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

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3/12/6 1:41:49

咸丰皇帝哪里来的千万妃子?题主好大方,一下子送给他那么多嫔妃。咸丰不是晋武帝,不光身体吃不消,肯定也是养不起的。

咸丰皇帝一生中共有17个后妃,包括他在潜邸时的福晋和格格。但他不是独宠慈禧,他一生中宠爱的女人大概有四个。

道光27年,清宫选秀女,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16岁的萨克达氏入选。道光皇帝将她指婚给四皇子奕为福晋。同时,将一名宫女,正白旗旗丁武德之女武佳氏赐给奕,封为格格。

根据当时的情况分析,皇子尚在潜邸,皇帝不可能直接送他一个宫女。很可能武佳氏是萨克达氏的贴身侍女,专门服侍她的。所以咸丰皇帝在潜邸时,只有一个福晋,没有侧福晋。

据史料载,奕与萨克达氏少年夫妻,感情很好,几乎形影不离。但萨克达氏命运多舛,在道光二十九年病逝,死的时候只有18岁,那时距离奕登基还有两年。如果她不死,应该就是无可争议的皇后。所以,萨克达氏应该是咸丰皇帝宠爱的第一个女人。

咸丰皇帝登基时,武佳氏被封为云贵人,咸丰三年册为云嫔。咸丰皇帝是个念旧的人,他是想在武佳氏的身上寄托对萨克达氏的哀思。

咸丰皇帝宠爱的第二个女人是皇后钮钴禄氏,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她与慈禧搭档,共同执掌晚清的政局,开创了同治中兴的局面。

钮钴禄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她的父亲是广西右江道穆杨阿。穆杨阿是内务府出身,家境殷实,全家追随穆杨阿的宦辙,钮钴禄氏从小就生活在广西,家庭很幸福。

幸福之家出来的孩子就阳光,性格开朗,比较单纯,同理也没有什么城府。但这样的女孩讨喜,所以钮钴禄氏是选秀女中最早胜出的。钮钴禄氏是咸丰二年二月选秀女入宫的,与慈禧太后同一天。但她是第一次入选时就内定为皇后的,一入宫就与慈禧有显著区别。

钮钴禄氏于咸丰二年四月封贞嫔,五月封贞贵妃,十月册为皇后。当时钮钴禄氏只有16岁,比慈禧太后小一岁。

咸丰皇帝与她很恩爱,但遗憾的是,钮钴禄氏一直不孕。钮钴禄氏当皇后以后,性格端庄,不苟言笑,但温婉体贴,也很大度。她是与咸丰皇帝相处时间最长的女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丰皇帝对她渐渐敬大于爱,有机密大事也喜欢与她商量,钮钴禄氏实际上是皇帝在后宫中唯一的知己。

咸丰皇帝第三个宠爱的人是塔塔拉氏,就是人们熟知的丽妃,也是咸丰皇帝宠了一辈子的女人。

塔塔拉氏是正红旗主事庆海之女,也是咸丰二年二月与慈禧同一天入宫的。丽妃在当代的影视剧中比较有名,都说她能歌善舞,其实她根本不善歌舞,她所有的艺术素养都是进宫以后咸丰皇帝培养的。咸丰皇帝喜欢听戏,丽妃都是随侍在侧,久而久之她也就成了半个行家了。

丽妃是咸丰皇帝所有嫔妃中第一个给皇帝生孩子的人。咸丰五年,她生下大公主,就是后来的荣安固伦公主,同治皇帝的姐姐。丽妃生了大公主,咸丰皇帝非常高兴,将她从丽嫔晋为丽妃,比慈禧晋妃早十个月。

丽妃也不是像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美若天仙,但她应该是咸丰皇帝所有嫔妃中最有女人味的。她性情温顺,很会打扮,风情万种,属于气质美女。但她身体不好,常年生病。

慈禧也绝不像影视剧描写的那样对她不好,相反慈禧对她很好。同治初年,慈禧刚刚垂帘,就将丽妃晋为皇贵妃,一下子越两级晋升,而且是一步到位,直接就是嫔妃的最高级别,升无可升了。这在清宫里非比寻常,说明丽妃与慈禧和慈安都相处得很好。丽妃这个人为人处世让人有安全感,不会让人对她产生敌意。

丽妃活到五十几岁,光绪十六年薨。她的女儿荣安公主指婚给世袭一等公瓜尔佳符珍,嫁过去一年难产死了。但她却被照顾得很好,宫中的用度比两宫太后一点也不差。她死的时候,光绪皇帝亲自奠酒致祭,并尊谥她为庄静皇贵妃。可以说,丽妃是咸丰皇帝嫔妃中结果最好的一位。丽妃没有政治才华,反而让慈禧对她能坦诚相待。

最后一个得宠的就是慈禧了。不过她的得宠有点复杂。

慈禧刚进宫时不甚得宠,但她的封号是兰贵人,与同一天进宫的丽妃和索绰罗氏一样。这说明她们的家世都差不多。她们三人都是官员家庭出身,索绰罗氏的父亲是左都御史奎照,官职最高。丽妃的父亲只是一个主事,六品小官。慈禧的父亲四品道员,不高不低。索绰罗氏后来被封为婉嫔。

慈禧是家中长女,下面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她从小就开始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因此养成了独立、干练、杀伐果决的性格。

慈禧的这种个性和能力很容易在宫斗中胜出。她在咸丰六年生下皇长子载淳,与丽妃一起封嫔。但她与丽妃完全不一样,她的性格比较强势。她一开始是刻意取悦于咸丰皇帝,待生下皇长子以后则原形毕露,甚至也不大把咸丰皇帝放在眼里,让咸丰皇帝头疼不已。

慈禧不太在意咸丰皇帝的宠爱,她有儿子在手,不管以后那个嫔妃生了儿子,慈禧的儿子都是皇长子。而且,她有另外的寄托,那就是担任咸丰皇帝的政治秘书,这个职务不能靠姿色,也无人能替代。

清廷祖制,太监不能干政。因此清朝的皇帝不能像明朝的皇帝那样假手于太监处理政务,他们只能亲自动手。雍正皇帝曾经创下中国古代所有皇帝每日批阅奏折数量的最高记录。可到了咸丰皇帝时,这个传统坚持不下去了。

咸丰皇帝身体不好,不耐久坐,也不耐剧烦。这样就得找个人替代他批阅奏折,既然太监不行,那就是慈禧了。慈禧没读过书,但她父亲好歹是个读书人,所以慈禧粗通文墨。加上她在咸丰皇帝身边的耳濡目染,竟然无师自通了。

其实,说是替皇帝批阅奏折不是真的替代,真替代她也替不了。慈禧替皇帝处理奏章的程序是,先将每天内奏事处送来的奏折整理一下,分别轻重缓急,然后读给皇帝听。皇帝在听的时候做出指示,慈禧用指甲在奏折上做出记号,待皇帝休息时,慈禧再依据划痕的提示,用毛笔写上处理意见。当然,那些处理意见不是长篇大论,是一些如“知、知道了、依议、该部知道、准、准奏、准如所请”等常用词语。

与咸丰皇帝的不耐不同,这些秘书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慈禧的精神世界,使她乐此不疲。慈禧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在替咸丰皇帝批阅奏折时她逐渐掌握了清廷的规则和游戏方式,了解了朝中大臣和地方督抚的性格禀赋,也熟悉了朝局,为她日后正式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久而久之,慈禧有了自己的看法,她常常不满咸丰皇帝的处置,也常常直抒胸臆,让咸丰皇帝很为难。

咸丰皇帝对慈禧的态度是矛盾的,也是非常复杂的。在夫妻生活方面,他躲着慈禧,宠爱丽妃,尊敬皇后。但慈禧生了儿子,有功于社稷,他不能不按祖制提高慈禧的地位,也不能阻止慈禧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存在。另一方面,虽然她很讨厌慈禧干政,但他又离不开她,后宫嫔妃中没有一个能担任慈禧的政治秘书职务,慈禧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咸丰皇帝千万妃子,为何独宠慈禧?

1.慈禧年轻的时候,貌美如花。她17岁入宫,由于长相出众,入宫后就被封为贵人了,仅过了一年就被升为嫔妃了,这主要缘于年轻慈禧长得漂亮。从保留到现在的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出慈禧五官端正,笑容别有韵味。咸丰是好色的帝王,被这魅力诱惑。就难怪他如此宠溺慈禧了。

慈禧是懂得保养的人,自己长期饮牛奶,自有好颜色。并且还用牛奶洗脸和沐浴,这更增添了她皮肤的光泽。她讲究生活情趣,她的屋子里经常摆放四季的鲜果以悦目与熏香。在当时,既懂得生活又善于保养的女子在清宫寥寥无几,她属凤毛麟角,这方面是出类拔萃的。咸丰爱她就可以理解了。

在2.慈禧是才学的。慈禧擅长江南小调,自己还读过不少经学典籍。后来,在缪嘉蕙等书画名家的指导下,还会写擘窠大字。咸丰卧床不起时,常常让工于书法的慈禧代写军国奏章的批复。并允许她发表个人建议。慈禧懂得忍耐,她刚入宫时,咸丰让她侍奉皇后。慈禧尽心竭力,让皇后和皇帝很满意。她虽然年纪小,但有心机,善于学习,她不仅去学画画、还学习西方的文学著作,这样,她与咸丰有了诸多共同的话题,

3.她肚子争气,为咸丰皇帝宠幸后,怀上并诞生了龙子即后来的同治皇帝。母凭子贵,慈禧也是靠着儿子同治帝一步一步地接近大清权力中心的,这是资本。否则至死都是贵妃。

4.慈禧是大户人家的出身,所以在咸丰皇帝面前注重礼仪,言谈举止得体大方,又有过人的气质,是咸丰喜欢的类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故宫的传说及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

  • 古代妃子侍寝皇帝,洗完澡,为什么光着身子卷起来送给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要不说古代皇宫规矩森严呢,皇帝这个职业说风光也风光,但是说难受也难受啊,就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矩,就能让人头皮发麻。以现在来说,古装影视剧是比较多的,而一些剧中的情节自然也引人讨论,就比如说,在许多清宫剧中,有这样的情节,就是妃子侍寝,都不是自己个去了皇帝的寝宫,而是脱光之后,用被子裹上,然后被太监抬着

  • 以前妃子待寝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从现代观点看,本身就挺淫秽的。妃子先裸身,太监以被子包住妃子,太监抬起妃子送到皇上寝室,妃子从被子裸身出来,从皇帝脚处掀起被子一角,由此慢慢爬进去;完事之后,再从皇帝脚处一角爬出,再由太监抬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王让孙膑训练宫女,还让两个妃子担任两队宫女的队长。孙膑开始练兵,下达命

  • 你认为古代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人物是谁?到什么程度?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个人认为是崔杼。崔杼名气很大。他杀了齐后庄公,篡了位。结果,齐国的史官却写下了“崔杼弑庄公”。崔杼大怒,杀了史官,让他的大弟弟重写历史。谁知道,大弟弟还是写“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了大弟弟,让二弟弟接替,然而还是这么写。崔杼无奈,只能放过了他,让其他人去写。那么,崔杼为什么杀死主公

  • 一个古代君主放纵自己的弟弟,让他嚣张,在他嚣张到顶点的时候,以此为由干掉他了。这个典故叫什么来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出处是《左传》: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

  • 为什么古代皇帝死后要用妃子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死后用妃子陪葬主要是因为当时私有制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帝王死后,让生前的嫔妃殉葬现象最早的记载是在周朝,王死了,妃子大多数时候会陪葬,后来,是选王生前最爱的妃子陪葬。周以后,妃子就很少被陪葬了,一直到清代,对妃子多是这样对待:所谓母以子贵,妃子中生了子女的,以她所生子女的地位为她的相应地位,如她生

  • 有没有只爱一个妃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这样的皇帝真不多,但是肯定有,汉宣帝就是一个。汉宣帝的结发之妻就是平民女子许平君,而能够做到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的也只有汉宣帝。汉宣宗的身世比较坎坷,祖父刘据因巫蛊之祸全家死于非命,只有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得以幸免,并且得到鲁国人丙吉的精心照料。昭帝即位后,巫蛊一案得到赦免,刘病已被送往刘据的旧部张贺掌

  • 古代妃子高高在上,太监是卑微的下人,为啥一些妃子会主动与其交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在地位相殊情况下,也存在相互沟结,相互利用的关系,存在利用和被利用维持需要的愿望。纵观历史长河之中,有一些人在当时应该属于下人却拥有很大的权利,不错,就是在宫内伺候皇室成员的太监。说起太监我们会想到魏忠贤、李莲英等,虽然他们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号,或者背负千古骂名,首先他们也是不幸之人,是封建王

  • 历史上哪位帝王一生专情于一名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不能以妃子的多少算,明孝宗是一个,一生只钟情张皇后一个隋文帝是因为独孤皇后而不敢喜欢别人,独孤皇后也算是一个贤后了,相夫教子的汉成帝对赵飞燕和赵合德唐太宗对长孙皇后唐明皇专情武贵妃,因为杨玉环长的像武贵妃,唐明皇才那么爱杨玉环的清顺治帝对董鄂妃明宪宗对万贵妃靖康之耻之所以称作耻,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读

  • 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进紫禁城,那么皇宫中妃嫔和宫女们的下场都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皇后被逼自缢,公主被一刀劈死,这就是崇祯帝在自尽前所为,而皇宫中的其他女眷,则只能任由李自成这群大老粗“蹂躏”了。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在与崇祯帝朱由检“议和”无果后,攻入北京城中,并在太监王德化的带领下,自德胜门进入紫禁城,崇祯帝眼见大势已去,带着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