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哪些父母(长辈)对他不好,却依然尽孝尽责的故事?
古时候尽孝尽责的故事,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传至现在,这种美德依然发生在人间,延续几千年依然有它的生命力。
过去尽孝尽责是人类责任义务,农村人说:“养小防避老”多子多福,孩子越多父母功劳越大。无子无女称为花麻芦心草,晚来世上走一。做人必须忠,必须孝。不忠不孝之人就没有本性是畜牲,古代大多数名人,大多有才华人,都具备忠孝二字。包扩不是亲身父母,长大后都要报父母养育之恩。
因此,说忠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走运”的汉文帝刘恒,是如何开启西汉盛世的?
“走运”的汉文帝刘恒,是如何开启西汉盛世的?
汉文帝刘恒
既然称刘恒“走运”,那咱们就先说说刘恒是怎么个走运法。这幸运大概就是从他的母亲薄姬开始的吧。
薄姬是谁?薄姬本是嫁给了魏王豹,后来魏豹被韩信、曹参等队伍打败并俘虏,就顺带着将魏豹的老婆也送入刘邦的后宫。不过薄姬只是被安排在了负责织布的工房。
第一次幸运之神眷顾薄姬: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邦在工房看到了薄姬,发现这个女子很有姿色,便将她纳入后宫。按理来说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会去织布的工房呢?这薄姬本来以为自己的余生都会在这里度过,没想到被漫不经心走到这儿的刘邦给看见,你说这够不够幸运!
只是这次幸运之后,刘邦不知道是后宫嫔妃太多还是刚刚建国事情太多,反正就是把这个薄姬给忘记了。
第二次幸运之神眷顾薄姬:
大概薄姬到后宫一年多以后,刘邦才第一次临幸了薄姬。当然这一次的临幸也是颇多故事的,有兴趣的朋友咱们下次一起探究。
话说薄姬一辈子也就被刘邦临幸这么一次,而就这一次,薄姬居然怀孕了!刘恒这当真是无敌的幸运“儿”了。
第三次幸运之神眷顾薄姬:
且说刘邦去世之后,吕后酸劲爆棚,开始疯狂的报复,反正以前受到高祖宠爱的妃子一个个都关了起来。(当然也有更残酷的,比如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而薄姬因为只被刘邦临幸过一次,便放她同儿子刘恒刘昭一起去了刘恒的封地,代地。
看来,不被宠爱不受待见,在这个时候反倒成了好事。这应该还是算薄姬幸运了,不然像得到过宠爱的戚夫人一样,变成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能看不能听,不能动不能说的人彘,那太可怕了。还是去代地做个代王太后最好呢。
第四次幸运之神眷顾薄姬:
且说这刘邦死了之后吧,虽然是太子刘盈继位,可掌权的却是吕后。这吕后为了权力是先杀儿子后杀孙子,反正是闹得西汉政府摇摇晃晃,差一点就改姓为吕了。
在吕后去世之后,刘氏政权的臣子们斟酌再三,觉得还是迎刘邦儿子里最年长的代王刘恒回来继位。本来这皇帝的位子怎么也轮不到刘恒的,但是因为最有资格坐帝位的反吕齐王刘襄因为舅父驷钧太过强势,臣子们怕以后又会出一个吕后一样的外戚掌权,因而无缘帝位。
这不,皇帝的帽子就落到了刘恒的头上了,薄姬便又随着儿子回到了宫中。
这幸运的刘恒说罢,咱再说说文帝是如何开启西汉盛世。
汉文帝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据说刘恒有时候上朝时都穿着草鞋上殿,最得宠的姬妾慎夫人为了节省布料,不穿宽大的拖地式衣服。想盖个宫殿,一预算,得两千了黄金,他一合计,这可是等于十个中等家的财产,竟不建了。
大汉朝到刘恒这里,其实正经皇帝才算是第三任,朝堂上的臣子很多都还是随着刘邦打天下的重臣,功高压主啊!于是,刘恒除了利用拉拢的手段巩固权力之外,也在有计划地开始打击重臣。比如,利用丞相周勃,给所有的重臣们敲了敲警钟。
并且此时诸侯国的势力太过强大,在平定了两起叛乱之后,刘恒又利用“缇萦救父”之事,下诏废弃割鼻子、短手足的酷刑“肉刑”。之后又下诏罢免天下田租,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和政策,大汉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
文帝刘恒勤俭节约,不兴土木爱民惜民,开启了西汉盛世,后世称刘恒和其子刘启汉景帝时期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