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里,图里琛为何一直忠于皇帝?

《雍正王朝》里,图里琛为何一直忠于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46 更新时间:2024/1/22 13:53:59

图里琛此人在《雍正朝》中戏份虽然不多,但却至关重要,他的表现也堪称是职场达人。他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贴身近侍,更是在雍正时期执掌秘密机构粘杆处,被皇帝视为心腹,屡加重用。比如查山西案、撤换十四爷的近侍、江南保护弘历这样具有重大干系的差事都被雍正派给了图里琛。图里琛身居关键地位,自然少不了各方势力的拉拢,但是图里琛用他的行动展现了这位憨态可掬的汉子其实情商非常高。

九子夺嫡期间,满朝武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生怕站错了队。聪明者如佟国维,知道同时烧着灶和热灶。图里琛身居高位,自然被各方势力拉拢,让其做出表态。但是图里琛的法则却让佟国维等相形见绌,图里琛的方针概括起来就是“不争是争,争是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图里琛从不私下与阿哥们有所往来,连与夺嫡有关的事情也躲得一干二净。因为只有这样,新主子才会继续重用这个“傻傻”的图里琛。

康熙深夜捉奸胤的时候,图里琛的表现非常抢眼。当时康熙惊觉有人在行宫,这时的图里琛在那儿假意小解,企图躲过这个苦差事。为什么图里琛要躲,因为行宫之中的男人除了皇帝也就只有那些随行的皇子们。这件事若是大了,说不定今晚看见的人都得死,所以图里琛躲。但是上司让他别装假了,办差去吧,图里琛再躲不过,只得去办差。

虽然装糊涂,但是图里琛办起差来可一点也不糊涂,他身手敏捷,擒住了柱儿。在康熙让何柱儿住嘴的时候,图里琛杀了何柱儿,并表示是无意所杀。为什么要这样干?那是因为何柱儿是太子的近侍,也就是说太子在和康熙的妃子。这是极大的丑事,倘若太子没有被废,并在之后成为皇帝的话,那么了解内幕的图里琛,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而在图里琛护送关键证人肖国兴去盛京回来后,将肖国兴的话转给了康熙,气得康熙大叫“其心可诛”。这个时候的图里琛竟然表示要去杀了肖国兴,让我们和康熙都觉得这个图里琛傻傻的。可是图里琛真的不知道康熙说的是八爷吗?他当然知道,他一路护送肖国兴,肖国兴肯定把这些事情都说了出来,而图里琛自然也是一字不漏的听了。但是他却心里明亮,嘴上糊涂。这是因为图里琛不想得罪八爷,他就是要装成个傻子,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与世无争的样子。

而雍正登基之后,图里琛的戏份明显增加。在田文镜和山西巡抚诺敏的斗争中,雍正决意派图里琛为钦差,查明真相,这个时候图里琛的能力和水平就显了出来。田文镜为查明真相,与图里琛缔结了一夜的盟约。面对封疆大吏,图里琛毫无惧色,三言两语,威逼利诱就把诺敏拿下。成功为田文镜查明真相提供了时间,并为他排除了干扰。可以说图里琛立下了第一功。

山西智斗诺敏,图里琛一个武将却始终有理有节,其水平之高,可见一斑。而自此以后,雍正更是把自己的家事都交给了图里琛来做,如调换胤的近侍,保护弘历免遭弘时的毒手。

这就是图里琛的为人之道,他只忠于皇帝,不管坐在上边的是胤还是胤祀,而绝对不会暗自站队,失去皇帝的信任。更可贵的是,图里琛时时刻刻装傻卖萌,让皇帝不会对这个大内侍卫有所担忧,他才得以服侍两位帝王,知道那么多皇帝秘事还得以善终。而最重要的是,图里琛能力出众,把弄诺敏这样的封疆大吏竟毫不费力,更何况他还身手出众,是一员大将。这样的人,哪个皇帝使着都顺手。至于后来,皇帝使着使着,自然会爱不释手。

或许图里琛才是《雍正王朝》里最聪明的那个人,他才是真正的赢家,真正的智者。

以上。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忠于君"和"忠于国"是一回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应该是两回事,,是永恒的;君,是可以变换的,实际上也经常变换!国,是国人共有的;君,不能代表人民利益时,将被推翻。所以,谩骂、侮辱总统无罪;诋毁、侮辱自己的国家要入刑。自古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美人无数,根本谈不上专情与痴情一说,否则,哪来的那么多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是,也有特例的皇帝

  • 《二十四孝》最里著名的“卧冰求鲤”故事,究竟是细思恐极的伪善还是真情流露的人之本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二十四孝》,是儒家宣扬孝道的一本通俗读物,它是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郭居敬的学者,他辑录了元代之前所流传的孝子中最最感人的故事而编成。(距今已有六百七十余年)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中的第18个故事,说:冰天雪地的有一天,晋代人王祥为了他的继母一时想吃鱼,可能是市场无售,于是他便跑到结了冰的河面,解

  • 历史上篡位权臣的女儿,嫁给傀儡皇帝后,为何她们大都忠于夫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女人喜欢问,“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春秋时,一个女人问母亲,我老公要杀我爸,我怎么办?母亲说,“人尽可夫,爹只有一个”。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逝,公子忽以太子的身份,在大夫祭仲的辅佐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国君,即郑昭公。郑昭公母亲身份不高,所以郑昭公没后台,齐国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他没同意

  •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一心为国却不被君王信任的臣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有这么一个人,他辱骂君父,清廉自守,不畏权势,爱民如子,孝敬母亲,淡薄爱情。适合进史书,丹心照汗青,受万民敬仰。不适合现实接近,柴米油盐,食人间烟火他能把国家和皇帝给割裂开了。他觉得对国家负责,就是对皇帝负责,他觉得国家的子民就是皇帝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就应该爱兄弟姐夫,爱国家,这就相当于爱

  • 古代一些大臣为什么那么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没看过《大明风华》,但也想谈谈自己对忠臣的理解。忠与奸相对。何谓忠?何谓奸?历史上对于忠奸的判定不是一时能做出的。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如易牙、竖刁、开方、王莽等,大忠似奸如周公、陈平、霍光等。再例如和,虽然专权贪婪,但对于乾隆皇帝交代的事也多竭出尽智。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

  • 贪官和一生贪财无数,但其为什么忠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皆知和贪财,贪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乾隆不知道吗?知道,只是乾隆不知道是和贪多少而已。现在人都分析。乾隆之所以不管和贪,就在于给儿子嘉庆留下一个变相的国库。要不然也不会有“和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由此看来老皇上还真疼儿子。和无论才学,才智都是第一等,精通汉满蒙回藏五族语言。如果不是在清朝乾隆一朝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哪位帝王最专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专情,也许这只是现代社会或普通老百姓的事,现代我们国家实行的就是一夫一妻制,不专情后果很严重,再说老百姓因为条件所限,也没有精力去奢想,老老实实的爱着自己的妻子,过个安稳的小日子。在封建帝王社会,别说皇帝,就是个稍微有点身份和地位的人,有个三妻四妾也是为社会接受的,做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是标

  • 韩信为何要忠于刘邦,不自己平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要统一天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兵力。二是要有足够的财力。三是要有相关利益集团的鼎力相助。四是要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再看韩信将军。第一韩信将军有足够的兵力。但是官兵是汉军,并不是韩信将军的子弟兵。若韩信叛汉,他的部下未必会愿意替他卖命。例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因为诸侯的

  • 历史上有哪些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一个女人一生有一个为她冲冠一怒的男人,她就很开心;如果有两个男人为她冲冠一怒的,她就应该很骄傲;那如果有三个呢?甚至有有六个君王为她冲冠一怒呢?今天我们就讲这样的故事(都是历史故事,基于正史加工,大家别当正史去看)中国:1.吴三桂与陈圆圆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部下大将刘宗敏便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

  • 武安君白起是忠于国家,还是忠于王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武安君白起应该是忠于国家,也就是说他这一生事实上只是为了秦国这个国家去奋斗,而不是说为了秦昭襄王或者是为了宣太后或者是在这之前的穰侯。本身秦国这个军功制度让底层的老百姓能够紧紧的抱住秦国这个大腿,为什么你到其他的国家去,你能够拿到什么东西?你杀了那么多敌人,拿了那么多首级,最后得到结果,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