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明朝最出色的皇帝是仁宗朱高炽,为什么呢?因为朱高炽这个皇帝在继位以后,虽然当皇帝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10个月时间,但是呢,在这10个月里面他以自己的仁慈宽厚体贴下属性格,为明朝今后的统治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的统治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朱高炽以“仁”治国的国策统治下,才有了历史学家们称赞不已的“仁宣”之治。
朱棣,永乐大帝,功勋卓著是明朝一位优秀的皇帝。
朱棣在位22年,干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事业。
五征漠北、占领如今的越南、迁都北京、下令编修永乐大典、动用国家力量、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永乐盛世。
崇祯皇帝后期昏庸无能、官吏腐败、不得民心、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满族皇太极军队的双重打击下,明朝土崩瓦解、最后灭亡。
纵观明朝276年,哪位皇帝的表现最好?
看见这个问题,小编个人感觉明朝276年的江山中,表现最好的莫过于开国皇帝朱元璋,没有他的存在就没有后面的200多年明历史,更没有大明王朝一说。
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取得的成绩。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的皇帝之一。
一、改革吏治
朱元璋首先废除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官员权力过重,危险朝廷政权。
二、发展经济
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生产的措施,使得明代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到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民户达1065万户,人口达6500万人,垦地面积达366.7万顷。
三、文化教育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诏令天下立社学,府、州、县每50家要设社学一所,用于招收8到15岁的民间儿童入学。儿童入学后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同时必须兼读《御制大诰》、明朝律令,另外还要讲习社会之礼。
四、对外军事
为了彻底解决元朝贵族的残余力量,洪武帝从明朝建立开始就不断北伐。公元1369年,明军追击元朝残余势力,俘虏丞相脱火赤以下一万余人,元朝皇帝逃到漠北几百里外。公元1370年,明军再次北伐,于沈欲口大破元军主力王保保,俘虏文济王以及国公阎思孝、虎林赤、察罕不花、韩扎儿等十万余人。公元1387年,明军越过长城,轻骑雪夜奔驰,偷袭元军大寨,最后在蒙古捕鱼儿海元军大败,俘虏北元残余势力八万人。蒙古从此一蹶不振,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
五、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是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国家繁荣昌盛的局面。明太祖统治期间以洪武作为年号,在加上他勤余政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改革吏治、发展经济教育,使得天下出现空前的盛世,所以后人称其为“洪武之治”。
这就是朱元璋在位期间比较明显的政绩,当然朱元璋也有他的过错。我们评价一个人要从各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是功是过,全看各位读者的理解。
明朝共276年,历经十六帝。若论哪位皇帝表现最好,还真一时不好找。
明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朝代。有篡位称帝的;有驾鹰玩鸟斗蛐蛐不理朝政的;有整日在宫中装神弄鬼、练丹求长生不老的;更有二十多年不上朝醉心于旁道、或专心做木匠活的。按题中的说法,还真找出两位:
一,开国皇帝朱元璋。历朝开国之君头脑大多清醒,因为他们懂得江山得来不易。尤其是朱元璋,贫苦出身,参加义军,经过长年征战,才一统大明成为皇帝。
来自民间,懂得百姓饥苦,所以他的与民修养生息的国策甚得民心。也留下了:"天下初定,百姓人财俱困,僻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初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的致理名言。
但他晚年生性多疑,诛杀了大量的功臣,连亲家徐达都不放过!几乎等同于暴君。所以用"最好"二字称之,他承受不起。
二,唯一能称得上最好的应是明宣宗朱瞻基。
尽管他在位仅十年,但天资英畅,勤恤民隐,节俭惩脏,社会安定,被后世称为"治平之世"!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1,平定叛乱:面对叔王朱高煦的反叛,年轻的宣宗果断出手!避免了一场危及皇权的一场动乱。表现出了宣宗的决断力。
2,他提出与民修息,多次来到民间,亲自耕作扶犁。并亲书了一幅《织妇词》悬挂宫中,让后宫和朝臣时刻不忘今日的衣食是农民、百姓用辛苦的劳作、汗水来浇灌。
3,节俭率天下。他以汉文帝:衣服帷帐无文绣,恭俭爱民为榜样。并裁撤冗官,严惩污吏。屡次下诏:有胆敢扰民者,杀无赦!
所以有明一朝,宣宗皇帝应是一位最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