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古代君王为了确立诚信,然路人搬木头赏黄金”有什么成语或者典故吗?

关于“古代君王为了确立诚信,然路人搬木头赏黄金”有什么成语或者典故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69 更新时间:2024/1/21 19:17:46

商鞅立木建信商鞅立木建信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的一个事件。当时商鞅变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众不信任,放了一根木头在城墙南门,贴出告示如有人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众人皆不信。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十金。商鞅想以此建立政策权威并取信于民,也称鞅徙木立信。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那法令。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能谦虚听从他人意见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汉光武帝刘秀“强项令”:光武帝姐湖阳公主家府中的一个男仆,仗势杀人后藏进主人家府。洛阳令董宣设计,把这个杀人犯抓住,并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把杀人犯斩决。湖阳公主到光武帝前告状,光武帝大怒,召来董宣,准备下令处死董宣。董宣毫不畏惧,反问刘秀要天下?还是要包庇杀人犯?光武帝无言以对,只得放了董宣。然而

  • 古代关于君王感恩的故事。 感恩阿感恩啊感恩啊感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春秋时期的楚灵王(前540~前530年在位)喜欢瘦弱细腰的美女.为此他专门修了一座宫殿来收养细腰的宫女,称"细腰宫".有的宫女为了使自己的腰细,取得楚王的欢心而不吃饭,甚至出现饿死的情况.这可以说是人类"减肥"的最早记录了.为此,后人把细腰的女子称为"楚腰",变成了9一个典故.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

  • 古代君王重用人才和无视人才有哪些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项羽刘邦取得天下以后,一次问功臣、将相们: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刘邦听完各人的回答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

  • 我国古代的贵族是如何蓄养死士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豢养死士并不困难,方法也很简单。我们看看电视剧《征服》里面的刘华强。刘华强是有真实原型的,案件也是真实的。刘华强为了报复亲弟弟被人砍成重伤致残,连续杀了多个仇人,都是石家庄黑社会的大哥级人物。但刘华强自己基本没动手,全部是靠手下的两个死士,大鹏和金宝。大鹏和金宝都是杀了人的逃犯,

  •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有这样的高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人,的确有。古代有,现代也有。这样的人具备下列特点。一,涉猎广泛,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文学书画等等很多知识。二,这样的人,学到的知识不一定特别深,但学到的都是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有用的知识。三,这样的人,由于知识储备丰富,头脑十分灵活,看待问题,直通要害。不像某些只专研某个

  • 古代诚信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尾生抱柱,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退避三舍,孺子可教,金口玉言,童叟无欺。1、“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

  • 求古人有关谦虚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吕岱哭徐厚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写我一生的错误受

  • 古代君主任用贤能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用人不疑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替卫国商人赶着货车来到齐国。他们赶到齐国国都时,已经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门的外面。这一天,齐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宾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

  • 王姓历史上有多少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王姓是中国大姓,人口数量排名前三毫无压力,名人也是,历史上皇帝有王莽,宰相有王安石,思想家有王守仁,美女有王昭君,书法家有王羲之,诗人有王维,革命家有王尽美……下面作者重点介绍下开国将帅中的王姓将军。1614名开国将帅中,王姓有102人,仅次于张姓的120人和李姓的110人,排名第三,其中大将1名(

  • 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我认为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因为得罪天下人而被痛骂,他即位才短短13年,对一些人来讲并不长,因为他勤政,在他的统治年代,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他把康熙晚年的衰败校正了,国库更充足了.给乾隆打好了基础,他大兴改革,设立军机处.把皇权更一步加紧.当天黑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十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