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古代,向君王提治国主张,对国家赤胆忠心的事例

在古代,向君王提治国主张,对国家赤胆忠心的事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1/22 23:00:11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卫鞅之“卫”即氏於国,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卫鞅之祖为卫国君,故又称公孙鞅。)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关于贤臣的故事

贤臣,指贤明的臣子。见诸葛亮《前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吕)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后西游记》第六回:“韩愈乃本朝好学贤臣,虽不明佛道,触犯圣怒,然推原其心,实是为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从春秋战国起,历史上直言进谏的贤臣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北宋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宋太祖依普计,于建隆二年(961)“杯酒释兵权”,削夺朝中诸将兵权;建隆四年(963),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三年(965),削弱地方财权;乾德五年(967),加强中央禁军建设;开宝二年(969),削夺节度使兵权;统一全国,先南后北。乾德二年(964),普任门下侍郎、平

  • 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帝王重视重用人才的著名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重视重用人才唐太宗即李世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谥号为“文皇帝”,但后人称呼最多的是“唐太宗”,有时也称“文皇帝”。“世民”的含义是“济世安民”。从公元599年1月(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出生到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去世,唐太宗终年仅五十岁,他是一个在隋末乱世中成长起来的成熟早、功绩高、寿命也

  • 我们祖先黄帝的故事(20-50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神话传说】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或山东曲阜),亦称为有熊氏。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黄帝族崛起,先是与炎帝决战于涿鹿(阪泉),并将其流放南方,接着与炎帝的部属蚩尤

  •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皇帝的重要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上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挚高辛氏唐尧放勋虞舜重华夏朝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4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商朝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

  • 求具体事迹 一个臣子开始受君主宠信,将吃了一半的桃子给君主吃,君主还称赞他忠孝,后来不受宠信了,被以此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天,卫灵公与弥子瑕一起在果园漫步,青青红红的桃子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弥子瑕看到有个桃特别显眼,又大又饱满,便伸手摘了下来。擦拭擦拭桃皮,张嘴大咬一口。但觉芳香四溢,甘甜可口,蜜样的汁水顺着唇齿流淌,甜入心窍。美得上天的弥子瑕,正想再咬一口,却猛然想到了身边的卫灵公。于是,他吞了口唾沫,把桃子递给卫

  • 历代皇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六博图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联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点燃这场大乱“导火线”的是景帝刘启的老师晁错,晁错提出的一项《削藩策》直接威胁到吴王等诸侯王的封地,故叛军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大旗,举兵西进直逼汉廷。刘启无可奈何,只得听

  • 有关贤臣良将辅佐君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魏征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唐初,先任太子李建成洗马。唐太宗即位后,爱惜

  • 有关于中国古代敬业的名人故事,要比较多的字,故事还要有题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不怕死的太史》典故秉笔直书:春秋时,齐庄公名光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崔杼也自封为相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但他对弑君之罪十分惶恐,特别是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下令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伯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

  • 中国古代借君王名义发动战争的诸侯及具体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齐桓公、管仲借周天子名义讨伐楚国,理由是楚国不向周天子按时仅供茅草。春秋五霸都打着辅助周天子的名义发动战争。2、西汉景帝,吴楚七国之乱,打着“诛错、清君侧”的名义叛乱、反抗削藩。3、明朝燕王朱棣“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史称明成祖。一、管鲍分金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

  • 历史上与君王作朋友的臣子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汉文帝刘恒与周亚夫表面上是朋友,其实亲如兄弟。2汉景帝刘启与梁王刘武也是同父异母亲如手足的兄弟,本人才疏薄浅,希望回答的问题地你有帮助,谢谢。稷[jì]与契,都是上古的名人,是尧舜时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大臣。稷播种百谷,教民稼穑,为农耕之始祖,后人尊他为农神或谷神;契负责教化和礼仪,使人们知“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