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国祚276年,共历16帝。如果按照个人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来说,明朝的16帝要选出5个较好的出来的话,可以分为两个档次。
第一档次:超级狠人明太祖和明成祖
纵观明朝16帝,不客气的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与其他皇帝是截然不同,完全是天上跟地下,差了好几次档次,后面皇帝对于先祖的勇武和治国能力是丢的一干二净,如果后面皇帝随便有着太祖、成祖的几分雄才大略,也不至于打烂了一手好牌,以至于是局面越来越糟糕,最后甚至竟然亡于李自成之手。
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公认的狠人,可谓是开局一个碗,布衣出身,落魄时甚至当过小乞丐乞讨过,这样的起步条件,在开国皇帝中可谓是最差的,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打下一个偌大的天下,放在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排名第一毫无疑问。
至于明成祖朱棣,可以说是明朝最富有开拓精神的皇帝,在这方面甚至比其父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雄才大略,在位期间是五征蒙古,收复安南,西北置哈密卫,还有派郑和下西洋,使明朝的疆域达到巅峰,并且通过远航,巡回南洋、印度洋沿岸各国,最终建立起了万国来朝的朝贡贸易。所以综合来说,明成祖朱棣排名第二。
第二档次:守成有为的君主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都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共同创造了可与汉朝文景之治比肩的“仁宣之治”,毕竟明成祖朱棣常年征战,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处理不好的话,将会大为动摇明朝统治根基,而这两位皇帝励精图治,实行休养生息,将这个危险局面是平稳渡过。所以综合来说,明宣宗可以排名第三,明仁宗可以排名第四。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的优点体会在他的孝宗庙号上,是位仁君,而且因为童年坎坷,经历的较多,所以比较务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所以按照个人能力和国家贡献来说,明孝宗可以跻身第五。
明朝的所有皇帝中,哪个是明君?哪个是昏君?
简单的归类,明君有以下几位:
1.朱元璋,开国之主,13681398在位,开创并稳固了大明基业,虽然滥杀无辜,被人诟病,但建国有功,可列为明君。
2.朱文,13981402在位,虽被推翻,在位期间没有制定伤害底层百姓的政策,可以归为正面。
3.朱棣,14021424在位,尽管来路不正,但在国家大政方针、对待底层百姓方面有作为,应该是个明君。
4.朱高炽,14241425在位,是仁宣之治的创立者,政策温和,朝廷稳定有正气,是为明君。
5.朱瞻基,14251435在位,是仁宣之治的实践者,停止了对北方蒙古的穷兵黩武,治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稳定。
6.朱祁钰,14491457在位,领导了北京保卫战,克服了大明王朝建国以来最大的隐患,建立了正常的君臣关系,只是个人心胸狭隘,郁闷而死,但在大明统治层应该是明君。
7.朱见深,14641487在位,实行仁政,建立开放的对外政策,国家政治局面稳定,朝廷比较和谐。
8.朱樘,14871505在位,本人自律仁爱,君臣关系良好,坚持一夫一妻,体贴下属,在位期间政局稳定。
9.朱载,15661572在位,能任用有为大臣,把前任搞乱的朝廷基本上扭转过来,政府恢复了生气。
10.朱常洛,1620在位一个月,但他当太子国之储君时间长,在万历皇帝不作为期间做了好多事,存在度不低,没有滥用权力,可算是明君。
剩余六个,只能归为昏君:
1.朱祁镇,14351449,14571464两度为帝,昏溃无能,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夺门之变错杀功臣,使朝廷没有正气,国家逐渐走向衰败。
2.朱厚照,15051521在位,短暂一生,荒唐一世,任用奸臣,搞两性恋,不理朝政,纲纪紊乱,玩坏了自己,也玩坏了朝廷。
3.朱厚,15211566在位,不能任用大臣,热心炼丹,不理朝政,招聘好多道士参与朝廷为管理,长时间荒废朝政。
4.朱翊钧,15721620在位,杀害有功之臣,任用奸臣,长期不上朝,不培养后代之君,导致后代子孙成文盲,成为千古笑话。
5.朱由校,16201627在位,任用奸臣,热衷于木活,把全部朝政交由太监打理,造成党争危害。
6.朱由检,16271644在位,刚愎自用,滥杀朝臣,使朝纲紊乱,朝廷没有正气,没有力量,大明王朝迅速灭亡。
明朝经历了二百七十六年,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在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朱元璋、朱棣和朱佑樘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而昏聩不明和昏庸无道的皇帝要属朱祁镇、朱厚和朱由校。明君
一、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开国帝王,是历史上少有的贫民皇帝。通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战,他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地方割据势力,大举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彻底扭转了中唐以来汉民族的颓势,确立了汉民族的自信和自尊,统一了中国。
经济上实施移民垦荒政策,政治上反腐倡廉,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此外朱元璋大力兴办教育,把参政议政能力作为学官的选拔标准,并且把教育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考核指标。
朱元璋励精图治,宵衣旰食,重农桑,抚恤百姓,惩治贪腐,服膺儒教,重视科举,搜罗天下英杰,大明帝国的根基就是在朱元璋手里打好的基础。
二、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君王。无论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还是治国安邦,他的雄才大略都在明朝皇帝中屈指可数。他在位期间做了很多事,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迁都北京等等,他勤政爱民,开创永乐盛世。可以说明朝之所以能得以延续二百七十多年,和朱棣为大明朝打下的良好基础是分不开的。
三、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是个不折不扣的千古明君。在位期间任贤用能、铲除奸佞、励精图治、宽厚待人、勤政爱民,造就了明中期的弘治中兴。
明孝宗朱佑樘,既不穷兵黩武,也不偏爱外戚,更不荒淫无度,正统太子出身,受儒家思想熏陶,一生勤政爱民。是难得的中兴皇帝。
昏君
明朝昏庸无道的君主很多,下面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昏君来说。
一、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是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也是汉民族的耻辱。他忠奸不分、是非不明。薄凉狠毒、薄情寡义。是大明的千古罪人,也是汉民族的罪人。
朱祁镇被俘一年,七年后复辟成功。为了一己之私逮捕了于谦,数日后杀害。又忘恩负义对明代宗大加指斥,全盘否定。复位当天废掉明代宗,后明代宗暴死,相传“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时年三十岁。没有代宗和于谦,大明江山不保,复辟后恩将仇报,显然朱祁镇是昏庸无能而又冷酷无情的君主。自朱祁镇后,明朝江河日下。
二、明世宗朱厚
朱厚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为大明江山留下祸患。
三、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好木工,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明朝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又有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明朝的三位明君为明朝的延续打下坚实基础,可是三位昏君又加剧了明王朝的败落。至于其它皇帝,大都毁誉参半,或无所作为,或行为不端,但比较鲜明的是以上几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