇宫收纳,有的发配劳作,有的留下伺候新主子。其中有一女子,因长相较好性格温顺,就被留作了宪宗皇帝妃子的侍女。
和其他人相比,她的命运算好的了。跟在皇妃身边,自然是吃穿不愁了,也不用怕发配边疆给蛮人为奴了,她每日谨慎小心的伺候着自己的主人。一次宪宗皇帝来爱妃居所时,皇妃恰巧不在,而这个侍女尚在宫中。
宪宗皇帝见这个侍女颇有姿色就起了色心,便临幸了她。对于宫中侍女来说,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家的,皇帝想要什么,她们都必须服从,并且这样的事情,对侍女而言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能被皇帝临幸,自己的地位多少会有些增长,要是真的有运气好的能怀上龙种,则更是大不一样了。而这个侍女就是那个运气好的,因为这次意外的临幸,她真的怀有了身孕。
有了身孕后她非常小心,生怕别人知道这件事情,最终顺利的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李忱。侍女与儿子的日子虽然好过了一些,但他毕竟是私生子,在皇宫中被那些皇族中人轻视。
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这名小皇子从小就养成了,不爱说话的性格,不但性格孤僻,且永远都是独来独往。因为长时间不说话,也不和别人接触,宫中就盛传他是一个傻子。不但同辈人看不起他,就连他的侄子辈也会经常用言语揶揄他,这对母子的那段时间,是极其煎熬的。
任何时候,能忍耐的人都会有一番成就。李忱36时,武宗皇帝驾崩,那个时候正是宦官当道的时候。众所周知,宦官当权祸国的事情可是屡见不鲜的,强如大唐也没能吸取这个教训。接班的人的事情,已经完全把持在了宦官的手里,他们说谁就是谁。
为首的宦官马元贽,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李忱更适合坐上皇位。道理很简单,李忱是一个傻子,他上位之后天下大事还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扶植他做一个傀儡皇帝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这样,李忱稀里糊涂的做了皇帝。
因为按照常理,不论是怎么选择,皇位也是轮不到他的,可是龙袍最终还是穿在了他的身上。马元贽等人无比的开心,因为在他们看来,以后地位将会更高。但是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的时候,新皇帝的圣旨到了。
本以为要加官进爵的马元贽,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皇帝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要灭了这群干政的宦官。直到这个时候,文武百官才知道,这个新皇帝不是傻子,更不简单。三十几年的隐忍,并不是谁都能做的到的,如今终于登上大位,天下再无人能阻他了。
处死这些干政的宦官,只是李忱登上皇位的的第一项举措,接下来他还把前朝皇帝的宠臣清出朝堂。此事造成的轰动,比他杀那几个宦官还要大,因为这些宠臣在国家经营已久盘根错节,他居然如此果决。
其实,李忱是提前做好了准备才这么做的。这样做让那些拉帮结派的大臣们感到了恐惧,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此后他又出重手,严厉打击党派之争。其继位不久后,整个朝堂焕然一新,已经不复昔日的大唐王朝,重新展现了新的气象。
李忱对先帝是没有任何好感的,在他看来那就是一个昏君,他真正推崇的大唐皇帝是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让大唐空前强盛,军队强大并且百姓还过上了好日子,通商频繁四夷宾服。
李忱想做一个那样的皇帝,也是因此,他开始网罗天下英才进入朝廷为国效力。有这样一个求贤若渴的皇帝,那些人才自然也是愿意尽力的。
在李忱当政的时候,唐朝新政改革,大大的扭转了之前的颓势,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李忱,那大唐的寿命还会缩短,是他的举措给大唐续了命。
李忱的经历可以称的上是传奇,但是,他能隐忍厚积薄发的性格,也是他能成功的重要一环。这一点在今天仍然适用,更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能沉得住气的人才可以做更大的事,走向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