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帝王传说故事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有哪些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16 20:24:33

古代传说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之夜,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长城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在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古代帝王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1、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

有一天,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

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第二天,刘备为徐庶摆酒饯行,等到徐庶上马时,刘备又要为他牵马,将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别,感动得徐庶热泪盈眶。

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不仅举荐了更高的贤士诸葛亮,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施一计谋。徐庶的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在刘备这边,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徐庶进曹营果然不为曹设一计,并且在长坂坡还救了刘备的大将赵云一命。

古往今来,凡是留才的案例,没有超出刘备的。留才留心,只要能留住人才之心,即使人才在天涯海角,依然会为你效命。

2、秦昭王五跪得范雎

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雎,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更加恭敬,可范雎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生真的就不愿意教寡人吗?”这第三跪打动了范雎,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

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的。”范雎还是不放心,就试探道:“大王的用计也有失败的时候。”

秦昭王对此指责并没有发怒,并领悟到范雎可能要进言了,于是,第五次跪下说:“我愿意听先生说其详。”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

这一次范雎也觉得时机成熟,便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后来,范雎鞠躬尽瘁,辅佐秦昭王成就了霸业,而秦昭王千百年来也被人们所称誉,成为引才纳贤的楷模。

3、庄王爱马

楚庄王芈侣爱养马,他有一匹爱马待的遇超过了大臣。艾玛!爱马每天穿着锦绣的衣裳,住着宽敞华丽的大房子,吃着枣肉制作的果脯,躺在竹子做的凉床上。也许是宠爱过度,这匹马竟然得了肥胖症,最后死翘翘了。

楚庄王号令群臣为爱马出殡,准备以大夫的礼仪下葬。大臣们议论纷纷,认为国王是在侮辱臣子。庄王下令:有议论葬马者杀无赦!

楚国明星优孟听说这件事儿,跑进大殿一个劲儿痛哭流涕。老芈说:“老孟你哭啥啊?”优孟说:“大王的爱马死了,咋能按照大夫的规格下葬呢?我大楚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以大夫规格葬马太抠门儿小气了,应该以君王的礼仪安葬才是。”

庄王阴沉着脸:“那你说咋办?”优孟回答:“大王您应该给爱马用雕玉做棺,以上等的梓木做椁,以贵重的樟木装饰,派数千名士兵挖掘坟墓……”庄王一听这话,感到不对味儿:“寡人的错误如此严重吗?那依你看应该如何去做?”

优孟回答:“还请大王按照六畜应有的方式埋葬为好!以土为椁,铜锅做棺,放上大枣生姜和香料,祭以粮米,埋葬在大家的肚子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庄王听从了优孟的劝说,把爱马交给了伙房,一场葬马风波平息了。

4、懿公好鹤

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八任国君卫懿公姬赤阁下对白鹤情有独钟。他爱鹤如命,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他饲养的白鹤羽毛洁净,身姿修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有所爱好,下属就会投其所好。卫国官吏满世界驱使百姓,捕猎白鹤送给国君。捕获的白鹤多了,原有的饲养场地不够用了,姬赤就不断扩建宫苑,养殖数量庞大的白鹤,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

姬赤根据白鹤品相不同,给他的白鹤们封了不同的品级,享受同等官员的待遇。他领着白鹤逛街,这些“鸟大臣”都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吃喝拉撒睡都有专职人员伺候。养鹤的开销越来越大,国库不够用,姬赤不顾百姓死活,强行摊派给无辜的国民。

北狄王得知姬赤爱鹤荒政,率两万骑兵突袭卫国。卫懿公姬赤慌了神儿,下令征兵抵御敌人。国内的百姓早就对这个混球的国君失去了信任,纷纷发牢骚说:“大王不是有那么多鸟大臣吗,让他的鸟大臣去迎敌好了!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打仗啊?”

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无人理睬征兵令。姬赤无奈,强行抓壮丁,分发武器仓促迎战。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毫无战斗力可言,被北狄骑兵一举击溃,卫懿公姬赤来不及躲避,被敌军乱刀砍死,他的那些鹤估计都被敌军做成烤“鸡翅”了吧?

5、宋仁宗爱吃螃蟹

宋仁宗从小爱吃螃蟹。他不仅是宋朝第一个吃螃蟹的皇帝,还带动宋朝人开始吃螃蟹,并且认吃螃蟹的风气在中国流传了下来。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宋仁宗打小就爱吃螃蟹,一顿不吃就馋得发慌,一吃起来就刹不住车。

那时候宋仁宗还小,还没有亲政,真正掌权的是他名义上的母亲刘太后。刘太后见小皇帝吃螃蟹吃坏了身体,当即发下懿旨:虾蟹海物不得禁御!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当时不仅螃蟹,连虾都不让送到宫里来!

喜欢吃螃蟹的宋仁宗,想让太监宫女偷偷去外面里买螃蟹进来吃,大家都害怕刘太后严惩,不敢答应。这时候另一个皇太后看不下去了,她就是刘太后的好姐妹、亲自抚养宋仁宗长大的杨太后,杨太后说:太后何苦虐吾儿如此?你不让他吃螃蟹,我让他吃!

于是她经常从悄悄弄些螃蟹给宋仁宗吃。后来宋仁宗长大以后,对杨太后很感激,对刘太后却心怀怨恨。他为什么要怨恨刘太后?一半是因为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时间太长;另一半就是因为刘太后不让他吃螃蟹。

古代好官的传说故事?

1、包拯很聪明地巧判孩子的刑

在白族,两名妇女为一个孩子出庭。县长决定让他们中的一个牵着孩子的手。赢得这只手的人就是抱着孩子的人。

县长说:谁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她放手是因为她爱她的孩子!你没看见她眼里含着泪吗?后来,包拯把孩子还给了母亲。

2、包拯三次弹劾张

张耀祚是宋仁宗的宠妃张美美的叔叔。他没有什么才能,却靠着张美美当政。起初,张志军被任命为三部使节。包拯强烈反对。

他规谏皇上,说像张耀祚这样的人连个小官吏都算不上,更不用说像三秘书这样的官吏了。然而,任宗不但不理会他的劝谏,而且封张耀祚为太守。

包拯很伤心。他继续规劝并愤怒地斥责张耀祚,但任宗还是不听。次年,任命张耀祚为团南医院使节。包拯第三次劝谏皇帝。他甚至在法庭上与皇帝当面争论,最终迫使皇帝停止做张的官员。

3、匡忠理直气壮,修建了水利工程

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岗人。匡仲在担任苏州总督的一生中取得了杰出的政治成就。

直接减少官府粮食供应,实行税收抵扣法,减轻人民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同时,清理官僚主义,纠正风气,注意清理冤屈,理顺人民群众的怨气。他按时间表办事,每天都问郡里的案子,一遍又一遍。

在他上任的头8个月里,超过1500起案件被结清。他办完案件后,无论大小,基本上都不能叫老百姓错,土豪不敢做坏事。

如今,只要提起匡仲,人们就会立刻想到十五关里那个愿意冒险、敢于伸张正义、为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官员。

此外,他还修建水利工程,开办学校,推荐人才和其他好事,为党的利益。匡仲在位13年,先后三次离职,三次留任。他为苏州人民做了许多实际工作。

最后,他因劳累而病倒,病逝。邝中死后,苏州和七县的人们都建立了祠堂来纪念他。

古代龙的故事和传说?

龙是汉民族最古老的图腾。在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拜神力,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偶像,对其膜拜,祈求平安。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

龙的传说故事也有很多,叶公好龙,天惩恶龙,屠龙之技,画龙点睛等等。

彩虹的传说古代故事?

在阿拉伯人的传说里,虹是光明神哥沙赫的弓。当哥沙赫休息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弓——虹,挂在云端。多少年来,人们欣赏虹,流传着虹的神话,同时也努力揭开虹的秘密。我国早在北宋时候,对天空中的虹就有了科学的解释。当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引用孙彦红的话说:“虹,日中水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在中国,虹可以认为是双头蛇、龙,同时白虹经天等天象被认为是不吉的征兆。

拔罐的古代传说故事?

拐子张,仗着祖上留下的一份家业,日子虽不十分富有,但也略有剩余。他常自夸:万事不求人。他生性尖刻吝啬,爱财如命,苍蝇也很难叼去他的半个米粒,所以人送外号“鬼不缠”。

一年冬天,鬼不缠肚子痛了两三天,一是他万事不求人,二是治病要花钱。所以他一直硬撑到第四天,确实受不了,万般无奈采用土办法在肚皮上拔火罐。没有火罐,又不想求人,怕丢人现眼,一狠心把祖上留下的青釉彩花瓷罐在肚皮上拔了一罐。谁知瓷罐的空间大,吸力也大,连肚皮带肠子都吸进罐内,把个鬼不缠痛得汗流浃背,哭爹叫娘,大喊救命。家人拔也拔不掉,扯也扯不脱,急得团团转,去求邻居,张二傻与鬼不缠一墙之隔,听喊救命,跑过来一看,见鬼不缠肚子上长了个大瓷罐,急回家拿来一把开山斧,不问青红皂白,照罐子劈去,只听咣当一声,罐子碎了。鬼不缠却哭得更加厉害:二傻呀二傻,赔我的罐子,早知道这样,就是舍掉我的一条老命也不能让你打破我的罐子,它可是我的传家宝啊。二傻一声傻笑,扬长而去。

民间故事传说古代?

1、《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2、《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四大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故事之一,在我国广泛流传,尤其在我国南北都有故事发生地的说法。其实经过很多专家科学论证,这一传说中孟姜女哭的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也就是说,孟姜女所哭的是现如今山东齐鲁大地上的齐长城遗址一带。

中国古代帝王与名士故事字数?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

(今山西临汾)

唐帝尧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阳城(今河南洛阳)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

夏王少康

5、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今河南滑县)

有穷王夷羿

6、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7、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

8、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1)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发

(2)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①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②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9、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

秦始皇嬴政

10、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

西楚霸王项羽

11、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12、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13、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14、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15、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16、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1)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2)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汉昭烈帝刘备

(3)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17、晋朝:265年-420年

(1)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2)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18、十六国:304年-420年

19、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20、南北朝:386年-589年

(1)南朝:420年-589年

①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②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③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④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2)北朝:386年-589年

①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

北魏孝文帝元宏

②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③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④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

北齐文宣帝高洋

⑤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21、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22、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唐中宗李显

古代哪些帝王的爱情故事比较经典?

1、皇太极和海兰珠

在《清史稿》中记载,海兰珠26岁的时候才嫁给皇太极,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可以说是到了迷恋的地步,皇太极大封后宫的时候,将海兰珠封为东宫大福晋宸妃,她的封号仅仅次于东宫皇后。海兰珠所住的宫殿也称为关雎宫。

海兰珠的封号宸妃,其实是大有深意的,这个封号里面就藏着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爱。宸指的就是北极星,寓意是王位、宫殿,这个字也是帝王的代称,在皇太极心里面,海兰珠的地位是超越了其她一切妃子的。

二、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

在《异闻录》中记载,李隆基曾与杨玉环的妹妹虢国夫人有过私情,为此杨玉环还跟李隆基吵了架并在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李隆基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妃子叫梅妃。有一回李隆基偷偷跟梅妃到翠华阁同居。让杨玉环知道了,一大早杨玉环就堵在了翠华阁门口,梅妃越窗而逃,李隆基装疯卖傻地感叹道:“图得半夜欢娱,反受十分烦恼”。

并发誓从此再也不跟其它女性往来。在爱情上,李隆基作为皇帝能够自我反省,仅此一点就很难得。从华清池里出来,杨玉环被宫女们扶进了唐玄宗的寝宫。

在温暖的芙蓉帐里,她和李隆基共渡良宵。这是春天的一个夜晚,春宵一刻值千金,当他们醒来时已日上三竿。李隆基一拍脑门:坏了,我耽误上朝了。李隆基急匆匆起床穿衣,不想脖子早让杨玉环的一双玉臂圈住了。我不让你走嘛!你再陪我一会儿好不好嘛!李隆基当然也舍不得杨玉环,想现在上朝也耽误了,再说天下太平,想必朝中也没什么大事,不去就不去吧。

就这样李杨宵偎昼傍、如胶似漆、欢爱无尽。

守株待兔是古代传说故事对吗?

守株待兔这篇课文选自韩非子.五。

毫无疑问是古代的传说故事了。出自《韩非子.五蠹》,说的是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村桩上,于是他便不干农活,天天守在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批评那些墨守成规的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有哪些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有哪些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有一天,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第二天,刘备为徐

  •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简介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简介50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之夜,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长城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在绝望之中投海而死。道教

  •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大全 古代帝王传说故事大全视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之夜,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长城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在绝望之中投海而死。鲁班

  • 中国古代帝王传说 中国古代帝王传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传说:墓的所在地为龙形山,两颗树为龙角,山脚的两口井为龙眼,对面是睡佛。所以民间有句俗语:生在杭州,玩在扬州,葬在徽州,古代的徽州人非常讲究风水!墓顶有一株千年的苦槠树。该村人口不足千人,但近百岁的老人有二十几位,这些老人至今身体硬朗,有的甚至能下地干活。此古村有药王寺,因为在元朝,此村的胡姓郎

  • 黄帝传说故事 黄帝传说故事二年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五千多年前,一天夜里,在今天的山西祁县附近,一片原野上,一个女子正匆匆赶路。四周尽是蓁莽之地,远处不时传来虎狼的嗥叫。女子望望夜空,满天繁星,北斗星在群星之中分外醒目。又一声嗥叫传来,女人打了个寒战,不由得加紧了脚步。女子披头散发,身上围着粗陋的兽皮缝制的衣服,赤着脚。她是一个强壮的女人,今天去野外

  • 中国古代帝王传奇 中国古代帝王传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原始传奇帝王出巡玩法技巧:1、帝王的血量为200点,每攻击一次扣1点,最后一击的玩家所属行会为归属行会。归属行会为防守方,其他行会为进攻方。防守方主要任务就是攻击进攻方,不让攻击到帝王守住自己行会的归属,进攻方则是要攻击帝王抢夺归属。2、在左侧任务栏可以看到帝王当前的状态,自己的威望,之前的归属行会

  •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在位时间及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于谦所处时期对应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秦国君主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自非子始,止于秦始皇。秦国于公元前770年建国,共经历三十几代君主。在这些君主的经营下,秦国从最初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其中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进而派兵护送周

  • 中国历代帝王顺序表(完整版) 中国历代帝王列表大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君主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自非子始,止于秦始皇。秦国于公元前770年建国,共经历三十几代君主。在这些君主的经营下,秦国从最初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其中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进而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使秦国正式成为周

  •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在位时间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君主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自非子始,止于秦始皇。秦国于公元前770年建国,共经历三十几代君主。在这些君主的经营下,秦国从最初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其中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进而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使秦国正式成为周

  • 历代王朝顺序及年代 历代王朝顺序及年代及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有争议)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有争议)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791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西楚:公元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