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朝各代皇帝?

如何评价明朝各代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4/1/15 21:54:26

1、朱元璋: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中国历史皇帝可排第三

功:开局碗,造江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过:小农思想,屠戮功臣,所托非人。

2.朱棣: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江山日月明

中国历史皇帝可排第十

功:八百勇士靖难起,南征北战威百夷。迁都修典运河畔,远洋剿寇传万年。

过:革除之际倒行逆施,仙去功灭人死政息。

3.朱见深:处崇祯之境,成永乐之功

功:平诸夷,定流民,安河套,屠女真。

过:设西厂,开皇庄,传奉官。

4.朱樘: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

功:革诸弊,察纳雅言。任贤能,弘治中兴。发明牙刷。

过:儿子太少,身体不好,曾幸奸佞。

5.朱瞻基:天命余躬抚万方,丹心切切慕

功:平藩乱,击蒙古。革弊政,任贤能。开大治之世。

过:放弃安南,埋根宦祸,过度保守。

6.朱祁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功:击退也先,再造大明。过:未察小人,位失名亡。

7.朱载:功:开关议和,平冤免赋。

过:沉迷女色,不抑党争。

8.朱高炽:圣寿天长久,讴歌乐太平

功:守城监国,平冤修政。减赋安民,任贤除冗。

过:矫枉过正,欲弃安南,身体不好。

分界线

9.朱厚照: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镇江山万万年

功:应州之战,平定两王。

过:建豹房,宠奸佞。罢朝扰民,无子短寿。

10.朱厚:庶几皋夔辈,望以康斯民

功:压制文官势力,初建嘉靖中兴,除倭寇。

过:旁观党争,不顾民生。不御外敌,无情无义。

11.朱常洛:功:罢矿税,革弊政,拨乱反正。

过:好色命短,空留三案。

12.朱翊均:不因书万卷,那得近君。

功:万历中兴,三大征。

过:不理朝政,私加矿税。不顾民生。坐看党争,兵败辽东。

13.朱由校:功:暂缓辽东危局。过:宠幸客魏,滥杀忠良,坐看局危。

14.朱由检: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殇

功:勤政爱民,节俭自清,以身殉国。

过:用人不当,不明帝道,兵败亡国。

15.朱允:古今成过客,风月属闲人

功:免赋江南

过:复井田,乱藩镇,输国灭家。

16.朱祁镇:功:废除人殉,平定宫乱。

过:宠幸奸佞,兵败土木堡。叫门叛国,毫无气节。夺门之变,残害忠良。不顾亲情,抹黑亲弟。不顾旧情,坐看救命恩人受难。不顾大义,为也先王振立祠。治国不力,空留四面疮痍。以一己之力,近葬送巅峰大明。

如有需要,加上南明四帝!

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还有拿的出手的皇帝吗?

说起明朝的皇帝,其中十三位葬在北京十三陵,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凤阳,建文帝朱允下落不明,朱祁钰被朱祁镇剥夺封号,合计一共一十六位,按血脉和时间和性格、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期之间,泾渭贤愚分明。

威武的前期前期三位,明太祖洪武和明成祖永乐声名赫赫就不用多说了,他俩之外,建文帝朱允虽然被能征善战的四叔朱棣夺走了皇位,但并非他有什么不堪。

其中大部分原因源自他像父亲朱标,比较柔软和仁慈,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重用方孝孺的皇帝大致什么样可以想象。如果在他治下,也许明朝完全会走向另一个样子。

除了土木堡之变,基调昌明的中期中期六位,基本都挺拿得出手,第四个皇帝仁宗朱高炽和他儿子宣宗朱瞻基的统治时期,被合称为仁宣之治。两人能听得进意见,与大臣关系融洽,致力经济发展。还是相当清明的。

明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他更是史上公认气度恢宏自制力极强的好皇帝,并且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唯一奉行一夫一妻的皇帝。

中期向后期的转折点朱佑樘的儿子武宗朱厚照虽不羁但个性十足,为许多青年读史者所喜爱。包括兄弟相残的朱祁镇朱祁钰,一个重用于谦保北京,一个虽有土木堡之败,但在塞外苦寒地坚韧生存下来,也有亮点。

不过明朝皇帝的问题还是出在朱厚照,关键点是第九位皇帝朱佑樘只有一妻一子(次子夭折),而这第十位皇帝朱厚照无后!这下明帝身上一些好的,宽和的基因流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敏感与暴戾之气。

日渐西山的后期朱厚照无后,所以世宗嘉靖以藩王之子身份入京,他聪明但自负乖戾,任性又封闭倔犟,为之后的六位皇帝开了个很坏的头。都说严嵩奸臣,其实是奸皇才会用奸臣。明朝在他身上开始了没落的后期,另方面,嘉靖的极度自私也造成了他接班人穆宗的弱而平庸。

之后神宗万历好大喜功,三大征耗尽了明朝的元气,所以有明亡于万历之说。万历在位太长,光宗等了39年,在位30天,然后就是悲催的两兄弟天和崇祯了。

即便亡国之君崇祯虽然没能力维持明朝,但公允的说,他不能算是个烂皇帝。天启亦然。之后南明福王不堪,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唐王系隆武帝,勇发英烈,令人扼腕。

总体而言,明朝的帝王贤明的居多,够资格称得上明君的,太祖,永乐,仁宗、宣宗,孝宗五位当仁不让,只是后期欲振无力,没有诞生中兴之主。

似乎在很多人眼中,能被歌功颂德的皇帝只有开疆扩土,或是开创太平盛世的,很少会有人注意到那些守成之君。而事实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最不能缺少的君王,恰恰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守成之君。

明朝

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继任者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皇帝都十分杰出,朱元璋到朱棣的时代可以视为明朝的开拓期,一个王朝的发展虽然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但持续的战争也会对内政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

朱高炽上台后,明朝开始转向内部发展,他试图将发展重心往南方转移,他为一些靖难之役后的冤假错案平反,朱高炽虽然在位仅仅一年,但在朱棣北征时,朝中的政务几乎都交给朱高炽处理,朱棣五次北征,这都离不开明朝内政的稳定,而出力最多的正是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驾崩后,朱瞻基继位,朱瞻基也是位非常杰出的皇帝,上任后,很快就处理了朱高煦,朱高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选用人才更是杰出,“三杨”就是在朱瞻基执政时期得到重用的,在宣德一朝的名臣还有郭、顾佐、夏原吉等人。

在朱瞻基统治时期,开始让宦官接受正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皇帝信得过的人,协助处理一些文书和朝中大臣联系,虽然这导致明朝多次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但从朱瞻基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最初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皇权。

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在行政上也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加强了监察机构的权力,这对整顿吏治,惩治贪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也是在宣德一朝,朝廷开始常态化派遣中央官员到地方进行巡抚,来帮助皇帝了解掌握地方民情,这在后来“巡抚”成为了一个具体的职务。

在朱瞻基执政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减轻百姓税赋,让百姓修养生息,对周边区域的国家,主要采取军事威慑的手段,维持边疆稳定,由于长期政局稳定,宣德一朝的商业贸易也逐渐繁荣起来,朝廷的税赋也逐渐增加了。

朱瞻基统治时期,是明朝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一个时期,打天下易,受江山难,朱瞻基的执政能力不弱于历史上任何一位杰出的君王,对于百姓而言,其实最需要的正是向朱瞻基这样的皇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是怎样排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姓努尔哈赤庙号太祖年号天命皇太极庙号太宗年号天聪,崇德福临庙号世祖年号顺治玄烨庙号圣祖年号康熙胤庙号世宗年号雍正弘历庙号高宗年号乾隆喁琰庙号仁宗年号嘉庆绵宁庙号宣宗年号道光奕宁庙号文宗年号咸丰载淳庙号穆宗年号同治载恬庙号德宗年号光绪溥仪年号宣统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炎黄

  • 明朝皇帝真的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明朝不差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汉人执政的大一统王朝,历时276年经16位皇帝。自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可以说将各个朝代中明朝得国最正,是灭了蒙元,恢复了汉族为主的华夏帝国,将华夏文明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为什么说明朝不差哪?咱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证明:一、疆域明朝疆域东北囊括

  • 生性仁厚的汉文帝,为何会当着自己母亲的面逼死自己的舅舅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汉文帝刘恒,那可是历史上有道明君,汉文帝以仁治国讲孝义,其侍母病亲尝药食。可就是这样一位仁孝之君,却曾经演出一幕活剧逼死自己的舅舅。那汉文帝又为何逼死自己的舅舅呢?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一,弱势刘恒得机缘登帝位,甥舅情深,重母舅薄昭。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其母薄姬,本是魏王魏豹妾室,只因魏

  • 明朝时代有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代有哪些名人呢?我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国。明朝和其他所有朝代一样,也同样是个英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里最后一个大汉民族政权。明朝的名人很多。接下来,咱们简述一下这些名人。修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十年巡按、保卫京都的于谦;著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宋应星;政绩突出的海

  • 明朝共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368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99己卯明惠帝朱允温建文元年1403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25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1426丙午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36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1450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7丁丑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第二次即位)1465乙酉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

  • 明朝有几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明宪宗-孝纯皇帝-朱见深明孝宗-德敬皇帝-朱樘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明世宗-孝肃皇帝-朱厚骢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明神宗-万历皇帝-朱

  • 明朝是十六帝还是十七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题主展开的补充说明认为:“大众眼中明朝是十六位皇帝”,百家论坛说“明朝是十七帝”,我认为两种说法都正确。不过申明一点,南明王朝的福王朱由崧于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十五日在南京称帝,年号弘光,是为弘光帝。但是这位福王,即位后偏安一隅,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仍然是花天酒地,腐败不堪。给后世留下恶劣

  • 明朝历代皇帝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历代皇帝有:明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明惠宗朱允桑好鞒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

  • 乾隆时期用的哪些字体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书法字体有行、草、楷、隶、篆;古代各家书体,如颜体字,柳体字,王羲之行书、董其昌字体等数十名家字体。个人字体不同是因习得不同门派字体而已,并没有多么严格的限制。乾隆皇帝最喜武长体。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

  • 世称“颜筋柳骨”的书法大家柳公权,他是哪个朝代人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柳公权(778-865年),是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