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长平之战,就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长平之战爆发的原因。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地区,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其他地区的联系。成了孤零零的一块飞地。相守肯定是守不住的。
韩国国君一看事已至此,干脆把上党郡送给秦国算了,希望以此换取秦国罢兵。结果上党郡的郡守冯亭还是个暴脾气,不愿意投降秦国,直接带着上当十七座城池,投降了赵国。
赵国君臣为此争论不休,平阳君赵豹主张不接受上党郡,认为接受它带来的灾祸比利益大得多。平原君赵胜则主张接受上党郡,他说,动用百万大军,经年累月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现在白白获得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错过有机会。
赵豹的话有道理吗?有。因为赵国接受上党郡,秦国肯定不肯罢休,一定会攻打赵国。到时候兵连祸结,结果难以预料。
赵胜的话有道理吗?有。因为十七座城池确实太宝贵了。错过机会,再想夺取,势比登天。赵胜也考虑到秦国的进攻,他推荐廉颇来防御秦国。
秦国果然大怒,发兵攻打上党郡和赵国。长平之战爆发。
到这里,一切都没有问题。
问题是,长平之战中,赵王一系列昏招,导致45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差点亡国。
从结果看,赵国接受上党郡,确实是因小失大。
看你怎么衡量大小了,
比如,如果你是皇帝,给外族称臣,你就可以坐稳皇位,你要选择要骨气,拒绝称臣,外族分分钟灭了你,哪个小哪个大?
后唐李从珂就是这样的人
李从珂做了皇帝,契丹来跟他和谈,请求把公主嫁过去,这样契丹帮他震慑拥兵自重的石敬瑭。
李从珂也同意了,但是,枢密直学士薛文遇对他说,“你以天子之尊,屈身侍奉夷狄,不觉得羞辱吗?再说,如果他们真的要你把公主嫁过去,到时你怎么办?”。
李从珂听完后,虎躯一震,认为很有道理,把支持他和亲的大臣呵斥一通,“你们这些人,有没有一点骨气?堂堂中华男儿,安能摧眉折腰事蛮夷?把我未成年的姑娘送到戈壁滩给野人欺负。。。”
于是李从珂硬气的回绝了。
契丹一看,嘿,小子,你牛,你硬气是吧?
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请求契丹出兵。
李从珂卒,后唐灭亡。
李从珂临死前说,我见此物(薛文遇),几乎肉颤,恨不拔刀刺死了他!
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帝王是怎么死的?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1.春秋晋景公。掉茅坑死的。
2.秦武王赢荡,举大鼎死的。这位是秦始皇的先人,芈月有点关系。
3.宋太祖赵匡胤。被亲弟弟杀的。
4.自杀的。崇祯皇帝。这个太憋屈了,人家崇祯皇帝特勤政,不是亡国之君,却有亡国之实啊。
5.蒙哥汗。烧死的。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说被杨过用石子打死的。实际是在高台上烧死的。
6.晋哀帝。吃丹药毒死的。
还有许多,被老婆出轨砍死的。被毒死的。被士兵杀得。
最最无奈的一个,到现在还是个迷,雍正怎么死的??
历史上第一个死得最惨的是商朝末代商纣王,他带领大军远征东夷,却后院起火,京都陷入。大军回防不及,商纣王急速将奴隶等派上战场,已成强弩之末,在牧野之战中陷入重围之中。商纣王他选择了和爱妃妲己一同自焚,表达了与商朝共存亡。
有史家说商纣王不是自焚,而是被周武王斩首。
但商纣王并不是后朝所描绘的那样腐朽不堪一击,事实上他的武艺高超不亚于楚霸王项羽,他能手格猛兽,倒拽五牛,他征伐四夷所向披靡。因此,不会轻易被俘被杀,如同项羽那样选择自尽。
但他治国上独断专行,迷恋妲己美色,建造肉池酒肆,整天和妲己泡在酒肉池中,醉生梦死。不听叔父比干进谏,竟挖眼剖心般残暴之极(史实如何还是有点猜疑,就如同曾经将商纣王说得一无是处般)。
商纣王一个将军,带着30万军民宁做流浪鬼、不当亡国奴,坐船远去。商朝,又称殷商,其中一支舰队到达南美洲,成了殷地安人先人(参考南美洲历史学家考古)。而另一个大臣"微之"逃亡韩国,建立国家。
周武王还是善待殷商王室,分封一些诸侯,并分封韩国的"微子"。
历史上,第一个死得是一个大力士,第二个死得极悲壮的是南宋八岁小皇帝赵呙。1279年,张世杰、陆秀夫带领南宋残军,在崖山附近,全体军民上了1000多条海船,坚持抗击元军。
3月6日,弹尽粮绝,宋军做了最后一搏。张世杰等将士冲出重围,继续抗战。
陆秀夫背着祥兴皇帝赵呙,和一众军民被逼到崖山峰顶,陆秀夫仰天长啸:"国破不当亡国奴,誓与江山共存亡!"背着小皇帝赵呙,高空跳台5千米,赵呙心中默念着"阿爸妈,小呙来了!"令人扼腕长叹,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