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喜爱书法的皇帝很多,如果排一下名次,谁能位居榜首?

喜爱书法的皇帝很多,如果排一下名次,谁能位居榜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18 更新时间:2023/12/15 16:18:23

古人念书首先要练字,所以古人字写得好的很多,所谓出手就好。古代皇帝中字写得尤其好的有李世民宋徽宗康熙乾隆。可能有人说皇帝书法马上想到乾隆,但这个皇帝惯于附庸风雅,令人讨厌;康熙的字也不错,就是错别字不少,比如把灵隐寺错成“云林禅寺”;宋徽宗创瘦金体,其书法水平自不在话下。但这个体笔画过于夸张,我无法欣赏。加之其很失败的做皇帝经历,让人鄙视。所以要论书法,我认为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稍胜一筹。唐太宗无意书法却自成书法。其行草,从笔力到气度,刚劲有力,法在其中,自然圆转,妙道天成,是他人无法比拟的。所以当推第一。

当然,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不是皇帝。但如果把他老人家的书法放到历史长河中比较,自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不接受反驳!

赵佶第一无争议,书画双绝。

唐太宗次之,毕竟观摹大量真迹法贴,这条件不敢说空前,却也绝后了。

则天女皇可排第三。

元朝一地鸡毛,皇族无高手。

书法作品价值上亿,艺术帝王宋徽宗能赛过乾隆吗?

在我国历史上,做为皇帝而又擅长书法和绘画的佼佼者当数宋徽宗赵佶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赵佶《恭事方丘敕》(局部)(辽宁博物馆藏)

宋徽宗赵佶不仅有传世绘画作品,如《听琴图》、《祥龙石图》、《瑞鹤图》等,尚有传世的书法作品,如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草书千字文》、《蔡行敕》和《恭事方丘敕》等。有关记载说:“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薛稷之书用笔纤细,结字疏通,绮丽媚好。更确切一点说,宋徽宗赵佶宗学薛稷,主要体现在行书方面,而瘦金体则出自薛曜。上海博物馆收藏有赵佶的《楷书千字文》卷,作于宋代崇宁三年(1104),时年二十二岁,属早期书法作品。该卷书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那出笔锋而利,横竖收笔顿而钩,整篇遒丽瘦硬,只剩筋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以后沿着这些特色发展基本不变,只是运笔加重而变得稍稍丰满而骨肉匀称了。

弘历御笔《龙井写生花卉》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比宋徽宗赵佶晚出生六百多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传世的绘画作品不少于一千四百多幅,至于他的书法作品恐怕就多得不好统计了。他自幼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修养很高。在他执政后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对书画的嗜好和倡守更胜他的祖父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一筹。玄烨书法钟爱明代董其昌书法,兼擅黄庭坚等。弘历则在书法方面私淑元代赵孟,但无赵孟书法之隽秀和灵动,缺乏变化和韵味。有人评道:“虽有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程式化的馆阁体的形成,跟弘历不无关系。

宋徽宗赵佶距今已千年,其书画作品能流传至今已实属不易,据不完全统计也就在两位数,但是他还首创了瘦金体。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去世时间距今才二百多年,仅他的书法作品传世估计能达到五位数,然而书法水平一般,缺乏亮点。所以上述二位皇帝如果PK的话,宋徽宗赵佶胜!

通过康熙、雍正、乾隆的故宫匾额御笔,祖孙三代谁的书法造诣修为更高?

清朝历代皇帝都喜好书法,但水平都不高,如果非得要排个顺序,那就一代不如一代吧。

清朝的皇帝们喜好书法是有渊源的。在入关之前,满族就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族文化,并实行科举考试来选拔文官。

入关后,统治者对汉文化,尤其是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表现出极大兴趣。

8岁即位的康熙,从小接受书法训练,专攻董其昌,是董的“超级粉丝”。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经常写字赏赐给大臣和外国使节。孔庙的“万世师表”四个大字,就出自他之手。

平心而论,康熙虽然喜好董其昌,但却只学了个皮毛,从下面这张他临董其昌的作品可以清楚看出。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出于康熙爷的喜好,一时学董之风大盛,而董书中靡弱的东西被放大,书坛已在孕育新路。

雍正当皇帝时已经45岁了,即位之前他的书法已经定型。与康熙一样,他也是沿着董其昌的路子在学习书法。

雍正是位勤奋的皇帝,在很多方面进行过重大变革,怎奈天资稍差,加之身体较弱,很多想法没能完全实施。

而他的书法,虽也畅朗圆熟,自然遒劲,但总体还是弱于康熙。

乾隆则是位好命的皇帝,康熙和雍正为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不愁银子,又有充足的时间跑去江南看看风景、欣赏美色,而附庸风雅更是不可少的。

与康雍不同的是,乾隆喜欢的是赵孟的书法。但更加可惜的是,对于书法他实在不在行,除了在平稳上有点赵字的意味外,连赵字的外形都没学到。

可偏偏他比康熙还自负,自认为书法不错,走到哪都喜欢题字,于是名山大川之中,乾隆御笔较多,流传甚广。

所以,三人之中,我认为还是康熙的书法水平略高。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雍正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排行是什么一共多少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始皇到清末溥仪,在漫长的2132年间,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332个皇帝。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皇帝,学者认定的数字不一。这主要是各自取舍的标准和断限上的差异造成的。从时间断限上,只计入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之间确有皇帝名号的专制王朝的君主,那些曾称皇帝的农民起义领袖,不在其列。拓展资料中国

  • 秦朝明明有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位皇帝,为什么有些人总说“秦二世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建立后,第一任皇帝是秦始皇嬴政,第二皇帝是秦二世胡亥,第三任国王是秦王子婴,故说秦朝二世而亡是合理的。赵高本欲篡位当赵始皇,但是关外前线军报传回的结果是山东六国复立,函谷关外已非秦土,章邯大将军兵败如山倒,故赵高想闭关自立,去帝号并恢复王号。子婴诛杀赵高后,当了秦王,并没有当秦三世,故子婴不能算

  • 秦朝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末年,强秦以武力消灭其余六国,来统一了全国。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源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是为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途中,始皇知卒,宰相李斯与宦官赵高合谋拥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前二零六年,赵高逼二世胡亥自杀,另立道子

  • 有汉一朝,前五的帝王该怎么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就题主的问题而言,小何认为指的是功绩的排名,小何就汉朝(含西汉,东汉)功绩前五的帝王进行排序。汉高祖:刘邦大汉王朝的建立者,更是汉朝制度的制定者,开创了平民登上帝位的先河。从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汉朝所有帝王能成为皇帝都跟他的血脉离不开关系,排名第一毋庸置疑!汉武帝:刘彻“但使龙

  • 明朝皇帝哪一位让你印象深刻?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过奋斗从最底层翻身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人物,其奋斗史就是一部励志史。他对百姓充满了感情,痛恨贪官污吏,手段残酷,古今少有,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帝王。他建立的明朝,终结了元朝的统治,使汉人从四等低劣民族变成了堂堂正正的人,扫除了笼罩在汉人心头的挫败

  • 汉朝在刘邦后面的皇帝都有哪些?松赞干布怎样才娶到文成公主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西汉四百年皇帝数不胜数!至于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则是在唐太宗执政期为安抚吐蕃使用不再扰唐转而袭扰阻当伊斯兰东扩而为!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和亲:百度上下的定义是,不同民族间的政治联姻,双方通过嫁娶公主来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但是这种说法有局限性,它忽略了主动和亲与被

  • 历代学褚遂良书法的名家名作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的问题存在实在不好回答,因为有一些矛盾之处。化用成就高的,都成了名家,比如董其昌很喜欢褚遂良,今天仍能看到他临褚遂良的《枯树赋》。可你想让举写褚比较像的,这样离褚过近,又想在书史留名实在不好找。但从今人名家中可知,大多数名家都能写多家多体,褚遂良一般书家都能写像,只不过有的偏好他的风格,笔下流露多

  • 历朝历代书法家的《千字文》,你最喜欢哪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不欺心,怀素师傅也写的好。但,我还是喜欢读宋徽宗千字文。谢邀!对书法缺乏研究,但历代书法家知道的不少!如:王羲之,颜真卿,张旭,怀素、苏东坡、赵孟、文征明、郑板桥…华国锋主席的书泫也很不错!继汉代书法觉醒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光辉璀璨时期,钟繇就是其中享有盛誉的一位书家。钟繇

  • 有人说乾隆的书法拍卖过4100万,他的书法是业余水平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侠”马云曾“画”了两个字:话禅,在拍卖会上以468万元成交,价格远高于当代顶尖书法家,这是否意味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呢?马先生的这两个字,送给你估计你都不会要,挂在家中怕人家笑话。书法作品的价格很多时候是与其价值相背离的,字因人贵的现象普通存在。乾隆的书法拍出过4100万,那是因为他是清代非常重要的

  • 帝王的“年号”,是怎么确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年号这方面还真不好查阅,只能以我所能来给你回答一下了,不对的地方,还请见谅。年号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一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年号为”建元”。《汉书》上记载说,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