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评价,其实是一个非常两端化,也就是非常“墙头草”的事物。
这里我们先不讨论关于纣王其他的事事非非,我们就纵观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纣王生活奢侈,荒淫;周幽王生活奢侈、荒淫;杨广生活奢侈、荒淫;李煜治国能力平庸;宋徽宗治国能力平庸……
但是,汉武帝生活不奢侈么?司马炎更创有“羊车望幸”,不算荒淫么?乾隆就更不用说了,那接下去的嘉庆、道光治国能力不平庸么?朱元璋不弑杀么?
再反之,崇祯不节简,不励精图治在么?可他还是成为了亡国之君。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刻板印象”,既觉得但凡亡国之君都是坏的,他们之所以亡国都是个人品行不行,能力不行,同时这也是非常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告诉我们坏人总会有坏报。同时,这也表达了我们常常在职场中所遇到的,对中国的老板来说,你即使有再高的功劳,只要一件事做错了,那么就全部都是错的,老板只会记得你的错误,而你平时的努力都会被忽略。
但是我们讲究历史的,肯定不能这么看。因为在更多的时候,王朝的兴亡,更看中的还是历史进程的原因。统治者虽然关系很大,却往往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