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武安君白起应该是忠于国家,也就是说他这一生事实上只是为了秦国这个国家去奋斗,而不是说为了秦昭襄王或者是为了宣太后或者是在这之前的穰侯。
本身秦国这个军功制度让底层的老百姓能够紧紧的抱住秦国这个大腿,为什么你到其他的国家去,你能够拿到什么东西?你杀了那么多敌人,拿了那么多首级,最后得到结果,只不过是一个平民拿到一些赏赐以后,你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但是在秦国,你可以凭借军功去获得一个比较高的爵位,甚至能够进入朝堂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往秦国去的原因。
真的,老秦人还剩下多少?谁都知道老秦人已经不剩下几个了,所有替秦国打下天下的人,掰着指头数一下有几个是曾经的老秦人,让人心酸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实质性的好处,无论出生,无论来自于何方,替秦国办事的人都能得到秦国的恩赐,都能够在秦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就是给他们一个希望所能带来的这么大的动力。
好,我们说到武安君白起,武安君白起事实上,他如果过多地参与政治的话,他不可能说活到宣太后死了,穰侯也被人给下台了,在长达几十年的从军生涯里面,武安君白起一直都是秦国的战神,这个战神从政了这么多的年头,如果说功高震主,过多的参与政治的话,不管他到底是不是忠于秦昭襄王,他都会遭到清算。
军人不要过问政治的事情,(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这不是说军人的标准,而是军人能够在政治的漩涡里面能够存活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你对政治表现出了漠不关心,你才能够继续创造更多的功劳,并且得到最高执政者的放心。
你包括武汉君白起,他拒绝了秦昭襄王的命令,不肯带领军队去攻打赵国一样,不管秦昭襄王攻打赵国,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秦昭襄王肯定是赚的最多的那个人,秦昭襄王身为一个已经进入暮年的王,他肯定想多做一些事情让历史书记住他。
所以对于武安君白起来讲,他也十分明白攻打赵国,不管失败还是成功,秦昭襄王肯定是得力的,但对于秦国来讲,这损失的就太多了,所以他选择拒绝执行秦昭襄王的命令,并且劝谏秦昭襄王说不能在这个时候攻打赵国。
但是,武安君白起在这之前不参与政治,不参与秦昭襄王个人的事情上,这一次严重影响到了秦昭襄王的个人形象,那你就必死无疑了呀!
说到底,武安君白起能够保持这么长时间的战神,能够获得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胜利,跟他不参与政治这一点事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他最后的死亡也是因为过多的参与到了君王的个人形象里面,个人形象是什么?就是政治形象,就是对人民的形象,也就是参与到了政治里面。
所以说秦国的武安君是忠于秦国,而不是忠于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