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双腿无残疾,为何打仗要坐轮椅?

诸葛亮双腿无残疾,为何打仗要坐轮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1/22 7:28:14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恪尽职守,从隆中对到六出祁山,每一场征战,诸葛亮都殚精竭虑,出谋划策。其为人臣事必躬亲,为人谋忠诚不渝的态度,博得后人的一致好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们都认为他是忠诚的代,人臣的楷模。就连大诗人苏轼也曾感叹: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熟读熟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诸葛亮不但智谋高深,用兵如神,他的另一个奇特之处就是每逢战事,都会坐着四轮车征战。从武乡侯骂死王朗,到设计上方谷火烧司马懿,诸葛亮总能坐着四轮车,游走于三军之中,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或喜或怒或骂或走,游刃有余。很多人都有疑问,别人上战场都是骑马,为何诸葛亮非要做四轮车?个人认为,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推测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诸葛亮谋士出身,不擅长骑马,坐四轮车能更好的保存体力。诸葛亮出征坐四轮车,是与他的出身密切相关的。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文学雅士,躬耕于南阳,根本不擅长骑马,熟读《三国演义》不难发现,诸葛亮几乎就没有骑过马,而在电视剧里,也就只有在长板破溃败之时,诸葛亮骑过马。火烧赤壁之时,诸葛亮多以坐船为主。可能是他无法忍受路途的颠簸,也可能是他真的不喜欢骑马吧。

也许很多人会发现,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尤其是北伐期间,都是坐着四轮车出现。其实这也与他的年老体衰有关,战争颠沛流离,路途遥远,诸葛亮不擅长骑马,体力不支,就只能坐车了。四轮车虽然没有马跑的快,但毕竟可以节约很多体力,这也有个好处,撤退的时候还可以防御弓箭射击,后面簇拥着许多大将,也显得格外安全。

其次四轮车有仪式感,又能遮风避雨。四轮车是诸葛亮本人设计,他擅长奇门遁甲,不但发明了八卦阵新玩法,而且制造的连弩弓也相当厉害,木牛流马更是神来之笔。想来这个四轮车也暗藏很多玄机吧。况且古代的君王出征都喜欢坐车、用鸾椅,这很有仪式感,比如曹操出征之时有喜欢用。诸葛亮当时即非天子也非王,自然不能僭越,但是一辆四轮车也是很有仪式感。

除了仪式感,想来这四轮车应该可以遮风避雨,诸葛亮连年征战,本来身体就不好。车子上面完全可以加盖,既可以挡风遮雨,也可以更好的躲避阳光,而《虎啸龙吟》里面的诸葛亮四轮车,就是这样的结构,不能不感叹诸葛亮的智慧。

再次四轮车既可以指挥军队,也可以增加很多神秘感,让敌人胆寒。看过电视剧版本的都知道,四轮车旁边便有几个推车手和传令兵,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可以更快更方便的游走于军队之间,发号施令。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排兵布阵,应对复杂局面。四轮车也给敌人一个假象,就是容易追赶,其实不然,不追则已,一追就会上当,演义中王双就是因为追诸葛亮而死于非命。

一般的将士征战都是骑马,而诸葛亮坐四轮车,手拿羽毛扇,这是何等的神秘感,仿佛有着数不清的计谋在等着司马懿。魏兵每次看到四轮车上的诸葛亮,羽扇纶巾,都会瑟瑟发抖。由此可见,这四轮车的妙处太多了,怪不得诸葛亮喜欢坐四轮车。

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诸葛亮上了年纪之后,很有可能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或膝关节炎的疾病,已经引起了腰腿疼痛,难以坚持直立行走或骑马。但是,他要外出上前线指挥打仗只好坐上轮椅。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课急需汉景帝节俭的故事,请各位帮我个忙,搜集个50-100个字即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文学家吴《五总志》上有汉文帝刘恒“履不藉以视朝”的记载。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屦”。由于制作草鞋的材料以草和麻为主,非常经济,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之为“不藉”。汉文帝时,已经有了布鞋,草鞋沦为贫民的穿着,而汉文帝刘恒以“履不藉以视朝”,就是说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做了节俭的表

  • 古代君王对民生眷顾的文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皇帝写的情书“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小雅》曰:‘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

  • 周武王死后为什么要周公而不是姜太公辅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是个牛人,他曾出仕商朝。但因为看不惯纣王暴虐无道,辞官隐居在渭水河畔做起了钓翁。不过,姜太公的贤名远扬。周文王听说后,不辞辛劳,亲自备了厚礼登门拜访。在他真诚的请求下,姜太公出山辅佐他。周文王施行德政,得到了诸侯和百姓的支持。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子承父业,继续扛起伐纣大旗,最终结束了商纣王

  • 古代秦国一个叫孙的皇后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本宫来自现代!》--丫小圈简介:一朝穿越,竟成了活脱脱的古代版灰姑娘,是大房姐妹两欺凌的待宰羔羊。笑话!她是谁!怎么可能任人宰割?应该是她宰人才对嘛。《检察官皇后》--一溪明月简介:一朝穿越,竟成西秦国的皇后!一人下万人上,独享专宠。何其不幸,穿越第一天就遭遇破国之灾!富贵荣华如流水,未过眼已成烟

  • 大家推荐一些有哲理的句子或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2、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3、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

  • 明宪宗朱见深为什么要为他的叔叔朱祁钰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一生造孽太深,明宪宗继位后,要给他老爸“擦屁股”。明英宗这个人,一辈子都是糊里糊涂,恩怨不分,敌友不辨,是非不明。给明宪宗留下了一个“巨坑”。首先、他是土木堡之败的真正罪魁祸首。1449年,英宗率数十万大军出征瓦剌,惨败于土木堡。此战,20万明军战死7万,伤者约10余万,衣甲兵器辎重尽失,几乎

  • 同是刘邦手下将军,为啥韩信、吴芮、卢绾、彭越等被封王,周勃、灌婴、樊哙却没有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韩信、吴芮、彭越等人好比是刘邦的盟友,他们以刘邦为盟主;而周勃、灌婴、樊哙等人好比是刘邦的家将,他们以刘邦为主公,把刘邦看做主人。就卢绾一人比较特殊,既像是盟友,又像似家将。由此看来,他们的封爵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渊源而不同的。01韩信、彭越、吴芮等人之被封为王

  •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简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候,有个十分好学的青年叫匡衡,但因家境贫寒无钱点灯,一到夜晚他家屋内一片漆黑,没法读书。怎么办呢?一天晚上,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每天晚上都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直到邻居熄灯为止。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

  • 古代有葡萄嫁接技术吗,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肯定有,毕竟古代农业为主,农民也有这种智慧。2.要从嫁接这项技术说起,嫁接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首先创造的一项农业技术。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有关于“连理木”的记载。所谓的连理木就是自然接木。两株靠得很近的树由于并靠得很紧,树皮擦伤后愈合在一起,形成连理枝。

  • 历史上都有哪些因为太固执而上了大当、吃了大亏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成大事的人肯定是有主见之人,坚持己见如果成功了,那叫执着,如果失败了,那才叫固执。历史上的名人莫不如此,也有诸如吴化文这类变色龙,但这又何尝是不是一种执着呢?善于审时度势,实用主义,经历那么多风云变幻,依然能善终.....古代因为固执吃大亏的人数不胜数,宋襄公可真算是个典型。宋襄公也可以说是春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