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忘七世之仇 春秋战国故事

不忘七世之仇 春秋战国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10 更新时间:2024/1/16 18:12:48

展开全部传说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某年的七月七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乞巧节,玉皇大帝大宴众仙,百神会聚,盛况空前。玉皇大帝一高兴就让金童玉女给众神一一敬酒,当金童玉女二人来到南极仙翁面前时,不小心,失手将琉璃杯摔到阶前打得粉碎,玉女见金童失神破落那般吓坏的样子,为了安慰他,就他微微一笑。这笑成为有史以来代价最大的一笑,笑出了七世怨侣,也就是七世情缘。且说玉皇大帝见状曰:此地是堂堂天界,汝二人岂可乱动凡心?贬尔二人下界投胎,七世苦苦相恋,却不得成婚。”命太白金星领旨,把俩倒霉的孩子贬到红尘凡间。下面就来说说是哪七世吧:第一世金童万杞梁,玉女孟姜女。著名的哭长城就是发生在他们身上。这第二世金童梁山伯,玉女祝英台,二人在杭州读书,最后化蝶,梁祝绝唱千古。第三世金童郭建中,玉女月英。郭秀才沉醉误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在元曲中有演绎。第四世金童王士友,玉女钱玉莲,这一世最苦,父母指腹为婚,夫妻不但没有婚配,连一面都没有见,便死掉啦。第五世金童商琳,玉女秦雪梅,这一世也是了不起的一世,秦雪梅吊孝守节,留名人间。第六世金童韦燕春,玉女贾玉珍,这一世以“蓝桥会”震动天下,二人在蓝桥幽会时,大水急至,韦燕春竟遭淹毙。第七世金童奎元,玉女刘瑞莲,彩楼择配,双双葬身火窟。绝唱千秋,千古绝恋啊。上天终有好生之德,太白金星实在是看不下去,等他们回转天界之前又给了他们两次机会,这才有了第八世,俗称半生缘,前半生各自嫁娶,皆未恩爱白头,半途分道扬镳;后半生二人一起携手同游修得正果。到了第九世,这才九九归一,从小青梅竹马,相偕一生。圆圆满满回归天庭。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君王厚积薄发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积蓄力量终得天下,秦统一六国乃几世之功,汉武帝削藩、出击匈奴乃仗文帝、景帝的基础,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的承继关系。能识大体、顾全大局。刘邦能审时度势,伺机以待天时。这是刘邦认可的比较理性的思考。项羽则刚愎自用,感情处事,加之妇人之仁,不识大体,最终毁掉最可能获得酪的大局。正是,“长城”非他毁,自毁

  • 文言文一个君王手上长了疙瘩没当回事最后病极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原文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

  • 新唐书李白传古文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原文: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循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

  • “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文言文的原文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原文: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扩展资料:译文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好象成年人一样稳重,听到别人讲述《左传》

  • 历代君主一意孤行,不听取别人意见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

  • 开明君主听取良言的故事和昏君不听取良言得故事有什么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厉王,暴虐无道,残酷地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强烈的不满。他的大臣召公劝谏周厉王说,为政必须注意百姓的意见,厉王不听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人民流放到边远地区!呵呵,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 古代故事文言文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初,秦始皇新定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始皇帝乃北击匈奴,筑长城万里;南征百越,置桂林、南海、象郡。拓疆裂土,功盖五帝三皇。大哉!始皇帝!盖秦之亡者,暴以治国者也。始定百越之时,秦之南海尉赵佗遇今越南主安阳王蜀泮,战于螺城。螺城者,金汤之固也。昔越人恶于禽兽,制巧弩以御之,今乃以之用于战。佗带甲十万,久

  •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1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2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

  • 为什么古代大多帝王的功绩来源于臣子建议,最后受赞扬的却是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就是国家的董事长。国家管理的好,自然是皇帝的功劳,至少说明皇帝识人用人的能力还是比较过关的。还是先讲两个故事说明一下吧。话说三国时期,曹操远征北方少数民族之前,有军师认为不是进攻的最佳时机。但曹操却毅然出征,最终虽然冒险获胜,但经过复盘,才发现其实胜出的概率只有50%,只能说是侥

  • 为什么魏征这样的贤臣会在玄武门之变后选择背叛自己的旧主李建成而辅佐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是李建成身边第一贤人,幸遇李世民这样惜才如命的明君,义释魏征,纳为己用,委以重任。两人为安天下,上演了犯颜直谏和虚心纳谏“的春秋大戏而载入史册。魏征以前效忠于李建成,是一个集团的忠诚干将。而后来能为李世民直抒己见,是一个朝廷的贤良忠臣。两人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李世民心胸宽广,以社稷为重。有几次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