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江山了,龙椅坐上了,每天穿锦衣,听钟鸣,用鼎食,睡三宫六院,闲功夫多了,帝王的想法就多了:这个大臣认为打天下功劳不小牛逼烘烘,那个大将说话不拐弯连君王都不放眼里,还有那个那个谁,过去打仗时给我玩阴的真让朕不省心,一律砍了,才能睡安稳觉。于是这些过去刀刃上舔血的功臣,都成了刀下鬼。功高盖主帝王杀的最多的是功高盖主的功臣,这些大臣才智力落君王好几条街,就拿越国的文种来说,当年长个鸡脑袋的越王勾践和吴国开仗,结果大败,看到吴国大兵压境,当时就吓尿了,准备烧宫殿,杀老婆孩子,垂死挣扎。文种劝他把国家的家底拿出来贿赂一下吴国宠臣,保住性命。之后文种给他出了七条灭吴国的妙计,勾践只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了。文种和当时一起帮助越王灭吴的范蠡名声大噪,范蠡很冷静,劝文种激流勇退,文种放不下功名利禄,只是退居二线。没想到勾践找到他说:“你的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吴国就灭亡了,你把其余四条带到地下告诉我死去的父亲,你们一起和吴王继续玩吧。”文种听明白了勾践话中有话,只好自杀。
越王勾践杀文种,主要是功高盖主,当年勾践沦落到喂马的地步,如果没有文种、范蠡为他出谋划策,只能是吴王的马童。越国灭吴国后,世人都知道这两个大臣的功绩,这让越王很不爽,自己虽然是君王,但留着他们总觉得底气不足,让他们消失是最好的办法。正如范蠡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恃宠而骄另一种被杀的大臣是居功自傲,认为君王还是自己的兄弟,不把自己当外人,结果成了君王眼里的沙子。
蓝玉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是太子朱标的舅舅,觉得不是外人,做事我行我素。他把英勇善战的一百多个勇士认作义子,还像君王一样赐他们姓蓝,发展自己的势力,这犯了大忌;和刘伯温不和,就以兄弟名义要挟朱元璋杀刘伯温,忘记了朱元璋已经不是过去称兄论弟义军首领,自己已经成为臣子;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有搞清虚实,不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他还与元主的妃子私通,致使元妃羞愧自杀这些作为就是因为蓝玉太不把自己当外人,认为对明朝功劳大,朱元璋也让他三分。但忍让是有限度的,锦衣卫指挥蒋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毫不留情斩草除根,蓝玉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株连被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人。
不要总躺在功劳簿里,不能总摆老资格,要找对自己的位置,否则后果很严重。
秋后算账韩信是被秋后算帐的诸侯。韩信在楚汉争霸时,攻城掠地,赢了决定性的几次战役,为汉朝建立奠定基础。但是当年韩信犯了个致命错误,就是主动讨要王位。韩信出兵灭齐后,觉得自己攻下了不少地盘,功劳很大,其他人都有了地盘,自己要块封地也不为过,便找借口想代理齐王,刘邦听后大怒,多亏张良及时制止,刘邦才及时醒悟过来,将韩信封为齐王。
这事表面上看似很圆满,其实对刘邦来说如梗在喉。汉朝建立后,没等刘邦动手,吕后就替老公出了这口气,杀了韩信,刘邦终于出了这口恶气。
作为大智大勇的将领,做事一定要有胸怀,要淡定,不能因一时膨胀,招惹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