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古代,大部分朝代都有削蕃政策,那么,削蕃最失败的是哪个皇帝呢?

在古代,大部分朝代都有削蕃政策,那么,削蕃最失败的是哪个皇帝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2/27 21:54:50

建文帝朱允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位被大儒和忠臣(统称书呆子)包围的皇帝可谓是削藩失败第一人!

朱允是朱元璋孙子,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父亲朱标病死后,朱允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这下子他的三个师傅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立即大权在握。实话说,这三个人虽然都很勇敢也足够忠心,但能力出奇的差。1398年末,即朱允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建文帝在这几个书呆子的辅助下开始了削藩,周王朱、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岷王朱这几个不成器的没敢反抗,就被废掉了。

可接下来的朱棣可就不同了,那可是后来的永乐大帝啊!这位猛人自身能力超群,长年和北面的外敌厮杀,身边还有道衍和尚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智囊,于是开始了有名的靖难之役。这场战争几乎没有悬念,有个小故事就能说明建文必败:两人争夺天下,他竟然命令兵将不能伤害自己的四叔朱棣,以表示自己的仁慈!这也太鬼扯了吧,那可是你死我活的战斗啊,能不能正经点?

朱棣最后没有悬念的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天下,朱允下落不明,据说是按照朱元璋生前安排跑出皇宫出家当了和尚,走了爷爷的老路!

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确实是建文的忠臣,最后都以身殉国,全了君臣情义!

(靖难之役中还有许多故事和人物,闲暇时会一一写出来)

欢迎关注我给予支持,多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活活被饿死的帝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帝王君临天下,九五至尊,大部分时候都是生杀予夺天下一人,不过这一切都是假象。因为帝王的威力来自于隐藏背后的权力,一旦权力被掏空,也就沦为任人宰割的阶下囚罢了。这个时候,平常锦衣玉食的帝王们,可能连吃顿饭都不能保证,甚至会被活活饿死。历史上,这样的帝王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有以下三人:一、齐恒公齐恒公

  • 康熙年间的“八阿哥”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末年的争储大戏,深得人心的八阿哥胤最终败下阵来。认真说,原因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句话来得明白,那就是:怕老婆!何以见得呢?且容我慢慢说来。康熙自己也说过,八阿哥生母卫氏“出身微贱”,所以不足以承继大位。在当时环境下,这的确是很充分的理由,颇有些“血统论”的味道。不过,回顾胤的历史就会发现,康熙并

  • 中国历史上,除了项王,还有哪些人物虽然失败,但依然令人折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那可能就是诸葛亮!你要说失败了受人尊敬这些人有特别多!最起码纵观整个历史,掰着手指头去数的就有不少,比如说汉朝的李陵,荆轲,陈胜……这些人都是失败的人,可是他们就没有因为自己失败的那件事情而遭人唾弃。反而因为他们的失败,显得这些人的个人魅力更加的至深!但他们可能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讲,有的人根本就没听

  • 清朝末的君主立宪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清未的君主立宪制之所以会失败,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浅见如下,欢迎斧正。①时机已失清朝晚期己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内部又有贵胄与汉臣争权、朝廷与地方离心、外国的侵略掠夺加深等矛盾,因此己经失去了最佳时机。②人心丧尽清朝统治者没有在甲午战败后,即行君主立宪制。而是一直在拖延,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帝后,反而是变

  •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帝王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第一个死得最惨的是商朝末代商纣王,他带领大军远征东夷,却后院起火,京都陷入。大军回防不及,商纣王急速将奴隶等派上战场,已成强弩之末,在牧野之战中陷入重围之中。商纣王他选择了和爱妃妲己一同自焚,表达了与商朝共存亡。有史家说商纣王不是自焚,而是被周武王斩首。但商纣王并不是后朝所描绘的那样腐朽不堪一

  • 历史上的一些皇帝因不听下属的话,然后就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两方面看待此问题:首先看该帝王的自身能力如何,如果能力超群,善于抓准时机,迅速判断,雷厉风行,行之有效,可以坚持己见,反之最好听他人之见,身边如有贤臣能将也是幸事;第二方面看帝王身边的臣属能力怎样,贤者用之,愚者佞臣远之。最佳组合是能君贤臣,两方都能发挥极致,比如秦皇汉武及其臣属;其次是中

  • 为什么《雍正王朝》中权倾朝野的八王爷最终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皇帝最需要时,八王爷没站出来,如清缴大臣借国库的银子,他不但不主动出来担担子,还在背后使坏,皇帝很失望。鲁迅说:“捣鬼有效也有限“,终究邪不压正,终究要失败。这个问题行好!《雍正王朝》中,不仅仅是老八本人,还有他的那几个支持他的死党兄弟也觉得奇怪:明明老八最有希望成功夺嫡,没有想到却败在黑马老四手

  • 隋朝皇帝杨广征伐“鸡毛小国”高句丽时,失败了三次是吗?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登上帝位后,下诏高句丽来朝纳贡称臣,不但不来,反而派兵骚扰我边境。杨广大怒,这不是蔑视我大隋吗?不把我放眼里?要你尝尝“铁拳”的滋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御驾亲征,因指挥错误,隋军遭遇惨败,为第一次东征。第二年又亲自率军第二次东征,大军行至半道忽闻杨玄感叛乱,掉头回军平叛。第三

  •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荆轲刺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它的趣味性就在于一介草民刺杀君王,所以流传千百年。姑且不论属实与否,从逻辑上分析,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献地一说有些牵强,那是文臣之事,岂可由武将担纲;秦王宫殿身边戒备森严,护卫如林,假使突袭也未有可能;尚武者用兵器杀伐,同时最忌讳兵器,即便短刀怎可能带入

  • 商鞅徙木立信,秦终统六国,诚信对个人和国家有多大的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人有人无信不立″之训,其含义包括:1,诚信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任何人都必须遵守;2,任何个人如果不讲诚信是不容于世的;3,推而广之,下至任何企事业单位,上至国家,都必须以诚信为第一行为准则。一些企业为什么会倒闭呢?除了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