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驾崩,新皇帝登基,对于后宫嫔妃处理方式历代不一。
人殉制度人殉制度盛行于夏商周时代,人殉指的是用活人为死人殉葬,被殉葬者就包括先王遗留下来的女人。这一制度汉以后几乎绝迹,到了元明清又有不同程度的复燃,朱元璋死时陪葬妃子就多达几十个,直到明英宗时才绝止。
《史记》中记载,“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新皇帝处理没有人殉制度的朝代,一些先帝遗留的嫔妃命运还是不错的,如果遇上贤明的新皇帝,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般生育过子嗣的都会回到自己家中,不再留到后宫,这类多出自名门望族;
后代比较有权势的嫔妃则会升位;
部分妃子也愿意为先帝终生守陵墓;
嫔妃去出家做尼姑;
没有生育过的嫔妃足够幸运的话,会被新帝宠信继续留在后宫;
冷宫的妃子没有特赦则会终生留在冷宫;
迁入新建的宫殿群,实际上也是“冷宫”
这些都是没有丢掉性命比较幸运的。一入宫门深似海,纵观中国历史上,嫔妃们的下场还是比较不幸,她们地位低下,不能决定自身命运,全由他人掌控。
说起古代帝王的生活让我们后世无不羡慕,古代帝王不但坐拥天下财富,还拥有天下第一的权利,不但如此让广大男士羡慕的莫过于古代帝王可以拥有无数美女,毕竟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被我们常常来形容古代帝王的众多妃子。可是我们通过历史可以知道古代帝王的平均年龄并不是很高,长寿皇帝屈数可指,古代帝王那怕到了老年依然把很多年轻女子纳入后宫,如此大的年龄差距必然会形成一个结果,古代皇帝驾崩之时这些妃子年纪并不大,甚至有些妃子依然是迷倒众生的美女。
当我们知道古代帝王妃子众多,让我们不仅产生一个疑惑,古代皇帝驾崩之后,这些年轻漂亮的妃子何去何从呢?
古代帝王驾崩之后所遗留下来的妃嫔可以说有的及其悲惨,有的可能昏昏碌碌的了此残生,当然也有幸福美满的妃嫔。他们在老皇帝驾崩之后无非几种结果,要么成为皇权的牺牲品殉葬,要么可以独居一处了此残生,要么凭借母凭子贵去子嗣封地和府邸幸福生活,当然也有成为新皇帝的妃嫔。
历史之中这样的事情多不胜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刘邦驾崩之后的妃嫔,李世民驾崩之后所遗留下来的妃嫔,朱元璋驾崩之后的妃子,乾隆皇帝驾崩之后的妃嫔。
刘邦我们都知道第一位夫人是在其三十多岁才迎娶到的吕雉,后来刘邦几经辗转又迎娶了几位夫人,在刘邦驾崩之后他的妃子都尚在人世,吕雉掌权之后以残忍的方式处死了刘邦爱妾戚夫人。刘邦另一位夫人则回到其子嗣封地平安度日,虽然刘邦没有让几位夫人为其殉葬,可在刘邦死后这些妃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惨遭迫害,一个平安度日,可以说古代帝王驾崩之后,这些年轻漂亮的妃子只能听天由命了。
李世民同样如此,其妃子众多,在李世民驾崩之后很多年轻漂亮的妃子尚在,其中比较著名的莫过于武则天,李世民不忍下令让这些妃子为其殉葬,只是让她们出家为尼。武则天在皇宫之时就深受后世之君李治的喜爱,在李世民去世之后与李治变成了另一种关系,通过两人的努力最终武则天成为了李治的妃子。李世民驾崩之后妃子的何去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妃子同样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有武则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朱元璋驾崩的时候同样有很多妃子尚在人间,朱元璋吸取之前王朝的教训,在其驾崩之时留下遗诏,让那些没有生育的妃子为其殉葬。虽然朱元璋又重新开启了历史上的一大陋习,其实也是朱元璋的无奈之举,毕竟之前王朝有太多先皇妃子祸乱朝纲和外戚专权致使天下大乱,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了明朝的基业。
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其妃子应该说是比较幸运了,乾隆没有让其遗妃为其殉葬,后世之嘉庆也并非没有仁孝的皇帝,其建造宫殿让这些妃子居住,让这些妃子相互照应了此残生,有子嗣的基本上让其回到子嗣府邸封地平安度日。
通过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帝王驾崩之后他们的妃子并没有什么何去何从之说,毕竟古代女子地位并不高,她们需要仰仗男子生存。往往帝王驾崩之前的决定直接影响她们的生活,只有极少一部分的妃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处境,真应了那句一入豪门深似海之说,古代皇室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