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古代会有残忍习俗“瓦罐坟”,老人60岁住进去?

为什么古代会有残忍习俗“瓦罐坟”,老人60岁住进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90 更新时间:2023/12/21 18:22:28

在古代,如果老人到了60岁就要被活埋,埋进瓦罐坟里。

瓦罐坟形似瓦罐,坟留有一个送饭的入口,孝顺的儿子会送饭一百天,每送一天饭就在入口处垒一块砖,直到最后老人饿死、憋死。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活埋老人?为什么这么残忍?

起因是这种风俗在史前化就有了。那时候太落后,人们不能解决吃饱的问题。这样的生活折磨下老人到了60岁就很老了,不能白白浪费粮食,于是就产生了这种习俗。

君命谁敢不从!哪怕是再孝顺的儿子。

传说瓦罐坟是秦始皇的专利。把满60岁的老人统统活埋。就是嫌老人们没用了,白浪费粮食。还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60还仓。

但凡有点良心的,谁忍心活埋自己的父母?

话说到了唐代,有个农民的孩子他不忍心埋掉自己的父亲,就在瓦罐坟里偷着留了一个口子,每天天黑时乘人不备给父亲送饭。

唐朝经过太宗几个皇帝的治理,国力已经很昌盛了,兵精粮足,外敌不敢侵犯。

不敢侵犯可不代表不想,谁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想出了新的办法。

唐玄宗时,有一个外邦假借给玄宗祝寿为名,用铁笼子拉来一个怪兽,说是如果有人认识这怪兽,他们国愿意年年进贡,岁岁称臣。如果不认识,那大唐就得称臣,年年进贡。

怪兽长的奇怪极了,满朝的文武没有一个认识的。

玄宗急坏了,就传旨贴出告示,说谁若是有人认识这怪兽,就让他做官发财,并且还重重有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眼看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可仍然没人揭榜。

咱们回头再说那个没活埋他父亲。的农民。这一天晚上,他又偷着给他父亲送饭去了。

送完饭后,父子俩聊了会天。聊到外国送怪兽这件事的时候,父亲仔细的问了怪兽的模样,他对儿子说,莫非这怪兽是四不像?我年轻时遇到过,快去揭皇榜,咱不能让外国打如意算盘。

于是,第二天,他的儿子就揭榜了。

皇帝听说有人揭榜高兴坏了。传来外邦的使者,让这个农民当着外国人说出怪兽的名字。

“这是四不像,不知道对吗”农民说。

外邦使者一听,垂头丧气,他说对了。

一场风暴被一个农民化解了。玄宗大喜,要重重赏这个农民。

农民说,我不要什么赏赐,只求万岁爷饶了我父亲。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怪兽叫四不像。

于是农民斗胆讲了自己抗旨没有活埋父亲,从能这认出这怪兽。

玄宗一听,原来老人还是有用的,就免去了农民父子的死罪,同时还下旨,从今以后60岁的老人可以生活在世上了,再也不活埋他们了。

从此以后,60还仓结束了。

故事讲完了。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瓦罐坟的习俗史料上并没有记载,这是民间传说。

但是,凡事传说也是有根据的。古代对老人是不重视的。不像现在,疫情来了,我国对老人一视同仁,照样给他们治愈疾病。

深深的为生活在现在的中国感到自豪幸福。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下葬的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神仙2606的邀请。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有由生到死、自生自灭的过程,作为世间万物之主的人类也不例外,也同样要遵循从生到死的规律,人死了就得埋葬入土为安,穷人有穷人的葬法,富人有富人的葬法,或许有人好奇,那皇帝死了之后又是怎样下葬的呢?古代皇帝的丧葬制度是比较严格的,有许多的帝王

  • 秦始皇陵在什么条件成熟下国家才能启动发掘工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当前考古界有一条共识,就是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但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发掘。要想发掘秦始皇陵,首先需要至少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触发抢救性发掘的机制,二是文物保护技术非常成熟。相对而言,第二个条件要比第一个更关键,如果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即使是抢救性发掘,损毁也在所难免。尽管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是考古界的一条铁

  • 秦始皇陵已找到,为何专家不愿打开?打开会对当今中国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祖龙葬骊山,佑华千万年祖,乃始也,龙,人君之像也。祖龙,乃千古一帝始皇赢政的尊称也。秦王赢政,赢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生母赵姬,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即位,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拓展疆土,集中中央集权,亲政改旧,量材适用,文拜李斯,尉缭,武有蒙括,王翦,南征北战,一统天下,三十九称

  •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来回答你。相传秦始皇下令烧毁天下史典之书、活埋方士和儒人四百六十以后,还不放心,以为老年人知古通今,大多怀恋先朝旧制,痛恨他的残暴苛刻,接着又下一道圣旨:六十还甲。无论仕庶男女,活到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只弄得古今断钩,学问毁废,天下再没能人,黎民怨声四起,外邦不愿臣伏。遍查正史典籍,以及《史记

  • 曹操真的是盗墓的祖师爷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虽然设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些军衔,但他却不是盗墓贼的祖师爷!盗墓贼供奉的祖师爷是伍子胥,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的太子建的太傅,而少傅费无忌是个奸佞小人,不仅以太子建将娶的秦女媚于楚平王(平王自娶秦女),而且陷伍奢父子(子胥兄伍尚)于死地,后伍子胥奔吴国,后吴伐楚,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

  • 秦兵马俑的故事或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兵马俑也称秦始皇兵马俑、秦俑等。秦始皇兵马俑于1974年在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现已发现三处俑坑。秦始皇兵马俑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徐州是汉代文化发源地,也是汉代文化重要的宝库,素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在这个宝库中,被誉为楚兵神韵、汉代奇观的徐州汉代兵马俑,以它气势

  • 关于秦兵马俑的传说 50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古今大战秦俑情》里构造了活人俑,后来冬儿与天放的事不慎被秦始皇知道,永远为他守陵,他下令把蒙天放铸成活人俑,蒙恬的义子蒙天放与韩冬儿相互爱慕,欲纳她为妃,而秦始皇喜欢韩冬儿

  • 关于秦兵马俑的民间故事或历史故事 字数:100以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复活的军团我们去参观兵马俑的时候,正值雨过天晴。几万名游客踏着湿润的青砖和我们走在一起。宏伟的秦兵马俑馆侧倚着秀丽的骊山东麓,里面戍卫着大秦帝国的最后一支近卫军。而今的兵马俑馆早已建设世界级的展览馆,高大明亮的一号坑里光线充足,可以供游人随意拍照。二号坑里的发掘工作仍在继续,游人可以亲眼目睹考古工作

  • 秦兵马俑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

  • 秦始皇的父亲到底是谁?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谢大圣邀!秦始皇,赵氏,姓赢,名政,故叫赢政或赵政,是秦庄襄王异人(子楚)的亲儿子,这绝对没有什么疑问。所谓“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一说法,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大的谎言,根本不值一驳。自秦至清两千多年间,除了出于其它目的编造的神话外,无论官方或者民间,还没有第二例怀孕十二个月生产的记载。现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