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将秦始皇陵与乾陵价值高低做个比较,我个人认为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和成就要高一些。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秦始皇陵)
【一】从建设的历史时间来看。秦始皇陵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才建设,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的秦始皇的陵墓,秦陵对于了解战国末期及秦朝当时的历史、社会、风俗、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乾陵)
而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陵地,公元683年至706年建设完成,葬有唐高宗和武则天,其陵地建设沿袭了以往大多数帝王陵地的建设风格,墓地结构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整体还是遵循以往的格局。
【二】墓葬建设的技术手段。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虽然部分目前已经被打开如秦始皇兵马俑等等,可以看到其一点点样子,但是秦始皇主陵至今还仍然无法打开,因为秦始皇陵里放置了大量的水银,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为确保主陵不被破坏,以及保护里面的文化,以及涉及得到环境等方方面面,目前考古技术仍然不能打开秦始皇陵,还要待以后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六十一蕃臣像)
而乾陵虽然建筑坚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虽然建筑精密,但是其已于1960年4月开始进行考古挖掘,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所以,乾陵当时停止发掘也许是因为技术不成熟的原因,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早已有发掘的成熟技术和条件。
【三】两座陵墓对于了解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作用不同。千古一帝秦始皇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神秘了,目前对于他的史料除了《史记》等史书留下的一些外,我们对他其他个方面了解的太少,也就是没有相关的史书、文史资料来佐证,很多对于他的种种神秘我们只能凭借仅有的资料进行推断,而一旦秦陵得到发掘,将会出土更多的史料,为更好地了解秦始皇这个始皇帝有很大的帮助。
(无字碑)
而唐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已经经历上千年封建制度的完善和提升,唐朝时各种制度已经非常完善,所以对于其留下来的历史资料、古籍也非常多,我们已经能够通过足够多的历史典籍、资料来了解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经济社会,以及两人的方方面面,当然,乾陵发掘会出土一些新的历史资料,对于更好了解高宗和武则天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所以,两相一做比较,我认为,还是秦始皇陵历史价值和成就要高一些。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我认为两座陵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是一样的。
这两座帝陵在世界上的影响不言而喻。秦始皇陵修建了将近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整的帝王陵墓。陵墓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高76米,占地120750平方米。史料记载,陵墓中还有各种样式的宫殿,陈列着无数奇珍异宝。秦陵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城市化运动的实物见证。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依山而建,其主陵位于西安西北方向60公里处的梁山主峰。乾陵由684年唐高宗李治入葬,到706年武则天入葬加盖,前后修建了23年。乾陵陵园依照长安城规制建设,陵园周长有80里。
秦始皇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毋庸置疑的。始皇陵神秘非凡,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秦始皇陵不敢开挖,原因有很多。一种是说历史太久远,贸然挖掘秦始皇陵可能会造成一些文物的损坏,得不偿失。还有一种比较玄妙的说法是,秦始皇陵建在龙脉上,不能挖。现在我们想了解里面的情况也就只能通过现代科技扫描才能得知里面的情况。乾陵自唐朝以后,无数次被盗墓贼光顾,但都幸免于难。史上最著名的盗墓贼温韬盗挖了十几座唐朝帝王的陵墓,但是温韬每次要对乾陵动手时,都会引发天象异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温韬见到这种情况也就只能作罢。一千多年以来,武则天的乾陵甚至还接受过炮火的洗礼,但依然矗立在那里。
之所以要保护两座帝陵。首先,不完备的挖掘技术就是陵墓毁灭的开始,盲目开采导致文物被毁的教训历历在目。1956年掘明定陵,另外如长沙马王堆发掘,就是因为发掘技术不完善,使得大量文物被毁,损失惨重。而且此二陵神密且构造复杂特殊,机关重重玄巧诡异,就当今的科技还无法探讨其真实的内部结构,所以不能盲目地去挖掘。其次是没有打开的必要。秦始皇陵和乾陵所在处没有国家规划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不是“非动不可”。考古的核心价值是发掘中华古代灿烂的文化文明历史,而我们现如今已有的发掘和收藏已足以证明中华文明历史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对先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