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更多文章
辩论富贵与义的作文4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忠肝义胆”,“梁山呼保义,郓城宋公明”,这一切的声音,都在共同呼喊着一个名字宋江一个父兄眼中“孝字为先”的孝子,一个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顽劣之徒,一个由“忠”和“义”交织而成的历史碑文施耐庵笔下的宋江是《水浒》中矛盾的中心,在报效朝廷和建设梁山中,在尽孝道和
历史上真实的纣王真的是一代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商纣王吗?就是那个酒池肉林的暴虐王,整天跟妲己乱搞,结果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的人。后世人如今常用酒池肉林来形容执政者荒淫无度,可见得商纣王形象早已深植人心。但历史上的商纣王真的是如此变态之人吗?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乙少子。子姓,名受(一作受德
历史经典成语故事400字:大义灭亲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义灭亲】卫庄公(公元前758~公元前735年)时,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完、次子晋和小儿子州吁。由于州吁是爱妾生的,所以卫庄公非常宠爱他。当时的卫国上卿石有个独子叫做石厚,由于石厚和州吁走得很近,不学无术。石禁止石厚与州吁交往,但是无用,甚至两人闹翻,石厚从此不回家。州吁从小在卫庄公的宠爱下长
长征途中感人的小故事400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张思德“尝百草”进入草地,缺衣少食,一个战士来到水塘旁,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那个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忙说:‘这草有毒,……’张思德摔倒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40分)在《韩非子喻老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欲壑难填,知足常乐在《韩非子喻老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箕子发现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
商纣王遗臭万年,为何死后却被封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他的功劳是不能被磨灭的,即使后来被妖姬迷惑,也不是自身意愿,过是过,功是功,错不能代替功劳,所以最后给纣王封神。纣王,也称商纣王,我国古代商朝时期第三十二位君主,名字为受,姓氏为子。后世称他为“帝辛”。他一生约活了六十五载,在商朝的首都朝歌被攻克后,商纣王殷受自焚而死。商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个暴
凶残的商纣王,为何要连送13人上封神榜?哪一位被封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商纣王,人们就会想到他是一个暴君,迷恋美人妲己,结果丢了江山。但是,在《封神榜》中,商纣王最后也被封了神,专管民间嫁娶喜事,这是为什么呢?商纣王商纣王的原名叫做帝辛,他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他的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
历史上商纣王为什么会被封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他是整个封神榜的起始点,也就是引子,天道注定因果有序,因此定榜之后圣人点为天喜星,不过在最早版本的封神榜中他被封的是破军星,代表破坏力,也比较符合纣王的身份。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
妲己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妲己,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而苏护苏家正是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苏庄。商纣王子辛的爱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他“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在后代,人们常将亡国之君的过失与女色联系起来,因此,夏之喜、商之
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4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僧师徒四人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