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

大汉皇朝的皇帝多少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42 更新时间:2023/12/25 15:38:27

大汉皇朝有过多次的衰弱与兴起,如果把当时所有以汉为国号的政权都算起来的话,那么汉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西汉、东汉与蜀汉。这三个阶段的所有汉朝帝王全部加起来总共有30位之多。这其间,还有过一位受禅而称帝的王莽,只不过他改国号为新,所以,不能算是汉朝皇帝了。

下面,就将汉朝所有的帝王全部都例出来:

西汉时期

公元前202年2月,楚汉之争过后,汉高祖刘邦称帝,定都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从此先后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汉孺子刘婴、(这其间王莽受禅称帝,改国号为新,后于公元23年2月,刘玄称帝,定都南阳,恢复国号为汉)、汉更始帝刘玄、汉建世帝刘盆子,就此西汉结束,其历经15位汉朝帝王。

东汉时期

公元25年6月,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复用国号为汉,史称东汉。东汉先后经历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弘、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之后西汉结束,历经13位帝王。东汉名存实亡,进入三国争雄时期。

蜀汉时期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沿用国号为汉,史称蜀汉,与北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先后经历汉昭烈帝刘备、汉怀帝刘禅,两位帝王。于公元263年为魏所灭,自此汉朝彻底结束。

汉文帝是西汉第三还是第五皇帝?

汉文帝是事实上的西汉第五任皇帝,汉朝官方承认的第三任皇帝。

事实上的第三位皇帝前少帝刘恭、第四位皇帝后少帝刘弘,《汉书》没有把他们列入《*帝纪》,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没有把他俩列入《**本纪》。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说来话长。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起初被封为代王。

刘邦去世后,皇太子刘盈继位,七年后病逝,谥号孝惠皇帝。

刘盈去世后,皇太子刘恭继位。四年后,刘恭得知生母被吕后所杀,口出怨言,被吕后幽禁而死,史称前少帝。

刘恭的兄弟刘弘被吕后立为新皇帝。

四年后,吕后去世。

大臣们联合刘姓皇族诛灭吕氏家族。

因为害怕小皇帝刘弘长大后翻案,大臣们对外宣称刘盈没有亲生儿子,刘弘兄弟是吕后从宫外面抱养的。

大臣们杀掉刘弘和他的三个兄弟,迎立代王刘恒继承皇位。

刘恒做了二十三年皇帝,在位期间提倡俭朴,与民休养生息,开创著名的“文景之治”。

这一问题和“为什么有些人会有汉文帝是西汉第二任或者第三任皇帝的假象”这个问题时类似的。实际上,汉文帝是被认可的第四位或皇帝。但在一般正史上都是第三任皇帝。至于说第二任皇帝,一般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对汉朝的理解。

(1)吕后的光芒掩盖了,其子、其孙的光芒。这和武则天的情况很类似,高宗李治死后,人们基本上都忽略了中宗、睿宗先后继位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创者,再加上对韩信等人的打压屠戮,引得两千多年来都受着两端地评价。因此,作为西汉第一代无任何争议。

图释:刘邦影视剧形象

刘邦之后,刘邦次子刘盈为惠帝,是为第二任;刘盈之子刘恭是为第三任;刘盈之子刘弘为第四任但因吕后临朝称制未改制,所以,一般不认为是第四任皇帝。但刘盈虽然为帝,但是大权仍然掌握在吕后手中,因此,实质上,刘邦死后,在我们的头脑中第二位统治者就是吕后。

所以,就有了汉文帝是第二任或第三任的假象。除了这一假象外,汉文帝自身的功绩也使其名垂青史,威望颇高。

(2)汉文帝无愧于让人们忽略二三四三位皇帝的假象,刘邦之后就是他是有道理和功绩的:治国“以德治国”,成为后世楷模,因此,人们比较重视他,而吕后时期的三个皇帝则属于“傀儡”,被人自然就遗忘了

汉文帝是汉朝四百年江山里,最“完美”的皇帝。以他对汉朝百姓减免田租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图释:吕后影视剧形象

西汉第一位下“罪己诏”的皇帝,其继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79年十一月发生日食,十二月又发生日食。古代帝王都讲究“天人合一”,天象变动必然引发人世间的变动。因此,汉文帝下诏要求天下有才能的人告知自己的不足,各地官员“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对于此事《史记》《汉书》对此都有所记述。

同时,他还在该年、公元前169年、公元前168年三次减免田租,前两次减半收取,按照三十税一。公元前168年这次有些争论。1980年代以前主体观点认为:文帝十三年后全面免除田租(税),景帝继位后则改为三十税一为定例。1980年代以后,更多的学者认为是仅免除了文帝十三年当年的田租。但传统观点仍有许多人坚持。

图释:汉文帝刘恒影视剧形象

假如传统观点是真的,那么,在整个封建社会,汉文帝连续免了13年全年田租将是最仁的皇帝。除了他之外第二位就是乾隆,曾连续五年免除田租。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就不详细地说了,因为无论传统观点还是新观点,其实都只是“文字之战、理解之战”。西汉时的史料不多,文字解读观点又不一,史学家们都争论不出所以然来,咱们就两种都支持吧。

说了这么多,无外乎就是说汉文帝这个“文”还真是名实相符。是个不错的皇帝。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两汉之间,其实还有十位皇位,没被历史承认,他们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伴随着倒霉的天灾不断。初始元年十二月,西汉外戚王莽正式代汉称帝,国号“新”。但王莽的改革并不成功,随着新朝末年社会的动荡,新朝灭亡,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到来。从王莽的新朝,到光武帝刘秀的东汉,期间一共建立了十一个王朝,只有刘秀的东汉政权成功了。其中很多所谓的“政权”,历史

  • 清朝皇帝列表(包括谥号,在位年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庙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昭陵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孝陵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景陵清世宗: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泰陵清高宗:爱新觉罗

  • 后梁、后汉、后晋、后周、后唐这五个朝代有哪些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907年到959年,中原一带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这五个朝代,都是靠武力拼杀取得的政权,所以这些执政者在执政中,多以暴君形象出现。907年,唐朝历任河东行营招讨副使和宣武节度使的朱温,废唐哀帝自立(梁太祖),史称后梁。梁太祖朱温(朱全忠)从小凶悍狡诈,本来就

  • 痴迷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应该说,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就没有王羲之书圣的历史地位。王羲之的字的确很好,但唐代以前不知有多少无名的书家书法水平也非常高,王羲之的书法,在李世民倡导以前已经颇负盛名,但由于唐太宗的酷爱,见了兰亭序特别喜欢,让在朝的擅长书法的大臣临摹,如今我们见到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冯承素的摹本。应该说,是最忠实于原作

  • 刘邦后皇帝的顺序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有十四个:1、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但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在位7年。2、西汉第三位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

  • 明朝皇帝在位顺序是什么?年号是什么?庙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庙号太祖。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年号建文,庙号明朝没有上,南明时上为惠宗。第三位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庙号先是太宗,后嘉靖帝改为成祖。第四位是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庙号仁宗。第五位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庙号宣宗。第六位是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初为正统,复辟以后为天顺

  • 汉朝皇帝所有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字季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年-前188年),高祖长子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中子景帝刘启(西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昭帝刘弗陵(前95年前74年),汉武帝幼子宣帝刘询(前9

  • 汉代共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一共有29个西汉15个东汉14个刘邦------太祖----高皇帝-------刘盈-------仁宗----孝惠皇帝-----刘恭-------无------前少皇帝-----刘弘-------无------后少皇帝-----刘恒-------太宗----孝文皇帝-----刘启-------高

  • 宋朝皇帝宋徽宗到底是不是掏空了宋朝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结果是北宋的灭亡,宋徽宗、宋钦宗也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国力比较富足的宋朝如此快的灭亡,除了宋朝重文轻武外,还有就是皇帝的不作为以及北宋末期激烈的党争所造成的。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是宋哲宗的弟弟,因为哲宗无后,才传位给赵佶,可这个徽宗是个不爱江山爱美

  • 康熙皇帝的书法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文功武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其书法也颇具功力,造诣很深。他的书法学董其昌,沈铨等,也陶醉前人,苦修精研。所以其书法笔力遒劲,庄重有骨,气势雄浑,凸现帝王风范。他的书法除自我欣赏外,还经常赏赐大臣,以此笼络人心。唐太宗不仅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而且下令全面收集王羲之作品字迹,极力弘扬王羲之书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