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自朱棣在北京称帝后共有14位皇帝,为何北京却只有明十三陵?

明朝自朱棣在北京称帝后共有14位皇帝,为何北京却只有明十三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16 更新时间:2024/1/13 14:39:00

因为明朝第七位皇帝景泰帝驾崩后并未建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座皇家陵寝的总称。

这十三座皇陵分别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

不过虽然这皇陵有13座,但是在北京的加冕为皇帝的却有14人,这其中唯一的一个未能按照帝王礼制建陵下葬的就是明代第七位皇帝景泰帝朱祁钰。

(黄轩饰演的景泰帝朱祁钰)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因为有他大哥朱祁镇健在,原本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

朱祁钰的出身并不好,母亲是是一名侍女,地位不高,因此朱祁钰的从小的待遇也很一般,直到他哥哥英宗即位之后才被封为王,这在明代皇子中算是受封时间算很晚的了。

不过好在他哥哥英宗皇帝对他还不错,兄弟俩感情也挺好。照此发展下去,朱祁钰大可安安稳稳的做个亲王,衣食无忧的渡过此生。

然而,命运这东西总是这个造化弄人。

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不甘寂寞,脑子抽风的英宗皇帝,不顾群臣反对,硬是要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遭遇伏击,全军覆没,自己跟着当了俘虏。

瓦剌首领也先做梦也想不到能抓住大明皇帝,高兴的春梦都不做了。立即携天子继续南下进攻北京,试图以英宗为挡箭牌,迫使明军投鼠忌器。

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回北京,帝都震动。皇上被俘,而皇太子朱见深又年仅2岁,十分年幼,群龙无首的明廷顿时乱做一团。大臣们是戏也不看了,妞也不泡了,都专心收拾家当准备逃亡南京避难。

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内阁首辅大臣于谦乾纲独断,拥立正在京师监国的朱祁钰为皇帝,稳定朝纲,抗击瓦剌,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而朱祁钰的身份也从一个亲王,一夜之间升格为天下之主,这种感觉:爽!

权力这东西是非常上瘾的,一旦尝上一口就别奢望戒除。朱祁钰原本是打死也不敢对皇位有所想法,而如今却受命于危难之际,登基称帝,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让他欲罢不能。

在经历了初期的惊恐、刺激、满足之后,景泰帝开始不希望自己的哥哥英宗皇帝回来了。他希望英宗永远的留在草原,为蒙古人民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但是人似乎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瓦剌这边见与明军作战占不到什么便宜,也先留着英宗也没什么用,竟然就把英宗放了回来。英宗一回来,景泰帝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

皇位一旦坐上,肯定不愿意再让出去了。为了防止英宗对自己产生威胁,景泰帝将他哥哥囚禁在了南宫之内,一关就是七年。

在这七年中,英宗过着阶下囚般的生活,生活受到严密的监视,吃的不好,穿的也不好。甚至以防朝臣和英宗联系,南宫周围的树都被景泰帝下令砍了,夏天英宗连个乘凉的地方都没有。

如此悲惨的生活,英宗一直过到1457年。这一年年初景泰帝突然病重,朝中的投机分子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于是帮助英宗发动“夺门之变”,一举夺回皇位。

复位之后的英宗对于景泰帝十分愤恨,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

而当时身体已经渐有好转的景泰帝,却在英宗复位后仅一个月就暴毙身亡,其中内因,不言自明。

景泰帝山崩之后,英宗赐谥号为“戾”,称“戾王”,将其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景泰帝朱祁钰也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陵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之子。在他上台后,对他叔叔景泰帝朱祁钰的功绩进行了肯定,并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明朝共有十四位皇帝,而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明代帝王墓葬群只有十三座陵墓。是哪位皇帝没有进群?他又葬在哪里?这就引出了英宗朱祁镇和代宗朱祁钰这异母兄弟之间有情更无情的故事。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九岁即位,帝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和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国老操持。四位老人治国有道,当时的明朝欣欣向荣,国力鼎盛。

随着四位老人相继去世,热血青年朱祁镇开始着手处理朝政,胸中颇有一股治国安邦的豪气。当时北疆的瓦剌,日益壮大,时不时南下侵扰明朝疆域,瓦剌的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宦官王振对瓦剌的行为极为不满,因而减少了对瓦剌的赏赐,没想到也先以此为由,大举南侵。

“你来我就打,正是我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朱祁镇在制度、纪律、组织、后勤皆不完备的情况下,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迅速集结二十万大军,两日内匆忙出兵讨伐也先。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朝中大臣及太后极力劝阻,英宗全然不听,为了表示他御驾亲征保家卫国的决心,在出发前,他册立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让皇弟王朱祁钰留守京师。

最终,朱祁镇的草率鲁莽使这次北伐失败得比想象中还要惨烈。明军在土木堡遭到伏击,全军近乎覆没,随军的52名朝中大臣战死,武器辎重等全部被瓦剌所获,英宗朱祁镇本人被瓦剌俘获。

(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剧照)

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消息传到北京,紫金殿上朝臣哭作一团。朱祁钰也不知如何是好。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朝臣建议太后,拥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俘瓦剌的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

代宗朱祁钰即位后的一年内,重用于谦及石亨、杨洪等将领,击退了瓦剌也先的几次进攻,打了场漂亮的北京保卫战。也先挟持太上皇朱祁镇想赢取明廷的阴谋被粉碎,没办法,也先又想到与大明求和,他自认为手里捏着朱祁镇这张王牌,却没捞到半点好处,此时只好同意放太上皇朱祁镇回去。

(明代宗朱祁钰剧照)

太上皇要回来了,此时的代宗朱祁钰是什么心情呢?

《明史列传》记载:

“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大臣们商议把太上皇接回来,朱祁钰不高兴了,说:“我本来不想当皇上,是你们当时极力簇拥推朕上位(意思是现在却要推我下台)”,于谦听后,从容的说道:“天子之位已经既定,别人是不可能撼动的。我们应当立即迎回太上皇,如若不然,万一太上皇再有不测,你我有愧啊,”代宗听完于谦的话,才变得高兴起来,说:“听你们的,听你们的。”

(代宗朱祁钰剧照)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代宗朱祁钰拿得起却放不下,哥哥朱祁镇的回归对他是极大地威胁,代宗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是架不住群臣的热议奉迎,他于是派李实、杨善前往查探虚实,没想到,杨善趁机迎驾,将太上皇接回来了。

关于皇帝哥俩见面的场景,历史说法不一,无论是嘘寒问暖,还是冷言以对,北狩一年的哥哥英宗朱祁镇一回来,就被弟弟代宗朱祁钰软禁在了南宫。

(英宗朱祁镇与代宗朱祁钰剧照)

南宫的大门一关就长达七年。七年间,宫门被上锁灌铅,锦衣卫常年值守,为了不让人联络朱祁镇,连南宫附近的树木都砍了精光,饭也只能从一个小洞中送入。

为了让自己的一脉世代为君,朱祁钰不但软禁了兄长,两年后执意废掉了皇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是没成想,朱见济没有做太子的命,不久病死。

(代宗朱祁钰剧照)

朱祁钰称帝后第九年的正月,突然重病在身卧床不起,四五天都没能不上朝,并且免去了上元节的百官宴。

与此同时,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已密谋重新拥立太上皇。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率人撞开南宫大门,跪倒在太上皇面前,高呼:“请陛下登位。”太上皇朱祁镇被搀扶着登上轿子,一行人立即赶往奉天殿。此时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整队入官拜贺。时隔八年之后,太上皇朱祁镇终于再次端坐在奉天殿宝座上,重新成为了大明皇帝。

(朱祁镇与朱祁钰剧照)

以牙还牙,英宗复位后,废弟弟朱祁钰为王,用同样的手段将其软禁在西苑,没多久,王朱祁钰就死了。怎么死的?史书语焉不详,详不详没关系,这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王朱祁钰死后,哥哥英宗朱祁镇下令将其以亲王礼草草葬在现在的海淀区玉泉山北脚下。这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唯一一座没有进入帝陵幕群的陵墓。它孤零零的坐落在山脚下,似乎已被人遗忘。

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让这座独有的陵墓诉说着往日皇帝兄弟间的情仇交织。有人说,朱祁镇从瓦剌回来时,只想好好活着,也有人说,朱祁钰没想当皇上,是众臣推举他继位登基,可是,当他们一旦坐上皇帝的宝座,就会变成另一个人。可见,从古至今,权利能成就一个人亦能毁灭一个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明十六位皇帝,谁的个性最突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论治国,明朝皇帝没几个突出的。可要是论有个性,明朝皇帝那可是多如牛毛。比如朱洪武,杀功臣也没你这杀法的啊,拿杀人当磨牙玩,内心阴暗,暴力倾向严重,真有个性。比如宣德,皇帝当不耐烦了,开始玩蛐蛐,真有个性。比如明堡宗正统皇帝,宠信宦官王振,错杀忠良于谦,搞土木堡自驾游还连吃带住,真有个性。比如成化,典

  • 皇帝的书法一般都很好,有没有哪个皇帝的字很丑潦草不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正如你所说,中国历朝皇帝的书法一般都不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据我所知有以下几位。其一,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的铁杆粉丝,从全国搜集王帖自己临摹。为了得到《兰亭序》,甚至不择手段骗取,死后还将其陪葬。他首创行书碑刻,其书法水平在历代皇帝中,实数上乘。其子高宗李治,书法造诣颇深。其二,宋徽宗赵佶,自创瘦

  • 明朝皇帝,朱元璋、朱棣之后为什么个个早亡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朱棣都是战马上夺得江山没有陷入声色犬马的温柔乡中其后的皇帝们在太监或心怀鬼胎大臣们的忽悠下一个个投入美女的怀抱不能自拔故,折寿而短命凌远长著也不全是,后来的嘉靖皇帝、万历皇帝都活到了60岁左右,也都长寿之人。其他的虽说寿命不算太长,但与历代皇帝比起来,也差不多,历朝历代长寿的皇帝都不多,当皇

  •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其他几位葬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麓,距北京中心天安门广场只有50公里。十三陵是明朝的皇家陵园,埋葬着明朝自成祖迁都北京后的十三个皇帝以及他们的后妃太子等人。明十三陵地区属于太行山燕山山脉余脉,四周群山环绕中间是个盆地中间有小河流过环境优雅风景优美。明十三陵是我国现存最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园,也是全国重点文物

  • 汉朝历代帝王年号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顺序姓名谥号庙号在位时间一、西汉1刘邦高帝太祖前207年十月—前195年2刘盈孝惠帝前194年——前188年3吕雉高后前187——前180(前少帝刘恭和后少帝刘弘)4刘恒孝文帝太宗前179——前1575刘启孝景帝前156——前1416刘彻孝武帝世宗前140——前877刘弗陵孝昭帝前86——前749、

  • 王羲之为什么被后世称为"书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王羲之的书法造诣以及对后代的深远影响,再加上历代帝王的高度推崇,因此后人便称之为“书圣”。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呀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做过右军将军等职,故世称王右军。王家为东晋望族,善书者也不乏其人,父亲王旷善隶书,堂伯王导善行草,叔父王威工草隶飞白。此外,堂兄弟中王恬、王洽、

  • 清朝所有的皇帝都是谁啊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三、世宗胤,为雍正,在位13年。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五、仁宗琰,为嘉庆,在位25年。六、宣宗宁,为道光,在位30年。七、文宗奕,为咸丰,在位1l年。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九、德宗载,为光绪,在位34年。十、

  • 明朝十六位帝王,你最了解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1368年一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开国皇帝,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明朝从朱元璋洪武建国到朱由检煤山自缢灭亡,享国276年,历经十六任帝王。今天小编按照贡献排名,并不是按照能力排名,因为有些皇帝按照能力排名并不会太低,比如嘉靖,但是贡献却在某些平庸之主之后!按照贡献排名

  •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2、李世民,即唐太宗。3、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于嗣圣元

  • “宸”字和“”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宸在五行中为金形声。从宀,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同本义[eave]宸,屋宇也。--《说文》而为敝邑宸宇。--《国语越语》。注:“屋溜。”消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又如:宸宇(屋檐。比喻庇荫)又深又大的房屋[greatmansion]宸,贾逵曰:室之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