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可算是“孝”皇帝之冠。凭什么说刘恒是中国历史上最孝的皇帝呢?刘恒大孝之名并非空穴来风,他扎扎实实做了几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孝事。一、母有病亲奉汤药。刘恒的母亲薄氏本是南方的吴国人,少时有一位叫许负的看相人曾说过她是大贵之命。她的命贵在哪呢?就贵在她与刘邦曾相识后来又生了刘恒,从此虽不受刘邦的宠爱,但所谓“福兮祸兮”,因不受刘邦的宠爱而躲过了嫉妒成狂吕后的迫害。刘恒母子远离皇城来到被封的代地,踏踏实实过起了虽贫寒但非常安稳的日子。薄氏是一位有如孟母的贤德之人,教子有方,刘恒的学识修养大多受其母的影响。刘恒登基为帝后,薄氏卧病三年,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作为一个皇帝,他只要发一道圣旨,不知有多少太监、宫女前来伺候,但他不,唯有如此,才显示出他孝的真心。俗语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留骂名”。刘恒的做法得到了众多臣子由衷的拥戴,辅佐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二、大孝天下惠苍生。刘恒的孝,并非只针对他自己的母亲,作为一个皇帝,他对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他登基时第一道圣旨是“大赦天下”,这和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但他登基的第二道圣旨“定振穷、养老”、“令四方毋来献”则是很多皇帝做不来的,这道圣旨表达了刘恒爱护百姓、体恤民情、关心老人的意愿,“对八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赐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赐给九十岁以上老人之物,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送达;其他由啬夫来送达。”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刘恒可说是首开先河。这么仁德的皇帝,人民怎么会不拥护呢?三、成全孝道废酷刑。刘恒本身是大孝之人,对孝子贤孙自然是惺惺相惜。著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说的就是刘恒的事。汉文帝时,有个读书人叫淳于意,此人刚直不阿,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为伍,辞去太仓令的官职做起了普济天下的医生,在一次治病时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他被告误诊害死人命。按当时的法律,淳于意当判“肉刑”,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或脸上刺字,或割去鼻子,或砍去左足或右足。淳于意愁的了不得,这时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自告奋勇要解救父难。她随父到长安受刑,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听说奏章系一个小姑娘所写,却也非常重视,最后被勇敢的小姑娘的孝道所感动,召集大臣发布命令,废除了残忍的肉刑。缇萦救父美名扬,刘恒的仁德也随之传于四海。中华历史上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汉文帝刘恒以皇帝的身份入选,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国之君,他以孝治天下,提倡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节俭敦朴、厚养薄葬,靠仁孝的表率作用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彪炳史册也就成了必然。
更多文章
古代君王遵守承诺的素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末年有个楚国义士叫季布,他一向重诺言,讲信用。人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说季布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在秦汉之际的战乱中,很多人向季布求助,只要得到季布的承诺,就一定会幸免于难。而季布因为诚信重诺,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拥戴。司马迁写《史记》,专门为季布写了传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有:1、望云思亲唐朝宰相狄仁杰因从小家庭贫困,于是十分刻苦好学。后来官至丞相,也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十分尊敬这位狄阁老。出任宰相后,因同一知府的参军郑崇质,本该奉诏出使边疆,因家里老母体弱多病需人照顾无法脱身,狄阁老便奏请皇上替其出使外疆。在某日巡视时,偶然之间登上太行山顶。只
历朝历代的首富有哪些传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首富都有不平凡的人生,他们身上都有不少传奇故事。范蠡三致千金两次散全。春秋时代,范蠡辞去越国的宰相官职做了商人。他经商19年,三次赚了千金之利。他乐善好施,两次把赚来的钱全部分散给贫困的百姓和乡邻。范蠡富而又仁德,成为后世商家的楷模。儒商子贡富此宫室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个商人。他生财
古代君王陨落出现什么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天文志]在史书中是必不可少的,史官们通过专业人员提供的天文资料秉笔直书,是一种客观的记录,没有私人成份掺杂其中。天象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遥相呼应,而且是天象先反映出来,然后才在人类社会中有所反响。古人将其称之为天数已定,人力难于挽回。这一类的记录贯穿二十四史,并非巧合,天象与人类社会确实存在着天
历史里忠臣冒死向皇帝进言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比干,,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
漫画《天子传奇》共有几部,分别讲述了哪些古代帝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不过整个故事的切入感觉很怪,主角一下子就进入了兴王府的核心圈子,甚至能参与到....希望作者还是能读一读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里面关于康熙朝的描写,很值得揣摩。....讲述了一个改邪归正的黑道老大穿越异界,为了提升实力,在一个历史悠久的魔法学院...哥哥死掉,弟弟回去冒充哥哥,这个看起来倒有点
历史上辅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张良、范蠡,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功成需要智慧和谋略,功成身退却需要勇气和境界。在人生的名利场上,能做到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太多的人,还是放不下名和利这样的俗物。历史上我们熟知的功成身退的人有范蠡和张良,当然还有孙武、孙膑、姚广孝等。功成身退就是立了大功后,放弃高官厚禄,隐归山野,或云游四海,或不问政事。看起来是淡泊名利,其
古代皇帝如何做到对妃子“雨露均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雨露均沾,就让我想起某个“咖妃”的自我吹嘘---奴婢自打进宫以来,独得皇上恩宠,我劝大王啊要雨露均沾,可大王却独独宠我一人!”这个笑果,达到一定高度!对不起,跑题了,那咱就回到正题。帝王的后宫生活,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小编也很好奇,缺乏亲身体会,也永远没有这个机会!就只能从史书里来找些例子来介绍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的事例有那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
古代人守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