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咄咄逼人质问李世民:“你为什么要杀了有功于陛下的宗将军,而留下有罪于陛下的魏征呢?陛下答应玳姬不杀建成五子,最后却不给他们一丝活路呢?”“陛下,言而无信,那是一贯的。”恐怕这世上只有魏征一人敢这么言辞激烈对待李世民了。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为什么会为李世民效力呢?
李世民把魏征叫来,厉声斥问:“你为什么要离间我兄弟俩?”所有人大气不敢喘,为他捏了一把汗。魏征不卑不亢直视李世民,面无惧色说:“如果先太子愿意听我的进言,必定不会有今日的祸事。”
魏征这话说得有些大逆不道,大家以为他死定了,没想到李世民不怒反笑,走到魏征面前将他扶起,说:“爱卿乃是国之栋梁,今天见到,果然气度不凡,你愿意留下辅佐本太子治国安天下。”
魏征赶紧伏地跪谢李世民的不杀之恩,还顺势接受了李世民授予的官职。自此也开始了他们相爱相杀的君臣之旅。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魏征非常重用,多次邀请他进寝殿请教政事决策的得失,由此可见,李世民对魏征十分信任。但是魏征似乎并不买账,反而处处和李世民“作对”。
有一回,李世民夸赞魏征是大唐功不可没的忠臣。没想到魏征却说,臣不愿意做忠臣,臣只愿意做良臣。还说忠臣是比干那样的,是愚忠,良臣则是像后稷那样的,则为天下苍生。
但不管是良臣还是忠臣,都是李世民欣赏的好臣子。历经魏征的一次次顶撞,反而是李世民对他害怕起来。
还有一回,有人给李世民送来一只鹦鹉,非常喜欢,他把鹦鹉托在手臂上逗着玩,突然远远看见魏征远远走来,吓得立马把鹦鹉藏在怀里。没想到魏征谈了许久才离开,当李世民把鹦鹉从怀里拿出来时,早已经闷死了。
李世民经常被魏征在朝堂上“欺负”,李世民说也说不过,又不能失了气度,只能忍气吐声。有一回气得太狠了,下朝之后,去到皇后的寝殿非常生气喊道,气死我了,我要把魏征拿乡巴佬的脑袋搬家。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吓了一大跳,问清了缘由之后,安慰了李世民一番,还说魏征是难得的忠臣,是难得的国之栋梁。在长孙皇后的劝慰下,李世民的怒火也就慢慢平息了。
魏征是一只刺猬,总会刺得李世民生疼,但他也是一只啄木鸟,不停地在大树上劳作着,啄掉了树干上大量的害虫,守护着大唐这棵大树,让它茁壮成长。
贞观十七年,魏征因病去世了,李世民非常悲痛,不仅下令厚葬魏征,还亲自为他题写碑文,对魏征的评价也十分之高,他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则可以知得失,魏征不在了,我就没了一面镜子呀。
魏征对李世民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对唐朝的贡献也是没人可比的,其实让君王改正自己的错误要比将军攻下一座城池难得多,而魏征做到了。
而很幸运,李世民唐太宗也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他容忍了魏征无数次的冒犯直谏。虽然有时也有磕绊,但也还算平稳,可以说是古代君臣合作的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