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痴迷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痴迷的唐太宗,书法水平到底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85 更新时间:2024/1/16 18:42:17

应该说,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就没有王羲之书圣的历史地位。王羲之的字的确很好,但唐代以前不知有多少无名的书家书法水平也非常高,王羲之的书法,在李世民倡导以前已经颇负盛名,但由于唐太宗的酷爱,见了兰亭序特别喜欢,让在朝的擅长书法的大臣临摹,如今我们见到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冯承素的摹本。应该说,是最忠实于原作的。李世民生前把兰亭序爱不释手,死后随葬。自此至今,无人见过兰亭序真迹。李世民不仅将兰亭序做为至宝收藏把玩,对王羲之的字坚持临摹,精心研究。他的书法,深受王羲之的影响,代表作《温泉铭》,《晋祠铭》继承了王羲之有晋一朝的尚韵书风,又明显带有盛唐气象,在二王书风之外,增加了一些丰腴。在唐朝,虽然不能与欧褚薛,旭素颜柳比肩,但依然是占有他的一席之地,是否可以与徐浩等并提,我觉着相差无远。

唐太宗对于中国书法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是他确立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把王羲之的书法推上一个高峰。从唐太宗时期开始,王羲之的书法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标本,尤其是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唐太宗爱好书法,他的书法水平在历代皇帝中,应该说属于上等水平。做为一代帝王,他不但有较高的书法水平,而且对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对中国书法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是“利在唐代,功在千秋”!

宋高宗赵构的书法水平怎么样?

用八个字来评价宋高宗赵构的书法,那就是:

天纵其能,无不造秒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更直白一点,赵构书法水平在中国古代基本处于第三梯队的顶尖水平。不过你可不要以为第三很弱,因为第一第二梯队压根就没几个人,全是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钟繇欧阳询等集大成且开宗立派的人物。

而根据当然所公认的说法,赵构原先是学习黄庭坚的书法,到了中年又临摹米芾,其中绍兴七年的《赐岳飞手敕》就是典型的米芾笔法作品。不过转来转去,他最后又开始学习“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比如《赐岳飞批卷》就被誉为风格转向“二王”的重要标志,《兰亭序》自然也成为了心头之爱。史载赵构“自晋、魏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又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导致了朝廷上下皆以赵构的喜好为主。

当然了,赵构除了书法以外,在书法理论上也有《翰墨志》一书,这说明赵构不只是单纯写,还是有一定深度的。实际上,赵构如果不是因为岳飞之死,恐怕历史评价并不会低,他不管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学上的成就都算不错。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且不说宋高宗赵构的执政水平如何,但他的书法还是颇具功力的。

据史料记载,宋高宗赵构初学书法,临摹的是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他专工《乐毅论》达十年之久。这是他早年的事了。后来,赵构又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也就是说,赵构学书法也不是轻易换帖的。

宋高宗赵构的书法,用笔老辣、精道,法度谨严,结字优美,古意浓厚,高雅秀美,稳健中不失灵动,艺术性表现强烈,有极高的观赏性!

《真草千字文》是宋高宗赵构的书法代表作。用书法的形式写《真草千字文》者,最出彩的当数智永和赵构。

由上图中的《真草千字文》可以看出,宋高宗赵构不但楷书写的好,而且草书写的也是棒棒哒!

传说,宋高宗赵构写字用的是优质徽宣,毛笔和墨都是御制的。最有趣的是,他写字时,总是钦定一个漂亮的宫女为其研墨,有时候他自己也研墨。他自己研墨的目的,是体验写字的全过程,也有享受汉字书写全过程之意。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朋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后皇帝的顺序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有十四个:1、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但在此期间,实际是吕后称制,在位7年。2、西汉第三位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汉宣平侯之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

  • 明朝皇帝在位顺序是什么?年号是什么?庙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庙号太祖。第二位是建文帝朱允,年号建文,庙号明朝没有上,南明时上为惠宗。第三位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庙号先是太宗,后嘉靖帝改为成祖。第四位是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庙号仁宗。第五位是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庙号宣宗。第六位是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初为正统,复辟以后为天顺

  • 汉朝皇帝所有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字季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年-前188年),高祖长子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中子景帝刘启(西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昭帝刘弗陵(前95年前74年),汉武帝幼子宣帝刘询(前9

  • 汉代共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一共有29个西汉15个东汉14个刘邦------太祖----高皇帝-------刘盈-------仁宗----孝惠皇帝-----刘恭-------无------前少皇帝-----刘弘-------无------后少皇帝-----刘恒-------太宗----孝文皇帝-----刘启-------高

  • 宋朝皇帝宋徽宗到底是不是掏空了宋朝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结果是北宋的灭亡,宋徽宗、宋钦宗也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国力比较富足的宋朝如此快的灭亡,除了宋朝重文轻武外,还有就是皇帝的不作为以及北宋末期激烈的党争所造成的。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是宋哲宗的弟弟,因为哲宗无后,才传位给赵佶,可这个徽宗是个不爱江山爱美

  • 康熙皇帝的书法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文功武治,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其书法也颇具功力,造诣很深。他的书法学董其昌,沈铨等,也陶醉前人,苦修精研。所以其书法笔力遒劲,庄重有骨,气势雄浑,凸现帝王风范。他的书法除自我欣赏外,还经常赏赐大臣,以此笼络人心。唐太宗不仅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而且下令全面收集王羲之作品字迹,极力弘扬王羲之书法字

  • 唐朝最厉害的皇帝是李世民还是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李世民了,大唐江山其实大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文治武功,开创大唐基业,李世民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用人等方面开一代新风,为大唐荣耀奠定了坚实基础。李隆基是大唐由鼎盛转衰败的帝王。可以说唐玄宗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前期也是有很大作为的,在他手里实现了大唐经济

  • 有哪些皇帝写过福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帝都写过福字,尤其是清朝的皇帝,喜欢在大过年时写福字赐给大臣。这可能还来源于康熙,康熙写的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年,康熙的奶奶孝庄太后生了病,医生看了都没用。想看就要去世了。康熙极为苦恼,这时候,他从书上看到,皇帝是可以为自己祈福增寿的。于是,他决定替自己的祖母写福字

  • 唐朝有哪些皇帝称得上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李治,及其媳妇武则天大帝。唐玄宗是半世英明神武,后半世昏庸误国导致了安史之乱,唐德宗也小有作为,以及后世的唐宣宗也有过惊世伟治。借着这个问题,为朋友们理一理唐朝的皇帝。大唐三百年,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明君自然不少,从李世民之后,唐朝皇帝被周边各国都称为天可汗,的确

  • 清朝“巨贪”和的书法,字如其人说错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书法分为技和艺,有德者注重艺,无德之人注重技。无德之人的书法形而上学,没有书韵,没有灵气。相由心生,无德就会缺失厚重和底蕴。其实,总的来说,和是违背了“字如其人”这个原则的。第一、受电视剧影响,人们对他形象定位偏离实际。清宫剧中和形象定位就是肥头大耳的草包一个,靠着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上位,只因讨得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