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我最喜欢朱元璋。我最讨厌给皇帝贴上诸如什么个性呀,玩个性你玩得过宋徽宗、南唐后主、南汉宦臣遍朝廷?这些位有个性吧。
想玩个性,那你就别当皇帝,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就是辛苦活儿。你玩个性,玩得过宋徽宗、南唐后主?他们都是昏君、不负责任的人,更何况明朝这些玩什么个性的皇帝。
你不好好干,你自己玩个性去了,谁倒霉?老百姓。我是老百姓,做不好皇帝的本职工作,是我喜不喜欢的根本原因。
(1)朱元璋出身于草根,建国后对百姓虽有“严重限制”甚至铁血统治,但基本能保证绝大部分人的安居乐业。朱元璋作为皇帝比较合格,他有三功三过,但很明显功大于过。作为封建社会帝王没必要苛求完美
朱洪武的一生,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一个持续三百年的大朝代;
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对明朝影响非常深远的“洪武体制”;
用铁血手段,包括一些屠戮功臣、极度惩治贪腐懒政等手段,将明初的土地兼并问题给予抑制住,使得明朝没有出现“二世而亡”的现象,等等,这些功劳都是非常大的。对于当时、未来,乃至清朝及其以后的历史发展都很有影响。就凭这些他就是做得不错的开国君主。
在这三项巨大功绩背后,虽然也有“明承元制的户口管理制度,被清朝及其之后继承,使得中国百姓受到极大的人身限制”,但问题是,不要拿现代的理念去说古代。在当时的生产力下,这一制度最有利于管理,社会稳定,有这些制度,流民问题还非常严重呢,如果没有且不更糟。
(2)虽然,朱元璋做了皇帝,但没有忘本。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不像现在有些人刚刚“农转非”或者“还没变换国籍”呢。或者大骂自己的父亲、祖先的“农民身份”,或者说宁可当别国的屎上苍蝇。数典忘祖是现在有些人经常干的事儿,包括朱元璋的后代子孙,忘记祖宗创业之艰辛,瞎玩儿瞎闹绝对不可宽恕
明武宗看着故宫着了大火,拍着巴掌叫好“好一场烟花”(大概意思),转身去豹房了。
明世宗跟自己的妃子“睡前运动”前非要玩“床上烟花”,谁知道咋回事儿,结果把后宫建筑给烧了不少。木质结构趴火,这帮数典忘祖的家伙,真会玩儿。
你玩儿是你一个人吗?谁不学你?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玩我就玩,他就玩儿,结果如何?大家都玩起了个性、玩起了享乐!
最终一切,皇帝家族受到历史惩罚。
我还是那句话,活该!
谁让你数典忘祖。
估计朱元璋是谁,你都忘了。
明朝16帝,超过50岁的只有4人,相对而言清朝皇帝却普遍长寿,为什么?
明朝皇帝短命鬼多不假,清朝皇帝就都长寿吗?
我们看看道光以前几帝,入关前的就免了:顺治帝23岁,康熙帝69岁,雍正帝56岁,乾隆帝88岁,嘉庆帝60岁,道光帝67岁。
这时,中国正式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朝皇帝老儿的好运到此结束,而且一代不如一代,开启了小皇帝傀儡时代。咸丰帝30而终,且仅有一子;同治帝19岁而亡,无子;光绪帝37岁归西,同样无子;宣统三岁登基,不过三年煌煌大清灰飞烟灭,宣统也只能躲在紫禁城关起门来做皇帝了。
虽然宣统身边不缺女人,但是,据说过早被年长宫女玩坏了命根,连性功能都没有了。成年后娶了一后一妃,自然成了摆设。一妃以处女之身愤而离婚;一后难挨寂寞,与卫士私通,悲惨而死。
宣统本人还算命好,最后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以61岁高寿得以寿终正寝。
封建王朝的皇帝号称万岁之尊,却也是凡胎肉身,逃不过自然规律。长寿者寥寥,短命鬼多多,虽拥有四海,富甲天下,有福寿却没命享,荣华富贵也只是过眼云烟,说散就散。长一点短一点,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不值一提也!
小皇帝宣统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