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一些大臣为什么那么忠心?

古代一些大臣为什么那么忠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4/1/18 19:45:19

我没看过《大明风华》,但也想谈谈自己对忠臣的理解。

忠与奸相对。何谓忠?何谓奸?历史上对于忠奸的判定不是一时能做出的。自古以来大奸似忠如易牙竖刁、开方、王莽等,大忠似奸如周公、陈平、霍光等。再例如和,虽然专权贪婪,但对于乾隆皇帝交代的事也多竭出尽智。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如果以徐滨的形象,能为了皇帝舍身忘死的角度为标准的话,我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造就忠臣的原因。

社会文化影响古代倡导忠君爱国的思想,对于忠孝都成为蒙教育了。对于忠臣如比干屈原、诸葛亮等,人们往往世代传颂,有口皆碑;而奸臣如赵高、秦桧、严嵩等,真是遗臭万年。重名节的人谁不愿青史留名呢?

有很多人都从内心深处佩服忠臣,但没有选择当忠臣,为什么?希望在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忠君爱国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争取利益最大化。其实既然是臣,那就说明社会地位己经很高了。而且是相当聪明的人。我想他们选择为皇帝尽忠,肯定不仅仅一时意气,肯定有自己的算计。既要对皇帝忠诚也要不损害个人利益。

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后的产物无论是什么样的皇帝肯定都喜欢忠臣,所以古代无论皇帝到了什么处境,总会有一两个忠心的臣子跟着。例如,重耳流亡时,铁木真兵败的十九人,

从天下苍生角度

例如张良,秦朝暴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张良拯救天下百姓,毅然投靠刘邦。鸿门宴会的时候,项羽要杀刘邦,张良让刘邦逃走,自己留下向项羽谢罪。后来刘邦统一天下,张良又隐退,认为刘邦不能共享富贵。因为一棵爱民之心所以忠于皇帝。

从个人角度

政治投机似的忠臣有很多独具慧眼的人,为达到目的而牺牲个人利益,如吕不韦,帮助秦异人登位,最后身居相位。而且后来吕不韦被秦始皇贬到蜀地的时候,各国纷纷请吕不韦就任相,可吕不韦不为所动。能说不忠吗?

利益的共同体皇帝既然让你做臣子了,臣子肯定得到很多利益,一旦皇帝失败,你的一切利益都没有了。例如陪崇祯皇帝一起上吊的宦官王承恩,皇帝死了,宦官的依靠就没有了。难道清朝会用明朝的宦官吗?

报恩心态臣子为皇帝尽忠为什么?能力强的臣子,寒窗苦读十年,就是为了一展胸中所学,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功绩。皇帝给了他一个平台,能不报恩吗?如诸葛亮、周瑜、郭嘉等。能力不强的臣子,皇帝又给了他很大恩惠,总不能当应该的吧!诸葛亮的儿子诸葛詹,能力平平,为报恩刘备父子的恩惠!魏国大军杀到绵竹的时候以身殉国。

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成为忠臣。只要初心不改,都是另人敬佩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贪官和一生贪财无数,但其为什么忠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皆知和贪财,贪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乾隆不知道吗?知道,只是乾隆不知道是和贪多少而已。现在人都分析。乾隆之所以不管和贪,就在于给儿子嘉庆留下一个变相的国库。要不然也不会有“和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由此看来老皇上还真疼儿子。和无论才学,才智都是第一等,精通汉满蒙回藏五族语言。如果不是在清朝乾隆一朝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哪位帝王最专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专情,也许这只是现代社会或普通老百姓的事,现代我们国家实行的就是一夫一妻制,不专情后果很严重,再说老百姓因为条件所限,也没有精力去奢想,老老实实的爱着自己的妻子,过个安稳的小日子。在封建帝王社会,别说皇帝,就是个稍微有点身份和地位的人,有个三妻四妾也是为社会接受的,做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是标

  • 韩信为何要忠于刘邦,不自己平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要统一天下,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兵力。二是要有足够的财力。三是要有相关利益集团的鼎力相助。四是要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拥护。再看韩信将军。第一韩信将军有足够的兵力。但是官兵是汉军,并不是韩信将军的子弟兵。若韩信叛汉,他的部下未必会愿意替他卖命。例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因为诸侯的

  • 历史上有哪些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一个女人一生有一个为她冲冠一怒的男人,她就很开心;如果有两个男人为她冲冠一怒的,她就应该很骄傲;那如果有三个呢?甚至有有六个君王为她冲冠一怒呢?今天我们就讲这样的故事(都是历史故事,基于正史加工,大家别当正史去看)中国:1.吴三桂与陈圆圆李自成占领北京后,部下大将刘宗敏便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

  • 武安君白起是忠于国家,还是忠于王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武安君白起应该是忠于国家,也就是说他这一生事实上只是为了秦国这个国家去奋斗,而不是说为了秦昭襄王或者是为了宣太后或者是在这之前的穰侯。本身秦国这个军功制度让底层的老百姓能够紧紧的抱住秦国这个大腿,为什么你到其他的国家去,你能够拿到什么东西?你杀了那么多敌人,拿了那么多首级,最后得到结果,只不过

  • 历史上忠于皇帝的宦官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忠于皇帝的宦官有:东汉太监郑众、一生忠于东汉皇帝,吕强、忧国忧民的东汉太监,陈矩、执法最公正的太监,郑和、贡献最大的太监,高力士、被唐玄宗誉为千古忠宦第一人,王承恩、死后待遇最高的太监、也是历史上唯一陪葬帝王陵的太监。题主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想累死回答者?(`)第一个问题还好,第二个问题纯粹是想找

  • 有关古人礼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世说新语中有个小故事:东晋时王文度与范文期是同僚,王年纪小却职位高,范虽年长却职位低,两人走路时总是谦让,请对方走在前面.有一次,恰巧王走在范的前面,便谦虚地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也立刻谦虚地说了一句:淘之汰之,沙砾在后.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张良拜师千里送鹅毛流传最广的当属孔融三岁让梨,他得到长辈给

  • 关于古人礼让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世说新语中有个小故事:东晋时王文度与范文期是同僚,王年纪小却职位高,范虽年长却职位低,两人走路时总是谦让,请对方走在前面.有一次,恰巧王走在范的前面,便谦虚地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也立刻谦虚地说了一句:淘之汰之,沙砾在后.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张良拜师千里送鹅毛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有一次,列宁

  •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事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提问!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不拘一格用人,有两大特点:一是不拘尊卑鄙,唯才是用。二是不拘国籍,唯才是用。一、秦穆公(前659一一621年)时,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不产于秦,穆公用之,并国20,遂霸西戎。其中百里奚是陪嫁品,逃入楚国被拘。知其贤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痴情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痴情的老大还是有的,虽然属于凤毛麟角,但在那个三千粉黛拥挤倾轧的后宫粪坑里,也勉强能找出几个情种:第一,清世祖顺治,真正实践了那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顺治皇帝是一个罕见的情种,为历史上少有的痴情的皇帝。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真正实践了那句名言: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