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光武帝刘秀“强项令”:光武帝姐湖阳公主家府中的一个男仆,仗势杀人后藏进主人家府。洛阳令董宣设计,把这个杀人犯抓住,并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把杀人犯斩决。湖阳公主到光武帝前告状,光武帝大怒,召来董宣,准备下令处死董宣。董宣毫不畏惧,反问刘秀要天下?还是要包庇杀人犯?光武帝无言以对,只得放了董宣。然而湖阳公主不依,光武帝下不了台,只得命董宣向湖阳公主叩头认错。不料董宣更不依,两手撑住地面,左右侍臣强按他的头,他硬是不肯叩头,不给面子。光武帝没奈何,只得训斥董宣:“强项令出!”强项,即颈项强直不曲,这实际上宣布董宣无罪,而又给以赞美之词。果然事后发给他不少赏赐。董宣把赏赐都分给下属。从此洛阳境内皇亲贵族豪强不敢横行不法。2.蜀汉昭烈帝刘备:在关羽死后,不听从赵云,诸葛亮直言相劝,出师伐吴,结果陆逊亭一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自己也落个忧愤病死在了白帝城。3.南朝宋文帝:“自毁长城”,擅杀大将檀道济,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被杀时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檀道济被枉杀,国人痛心。消息传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诸将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吴人无可畏惧也!」元嘉二十七年,文帝再令众将北伐。东线屡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抵瓜步,欲饮马长江。面对一江之隔的劲敌,宋文帝长叹一声:「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可此时檀道济已屈死十四年了。4.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安禄山部将史思明率部13万赶来救援安庆绪。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与唐军展开激战,鱼朝恩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军大败,鱼朝恩将相州失利的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肃宗不明是非,罢免了郭子仪兵权。5.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6.明建文帝:建文之役时,不听从臣下意见,下旨给明诸军作战时不许伤害燕王朱棣,故而燕王朱棣在作战中无往而不前,众军慷慨,大破明军。等等..
更多文章
古代关于君王感恩的故事。 感恩阿感恩啊感恩啊感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春秋时期的楚灵王(前540~前530年在位)喜欢瘦弱细腰的美女.为此他专门修了一座宫殿来收养细腰的宫女,称"细腰宫".有的宫女为了使自己的腰细,取得楚王的欢心而不吃饭,甚至出现饿死的情况.这可以说是人类"减肥"的最早记录了.为此,后人把细腰的女子称为"楚腰",变成了9一个典故.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
古代君王重用人才和无视人才有哪些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和项羽刘邦取得天下以后,一次问功臣、将相们: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刘邦听完各人的回答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
我国古代的贵族是如何蓄养死士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豢养死士并不困难,方法也很简单。我们看看电视剧《征服》里面的刘华强。刘华强是有真实原型的,案件也是真实的。刘华强为了报复亲弟弟被人砍成重伤致残,连续杀了多个仇人,都是石家庄黑社会的大哥级人物。但刘华强自己基本没动手,全部是靠手下的两个死士,大鹏和金宝。大鹏和金宝都是杀了人的逃犯,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有这样的高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人,的确有。古代有,现代也有。这样的人具备下列特点。一,涉猎广泛,天文地理、阴阳八卦,文学书画等等很多知识。二,这样的人,学到的知识不一定特别深,但学到的都是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有用的知识。三,这样的人,由于知识储备丰富,头脑十分灵活,看待问题,直通要害。不像某些只专研某个
古代诚信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尾生抱柱,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言九鼎,退避三舍,孺子可教,金口玉言,童叟无欺。1、“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
求古人有关谦虚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吕岱哭徐厚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写我一生的错误受
古代君主任用贤能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用人不疑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广求天下贤士辅佐。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也想投奔桓公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家里贫困,苦于没人举荐自己。最后他心生一计,于是就替卫国商人赶着货车来到齐国。他们赶到齐国国都时,已经是傍晚,只好露宿在城门的外面。这一天,齐桓公正好在郊外迎接宾客,夜里打开城门,让装载货物的
王姓历史上有多少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王姓是中国大姓,人口数量排名前三毫无压力,名人也是,历史上皇帝有王莽,宰相有王安石,思想家有王守仁,美女有王昭君,书法家有王羲之,诗人有王维,革命家有王尽美……下面作者重点介绍下开国将帅中的王姓将军。1614名开国将帅中,王姓有102人,仅次于张姓的120人和李姓的110人,排名第三,其中大将1名(
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帝,我认为是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因为得罪天下人而被痛骂,他即位才短短13年,对一些人来讲并不长,因为他勤政,在他的统治年代,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他把康熙晚年的衰败校正了,国库更充足了.给乾隆打好了基础,他大兴改革,设立军机处.把皇权更一步加紧.当天黑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十分安静,
关于中国诚实守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历代以来,中国的统治者都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此在人前炫耀,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