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穿了一件破旧的衣衫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看他穿得很随便,又很肮脏,看起来像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理发。理了发后,鲁迅随随便便地抓了一把钱给了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许多钱,简直了乐开了怀。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次多给钱的那个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鲁迅理了发,还一直询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付钱的时候,鲁迅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次你胡乱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给你付钱,这次你认真的给我剪,我就认真地给你付钱。”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2、据历史记载,商纣王曾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后不知何故,突发奇想添置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比干见状,劝谏纣王不可如此,因有了象牙筷子,就会想法替其配套金杯银盏、锦衣玉食、广厦美女等等,而腐化奢侈的生活也便开始了。但纣王不听,结果正如比干所料,纣王的享乐登峰造极,达到了“酒池肉林”的地步,最终商亡,而纣王也成为一代暴君的典范,遭后世唾弃。3、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4、达尔文是一位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怎样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采集来做标本。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著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他们,他一动不动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著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5、牛顿观察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国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6、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年轻时,一次与恋人幽会,可是过了约定的时间恋人尚未到,田中焦急地想,再等30分钟吧。约摸时间到了,田中刚想离去,却发现姑娘来了。田中下意识地看看手表,已经31分钟了,不等恋人走近,田中转身进汽车走掉了。恋爱自然告吹,但是田中并不惋惜,他热爱的是遵守时间的人。7、拿破仑(17691821)也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有一次他请手下的几位将军用餐,时间到了,那几位将军还未到,拿破仑便一个人大吃起来,等那些人来到后,他已吃完了。他对他们说:“诸位,聚餐的时间过了,现在咱们开始研究事情吧。”把那些人窘得下不了台,以后再不敢迟到。
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人事例 有关以小见大的。比如注重细节,从不迟到等等
更多文章
谁知道金箸呈祥这个筷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筷子共有五种:竹筷、金属筷子、化学筷子、牙骨筷子、金箸筷子。金箸是唐玄宗赐予宰相的。金银制品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古代那个应该是纯金的,你的这个就不知道了。
《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王石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互不示弱。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资助王恺。他曾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与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葳蕤,相映成趣,少有可与之媲比的。王恺拿来给石崇看,自鸣得意,谁知石崇看后,就用铁如意敲它,应手而碎。王恺既惋惜,又觉得石崇在妒忌他,一时声色俱厉。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
中国人用筷子是什么时候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筷子起源出民间傅说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呢?现在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堂堂中华古国,却找不到记载这一对人类文明作出伟大贡献的点滴资料,不知是我们的先民当时缺少文字,或是记录筷子的书籍佚失殆尽?总之回答这个悬案的只有「史无记载」四个字。当然
商纣王死后周武王如何处理他的尸体?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中记载,周武王来到纣王死的地方,对着尸体射了三箭,可以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鞭尸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但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是公元前145年的人,而纣王是公元前1045年的事,前后差了足足900年,在商朝文字记载尚不完备的情况下,
牧野之战后,周武王为什么对纣王尸体连射三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这本源自商朝时期的一种巫术,周武王连射三箭也是代天伐纣。商朝是个重占卜,行巫术的时代,商王出兵要先问天意,国家大事多以占卜决定,大祭司权力很大,巫师地位很高。所以,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信奉各种巫术。殷商遗民之后被周封于宋国,他们还保留了大量的商朝巫占仪式,如《战国策》记载:苏子谓齐王曰:“今宋王射
助纣为虐成语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助纣为虐(zhùzhòuwéinüè)解释纣:商朝暴君商纣王;虐:暴行。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谭嗣同《仁学》:“是则湘军~之罪,英人且分任之矣。”后又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事实论据。具体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最好的依据就是西周灭商封神榜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中很多神话是虚构的但西周灭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失道寡助:商纣王昏庸无道诸侯反叛得道多助:周文王姬昌宣扬德教诸侯纷纷依附《逸周书克殷》记载的“牧野之战”中讲到: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
史记中的商朝故事的读后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道不助而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比如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商纣王残暴不仁导致民怨四起,武王得天下就是因为顺应了民心。武王得道多助,纣王失道寡助。商朝是分封制,纣王失德,天下诸侯大都从武王伐纣,另外武王伐纣时商正规军正东伐东夷,纣王不得不征用的奴隶军在牧野前线倒戈从而加速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事例和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史实和现代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史实和现代事例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3.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具体事件内容你自己再上网好好仔细看看吧,因为实在是太多,提交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