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羲之·入木三分
[成语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典故出处]唐·张怀妒槎稀ね豸酥罚骸巴豸酥樽0妫と讼髦嗜肽救帧!
译文: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2、吴起·杀妻求将
[成语解释]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典故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译文: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3、廉颇·负荆请罪
[成语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典故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译文: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4、赵括·纸上谈兵
[成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故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5、贾谊·草菅人命
[成语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典故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译文:他看待杀人,就好像把人命看作野草。
1、负荆请罪
【拼音】:fùjīngqǐng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举例造句】: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典故】: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重臣蔺相如与廉颇,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社稷,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负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2、望梅止渴
【拼音】:wàngméizhǐkě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举例造句】: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典故】: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3、破釜沉舟
【拼音】:pòfǔchénzhōu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举例造句】: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典故】: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4、卧薪尝胆
【拼音】:wòxīnchángdǎ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举例造句】: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典故】: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5、四面楚歌
【拼音】:sìmiànchǔ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举例造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典故】: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1、黄袍加身
黄袍加身,汉语成语,拼音是huángpáojiāshēn,意思是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出自《宋史·太祖本纪》。
2、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汉语成语,拼音是rúzǐkějiào。意思是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3、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wūcángjiāo,意思是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娶妾。出自汉·班固《汉武故事》。
4、七步之才
汉语成语,拼音是qībùzhīcái,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曹丕登位后,命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来。曹植果真在七步之内做出诗。曹丕也受此诗所感,放了曹植。
5、鞠躬尽瘁
汉语成语,拼音是jūgōngjìn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四面楚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图穷匕见。
指鹿为马赵高
草船借箭诸葛亮
桃园结义刘关张三兄弟
破釜沉舟项羽
霸王别姬项羽
沉鱼落雁西施王昭君
闭月羞花貂蝉杨玉环
倾国倾城汉孝武皇后
东施效颦
叶公好龙
南柯一梦
乐不思蜀刘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