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0年,武则天为了试探堂侄武攸暨,故意把他喊进宫来,说:“我有意将太平公主赐婚于你,你可开心?”武攸暨立即跪下说:“姑母,不可!臣岂能染指公主!”谁知,武则天听后,勃然大怒道:“那便赐死你的爱妻吧。”
公元688年,太平公主结束了第一段婚姻。因为她的丈夫薛绍受薛家薛蘋造反牵连,被罚仗责一百,最后结束生命于狱中。届时太平公主的儿子才一岁,她也年纪轻轻就守寡了。
武则天为了安慰太平公主,打破唐朝公主的食封350户增加到1200户。同时为了女儿的后半辈子的幸福,在武家子弟为她挑选驸马。武则天真是宠爱太平公主。
最初,武则天挑中的驸马是她的侄子武承嗣。但武承嗣已年过40,长得也非常普通,太平公主压根没看上。
要知道,当时太平公主正当青春貌美的时期,也才不过25岁的年纪。
武则天没有办法,只好从武氏家族的旁氏去挑选。武氏家族的众多子弟,太平公主都没有看上,唯有对年纪相仿的武攸暨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当时,武攸暨27岁。
武攸暨是符合武则天的驸马选拔标准的,因为武攸暨是武则天的堂侄,也算是比较亲近的姑侄关系了。
但是武攸暨早已娶妻,并且和妻子琴瑟和鸣,非常的幸福。这可怎么办呢?
武则天为了探他的口风,特地将他召进宫里,问他,你觉得太平公主如何?武攸暨回答说甚好。武则天继续发问,你可愿意成为她的驸马?武攸暨却说,不可,臣已有妻室。
武攸暨以为姑母不会强人所难,谁知武则天大怒道,那便赐死你的发妻,你且安心娶公主。
最终,武攸暨还是拗不过强权,武则天把武攸暨夫人赐死了,命武攸暨娶了她的女儿太平公主。
面对这样的结局,武攸暨虽恨,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因为他之所以过着达官贵人的生活,全是因为他是武则天大伯武士让的孙子,否则他也只是呆在老家,过着普通人的日子。
也正因为如此,武家的富贵全仰仗武则天一人,就算武攸暨敢反抗,武家人也不会放过他,所以他只能选择认命。
不久后,武攸暨奉命娶了太平公主。两人成婚后,他被封为驸马都尉,右卫将军,还被晋封为定王,加封食禄300户。
这一切,武攸暨看似升官发财了,实际上更像是武则天送给女儿太平公主的嫁妆。即使这样,太平公主也没有第一段婚姻那般幸福了。
太平公主嫁给薛绍的时候,两人琴瑟和鸣,婚后的日子也岁月静好。当时的太平公主也深居简出,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但是她嫁给武攸暨之后,尽管为他生了四个孩子,却没有为他安分守己。
在这段婚姻期间,太平公主大肆豢养男宠,除此之外,还和朝臣密切来往。更夸张的是她把自己的男宠张昌宗送给了母亲武则天。
看着这样的太平公主,作为丈夫的武攸暨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史书上没有记载。
但可想而知他是心酸的。可太平公主是唐朝的嫡长公主,她的地位之高,又岂是他武攸暨一个小小的驸马都尉能够招惹的呢?
因此,他能做的除了沉默,也就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在这场婚姻里,谁是输家,谁是赢家,亦或是俱俱败伤。
从武则天的角度来说,她爱女儿,爱子则为计深远,所以她想为女儿选择一个背景雄厚的夫家作为靠山。但她也坑女儿,明知女儿深爱薛绍,却没有因此放过薛绍。
从太平公主的角度来说,她爱母亲,会乖乖配合母亲的政志联姻,也会送男宠讨母亲的欢心。但她是大唐的公主,李家的女儿,内心深处是想要站在大唐皇室这一边,维护父族的。
要说谁最可怜,莫过于全程作为工具人的武攸暨了,不仅他的爱妻还因为这场婚姻丧了命,还要忍受太平公主的肆意妄为。尽管联姻之后他的仕途步步高升,但午夜梦回,发妻之亏欠涌上心头,这是他难以原谅自己的。
当然太平公主也是不幸的,随着第一段婚姻的结束,她的爱情也死了。她选择武攸暨是因为碍于武则天的要求,她不得不嫁给武氏子弟。而相比于武承嗣,选择武攸暨更好,从他们的四个孩子来看,起码武攸暨的样貌是可以过关的。
所以说,这场婚姻,对于武则天来说,是为女儿寻保护伞也是拉拢侄子的政志联姻;对太平公主而言是不得已妥协的凑合;而对于武攸暨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最惨的是,李隆基登基后,太平公主被赐死,而早已过世的武攸暨也被牵连掘了坟。
在这场婚姻斗争里,大家觉得谁是最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