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世称为"书圣"

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世称为"书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27 更新时间:2024/2/2 11:22:03

由于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以及对后代的深远影响,再加上历代帝王的高度推崇,因此后人便称之为“书圣”。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呀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做过右军将军等职,故世称王右军。王家为东晋望族,善书者也不乏其人,父亲王旷善隶书,堂伯王导善行草,叔父王威工草隶飞白。此外,堂兄弟中王恬、王洽、王助等均以善书闻名。在这样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书香门第之中,王羲之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他7岁开始学习书法,12岁师事卫夫人,他博采众长,转益多师,曾“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殊、梁鸽书,又之洛下,见蔡琶《石经》三体书”(王筱之《题卫夫人后》)。既得江山之助,又广泛目睹了前人的书法,他胸襟开阔,艺术灵性得到了良好的迪。他对楷书、行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一改汉魏质朴书风而变为流美双逸,极富时代气息。

关于武则天与无字碑文

在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武则天的“无字碑”可谓遐迩闻名,但当初立碑时为何“一字不铭”,成为1300多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亚岐、乾陵博物馆干部高发经合作研究,对此又提出一种新见解--武则天“无字碑”本有碑文。历代石碑中的巨制,因“一字不铭”引发后人无数猜测。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28-683年)与女皇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陵墓,它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园中惟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代表着唐和周两个王朝,从公元683年高宗驾崩到705年武则天死,乾陵在武则天亲自规划和指挥下修建,耗时长达22年。高大雄浑的“无字碑”矗立于陵园内城南面朱雀门外司马道的东侧,与其西侧颂扬高宗文治武功的“功德碑”--“述圣记碑”比肩而立。“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达98.84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碑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一幅,升龙高4.12米、宽1.19米,其身躯矫健扭动,神态飘逸若仙,线条流畅,刀法娴熟。碑座长3.35米、宽2.65米、高1.10米,阳面是一幅2.14?0.66米的狮马图线刻画,其狮昂首怒目,威严挺立;而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不失为历代石碑中的巨制。

令人奇怪的是,当初立这块碑时碑上竟未刻一字。据《乾县新志》载:“向无字。金元后,往来登眺,有题咏诗篇刊其上。”《雍州金石记》也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只是从宋代起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无字碑”上当初为何“一字不铭”?后人对此猜测甚多,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一是说武则天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因而一字不铭;二是说武则天“德高望重,无法可书,留后人评”,因而一字不铭;三是说武则天死后,唐中宗李显难定其称谓(如褒扬武则天,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不情愿;如贬斥其刻上“则天大圣皇后”,而武则天又明明做过16年的“大周”皇帝),左右为难,干脆“一字不铭”。立碑时已拟好碑文且细致刻出“字格”。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田亚岐与乾陵博物馆干部高发分析研究史料后认为,根据乾陵建筑对称布局的特点,“无字碑”与“述圣记碑”显然是在高宗去世时由武则天同时主持竖立的,而且武则天还为“述圣记碑”撰写了长达8000余字的碑文,为高宗歌功颂德(碑文为中宗李显书楷书),那么,这另一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且惟一的女皇帝、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即位后,曾大兴土木,借机炫耀自己:公元695年,下令铸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置于通天宫;公元694年(距其死11年),又耗资百亿铸造“天枢”,上刻其功德和颂周贬唐之词及由她亲笔书写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那么,晚年的武则天怎么会不想借这块碑为自己歌功颂德呢?况且,武则天比高宗晚死22年,她有足够时间为自己这块碑筹划碑文一事。

他们反复观察研究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布满了4.5厘米见方的细线刻格子。这些格子一气刻成,整面贯通,从上到下84格,从左到右44格,有些线刻格子虽经13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比较清晰。这些格子绝对不是后来刻上去的,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拟好碑文后才在碑上刻格子。根据碑阳面格子的总数算,该碑文约有3000余字。

另外,从文物考古学的叠压关系上看:“无字碑”上现有的题刻共有42段文字(碑阳31段、碑阴11段),起于宋朝,终于明朝。最早的一段文字刊刻在碑的阴面,是北宋末年徽宗赵佶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所刻;最晚的一段为明代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所刻。它们大都是当时身居要职的朝廷命官亲自题刻的。这些碑刻前后历时530年,大都是写实之作,分记事、抒怀和记游三大类。田亚岐等研究发现,这些题刻对细线格子都存在叠压关系,即:格子在前,题刻在后。从部分题词的拓片可以看出,有些是一个格子刻几个字,有的是几个格子刻一个字。这些又说明碑上的格子原来就有。

“无字碑”的阳面正中偏上,有一段题刻最具特色,最为珍贵。它是金天会十二年(公元1134年),大金朝第二代皇帝完颜晟的亲弟弟完颜宗辅(金文叫“阿卢补”)用契丹文字题刻的,旁边还有汉文翻译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题刻周围由6.2厘米宽的线刻缠枝蔓草莲花纹和有飞狮穿行其间的图案构成边框,通高142厘米、宽96厘米。只有这段文字是将原来碑上刻的格子磨掉后刻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所有的皇帝都是谁啊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三、世宗胤,为雍正,在位13年。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五、仁宗琰,为嘉庆,在位25年。六、宣宗宁,为道光,在位30年。七、文宗奕,为咸丰,在位1l年。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九、德宗载,为光绪,在位34年。十、

  • 明朝十六位帝王,你最了解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1368年一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开国皇帝,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明朝从朱元璋洪武建国到朱由检煤山自缢灭亡,享国276年,历经十六任帝王。今天小编按照贡献排名,并不是按照能力排名,因为有些皇帝按照能力排名并不会太低,比如嘉靖,但是贡献却在某些平庸之主之后!按照贡献排名

  •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2、李世民,即唐太宗。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

  • “宸”字和“”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宸在五行中为金形声。从宀,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同本义[eave]宸,屋宇也。--《说文》而为敝邑宸宇。--《国语越语》。注:“屋溜。”消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又如:宸宇(屋檐。比喻庇荫)又深又大的房屋[greatmansion]宸,贾逵曰:室之奥者

  • 明朝十六帝,哪个皇帝在位期间,老百姓的日子最好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梁一杂说,我来为您解答!朱元璋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暴政,建立了最后一个汉人的封建王朝-大明。明朝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朝代,朱元璋去世后,其四子朱棣就篡了侄子朱允的皇位,而朱棣的后代全部都是奇葩,直到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想来一把正经,结果却葬送了大明王朝。自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末代崇祯皇帝,一共经历了27

  • 明朝有多少个皇帝,具体都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一共有十六皇帝,这里面不包括死后追谥的,如朱标和嘉靖帝的父亲等。明朝皇帝个个都是奇葩,都有一段传奇故事,不过对明朝皇帝后人还是有一个不错的总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算是恰与其分吧。1、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朱元璋的功绩主要表现在:驱赶蒙元,统一全国,建立汉人统治政权;巩固

  • 明朝十六任皇帝中,谁最优秀?明朝的结束责任全部在于崇祯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明朝最出色的皇帝是仁宗朱高炽,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炽这个皇帝在继位以后,虽然当皇帝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10个月时间,但是呢,在这10个月里面他以自己的仁慈宽厚体贴下属性格,为明朝今后的统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的统治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朱高炽以“仁”治国的国策统治下

  • 如何评价明朝各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朱元璋: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中国历史皇帝可排第三功:开局碗,造江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过:小农思想,屠戮功臣,所托非人。2.朱棣: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江山日月明中国历史皇帝可排第十功:八百勇士靖难起,南征北战威百夷。迁都修典运河畔,远洋剿寇传万年。过:革除之际倒行逆施,仙去功灭人死政

  •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是怎样排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姓努尔哈赤庙号太祖年号天命皇太极庙号太宗年号天聪,崇德福临庙号世祖年号顺治玄烨庙号圣祖年号康熙胤庙号世宗年号雍正弘历庙号高宗年号乾隆喁琰庙号仁宗年号嘉庆绵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奕宁庙号文宗年号咸丰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载恬庙号德宗年号光绪溥仪年号宣统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炎黄

  • 明朝皇帝真的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明朝不差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汉人执政的大一统王朝,历时276年经16位皇帝。自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可以说将各个朝代中明朝得国最正,是灭了蒙元,恢复了汉族为主的华夏帝国,将华夏文明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为什么说明朝不差哪?咱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证明:一、疆域明朝疆域东北囊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