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雪的古代故事

关于雪的古代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06 更新时间:2024/2/27 21:55:18

囊萤映雪晋代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程门立雪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就异常聪颖,善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那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事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一些关于飞行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羲和御六龙《山海经》精卫填海《山海经》嫦娥奔月《淮南子》奇肱国的人和飞车《山海经》、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飞龙在天《易经乾卦》、金庸后来化用给丐帮降龙十八掌招式。鲲鹏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庄子逍遥游》墨子木鸟,三年制成,飞一日而败《韩非子》;另一说也是三日不坏公输班(鲁班)制木鹊,三日不

  • 有关信义的古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巨伯轻生重义汉代有个读书人叫荀巨伯。因他的朋友生了大病,他千里迢迢来探望朋友。很不巧,刚好有一伙胡人强盗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抢夺财物,村庄里所有的人都跑掉了。他的朋友就劝荀巨伯:“这里太危险了,你赶快走!”荀巨伯却说:“我远道来探望、照顾你,如何可以舍你而去?这样败坏道义的事我做不出来。”荀巨伯走到屋

  • 古代关于鱼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飞鸟和鱼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飞鸟从海上飞过,这时有条鱼正好跃出水面,当飞鸟和鱼四目相对时,它们知道对方就是自己今生要等的人。从此飞鸟不再从海上飞过,鱼儿也不再跃出水面,那一刻成为了永恒鱼的传说千百年来,海岛淬着许许多多有关鱼的传说。例如梅童鱼成亲,虾蚕鱼哭掉了下巴、咬尾巴带鱼找银剑,东海龙女嫁渔郎

  • 关于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除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拾鞋赴约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

  • 关于诚实守信的历史故事谁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

  • 古代有关朋友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好友。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少出资而多分利,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管仲临阵逃脱,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是怕死;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齐桓公即位后,鲍叔牙

  • 古代诚实守信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立木为信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

  • 诚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诚信故事1,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 帮忙找3个古代或外国因不诚信而失败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周幽王与褒姒烽火戏诸侯十字军东征拜占庭皇帝亚列克修斯背叛对十字军的承诺最终导致东征失败黑斯廷斯:英王原承诺将王位传给诺曼底公爵威廉后反悔最终被威廉打败建立诺曼底王朝

  • 在古代,大部分朝代都有削蕃政策,那么,削蕃最失败的是哪个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帝朱允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位被大儒和忠臣(统称书呆子)包围的皇帝可谓是削藩失败第一人!朱允是朱元璋的孙子,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父亲朱标病死后,朱允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这下子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