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什么斩杀张任?张任在三国是什么水平的武将?

诸葛亮为什么斩杀张任?张任在三国是什么水平的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3/12/12 13:24:31

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形势形成,群英纷争就是当时最鲜明的特征。或者说,正是因为这些英雄人物的连横合纵,才造就了那个时代。只不过当时各路英雄光芒四射,使得那些能力稍微不足一些的人显得格格不入。

但是知名度不高,并不意味着这些人能力低下,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计谋,有一大部分将领还是非常拿得出手的。比如张任,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此人武功绝妙,不仅能够威胁到魏延,还让庞统一箭毙命,更是直接威胁到了刘备张飞兄弟两的命门。只不过如此大将,却被诸葛亮毫不留情地斩杀,这是什么原因?他的武艺在三国中又是什么水平?

关羽张飞等人出身比较低微不同,张任祖上算起来也是门阀家族,只不过到了他这里,早就没有了昔日的荣光。加之他们家族,从排行上来说也不在前列,因此到了他这一代已经非常落魄了。

张任自年少时,就知道他和他家族的处境,因此他也没有自怨自艾,反而从懂事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想辙改变自身的命运。因为身处环境并不和平,所以他成年之前就已经走上了习武之路。

他到处寻访有名气的武功师父,集众家之长,并且吃苦耐劳,所以没有过多久,他就成了拥有一身高强武艺的年轻人。张任的各个技能之中,能够在战场上进行厮杀的,就莫过于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长枪之术了。

蜀汉战将之中,使用长兵器较为出名的,除了赵子龙就是张飞了,而根据记录,张任和张飞有过战斗的历史。刘关张三兄弟之中,关羽张飞是武力的代表,而和断当阳桥的张飞在武力方面相比,丝毫不逊色于其二哥。

很多其他阵营的最高战力的武将,在张飞这里甚至撑不下去几个回合,如此凶悍,张任在其面前又是如何?根据相关史料上的记载,凭借他的武功,自然不能斗得过张飞,但是他却可以和张飞缠斗十几个回合。

由此可见,史书的记载还是非常客观的。凭张任的武艺,赢过张飞是难上加难,但是比对其他人在张飞手底下的表现,他是毫无疑问的个中好手。在长兵器以及马上武功方面,张任的表现可圈可点。

并且,我们需要重点指出的一点是,张任虽然打不过张飞,却能够从他手底下逃走。要知道,之前和张飞对抗的其他阵营的将领,十个回合之内必然被张飞打下马。毕竟,张飞作战的时候谋略也很足,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张任的武艺和谋略了。

此外,张任相对张飞来说还有一点长处,我们之所以选取张飞,作为张任的武功强度对比的对象,是因为二人都使用长武器,这样对比较为明显。而张任的长处,并不在于武功,而是带兵打仗。

张任在兵力调动、制定战略方面,要长于张飞很多。两军对垒,主将最要紧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指挥,虽然影视剧中,主将和先锋官在阵前叫骂的情形很多,但是历史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其实当时张任和蜀军对阵的时候,蜀汉阵营的人都知道张任的谋略,尤其是刘备,非常赏识他,诸葛亮自然也知道他的厉害。既然如此,为何不取一个万全之策,让其归顺?诸葛亮为啥在斩杀张任这件事上毫不留情?

其实,这要从战略层面来分析。诸葛亮和刘备在当时,最要紧的任务是不要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夺取西川这一战略要地。让张任投降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主将的受降,可不像影视剧中表现的那么简单。

且不说张任忠心耿耿,要让他投降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捉拿他之后还要担风险。他留在蜀汉军中既不投降,也不斩杀,很有可能出乱子,当时那么紧急的情形,诸葛亮断然不会冒这个风险。

此外,张任的谋略要比他的武功强过十倍百倍,蜀汉阵营中,只有诸葛亮和刘备看出来了。可以说他如果活下来,可能会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诸葛亮虽然忠心耿耿,但是他并不轻易相信别人。

要是真的让张任投降了,按照刘备当时对他的重视,很有可能之后他的地位会和诸葛亮比肩。并非诸葛亮贪恋权柄,而是这会打乱他的全盘计划和军中威信。综合来看,诸葛亮斩杀张任如此干脆,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要说张任之死对谁伤害最大,那可能就是刘备了。在排兵布阵和战略安排方面,刘备一直对诸葛亮非常依赖,深信不疑。而在张任这件事上,他虽然听了诸葛亮的意见,但心里还是万分痛惜的。

张任在西川地区对抗刘备的时候,前前后后四次都让他撞了南墙。在保护刘璋的时候,魏延使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结果被张任识破;而第二回张任直接拿下庞统,这让刘备元气大伤。

最后两次张任奇袭刘备军队,两次都差点要了刘备的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对于诸葛亮的战略战术,推理和演算的非常精准。按照刘备的想法,若是能将此人招安,那么以后除了诸葛亮,蜀汉阵中无人能出其右。

只不过张任没那个命,按照他的本事,此后若是没被诸葛亮斩杀,定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在蜀汉大有作为。也许之后五丈原军事病逝,也不会成为蜀汉政权走下坡路的开始,也不知道诸葛亮在看天象的时候,有没有预见这一点。

标签: 诸葛亮张任

更多文章

  • 李忱装疯卖傻几十年,被太监扶持上位,发出第一道圣旨令太监傻眼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忱,马元贽

    在封建王朝之中,皇帝就是天下的绝对统治者,国家的一切他都可以随意调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正好表现了其真正的意思。当上了皇帝也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最好的宝物,吃尽山珍海味,对人生杀予夺,坐拥天下美女。也是因此,皇权的争夺往往是带着血腥味道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当皇帝的诱惑如此之大,自然有人愿意为此铤而走

  • 和硕和嘉公主刚出生时,差点被父亲乾隆埋了,母亲说了一句话救了她一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嘉公主,乾隆

    1745年底,乾隆的宠妃苏氏生了个女孩。乾隆欢喜地抱过女儿,可一看到她手掌就陡然变色,慌忙道:“拿去埋了,就说公主不幸夭折。”紧要关头,富察皇后说了一句话,小公主保住了,还被乾隆宠上了天。正所谓虎毒不食子,乾隆孩子再多,也不愁养孩子的吃穿,何至于像普通百姓一样看到女婴就要埋了

  • 刘备为了逃命,丢弃两个女儿,被曹操所擒获,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曹操

    当后人们提起汉高祖刘邦时,总会评价说尽管他出身市井,但是却卓尔不凡,是一代乱世枭雄,有勇有谋!虽然乍一看刘邦这个人物是一身正气,但是历代开国皇帝在建立自己的宏图霸业之前多多少少都干过一些不为世人所理解的事情。例如刘邦在一次被项羽逼到节节败退,乘车逃亡之时,也会为了加快车马行进速度,从而毫不犹豫地将自

  • 刘秀这位面位之子,近乎完美的君王,为什么历史存在感不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秀,面位之子

    在历史上,有不少的君王,历史的存在感太强了,人们一提起他,往往都能联想到他的很多事迹,但有一位君王,他的历史存在感相对而言并不是那么强,但是他确实一个少见的明君,可以说机会完美,他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刘秀诞生,此时,正赶上汉室被推翻,王莽称帝建立新朝,身为刘家汉室的刘秀之父刘钦当时处境并

  • 文曲星包拯的黑面孔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关于包拯包青天的传说很多,最扣人心弦的就是包拯与狄青“换头”了。据说是北宋后期,天下大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玉帝便派赤脚大仙下凡救世,赤脚大仙在凡间就是皇帝宋仁宗。宋仁宗一生下来便哭闹不止,玉帝赤脚大仙哭的心烦,便让文曲星包拯和武曲星狄青下凡辅助。只是当时狄青听说宋朝

  • 毛主席一生有10位子女,建国后仅有4位在身边,其他6个都去了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毛主席一生共有十位亲生子女,但建国后,只有岸英、岸青、李敏、李讷四人在身边。那么,其余六位都是谁,为何不在毛主席的身边?他们最终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呢?点个赞,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一位是与杨开慧所生的第三子,毛岸龙。毛岸龙出生于1927年,他出生时,恰逢国共合作濒临崩溃,毛主席忙于应对严峻的形势,根本来不

  • 萧克晚年如何评价林彪?大体中肯,却说其“沉默寡言,城府很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的开国将帅里,有两人的早年革命经历出奇相似,他们同年出生,同样上过黄埔军校,同样参加过南昌起义,而且性格上同样比较内敛。他们就是林彪元帅和萧克上将。两人结识于土地革命时期,此后更是多次并肩作战,十分熟悉,所以,他们对彼此都有着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因而在萧克将军晚年的时候,他并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

  • 华国锋在1981年主动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时候,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故事

    华国锋主席辞职后,在1982年,邓小平接任了华国锋的职务,组建了新一届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共有四位,除了杨尚昆没有军衔之外,其他三位都是元帅坐镇。邓小平绝对是天生的“改革家”,不仅亲手描绘了“改革开放”的蓝图,在部队建设上,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浩浩

  • 1833年,23岁的曾国藩结婚当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过意不去,找到他说:“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把自己18岁的女儿嫁给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故事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他并不是官门弟子,也没有出生在名门望族家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出身。虽然他出身寒门,但是他还是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读书中,没有丝毫懈怠。曾国藩生于清朝末年,据说他出生那天,他爷爷做梦时,梦见了一条大蟒蛇,等到醒来后,曾国藩就出生了。而且在他出生前,他的外公梦到有一条巨大的蟒蛇,缠

  • 李先念的几个子女过得怎样?不让后代经商,儿子少将,女儿也很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983年,对于李先念来说是比较特殊而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已经74岁的他当选了国家主。此后,他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李先念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对自己的家人特别是下一代的要求十分严格,特别是在其主抓中国经济工作的时候,他要求儿女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