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黄陵是世界上最为宏大的陵墓,历经三十多年的不间断的修建,其规模之宏大,为历史之罕见。陵墓是历代盗墓者所倾慕,在陵墓的四周也发现了不少的盗洞,现在的探测也发现了许多的灰烬,推测是盗墓者所为,但,值得庆幸的是,从来没有盗墓者进入黄陵的地宫,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科学的探测表明,其地宫附近的水银的含量是其周围的400倍,水银在常温下也极易挥发,可能是盗墓者刚到其附近就被其蒸汽毒死。再个原因是其地宫较深,其深度超过了三层地下水的深度。第三,就是地宫的顶部及四周是用厚厚的石灰石覆盖,也是历经2000多年没有被盗和塌陷的原因。
秦始皇陵墓的15大惊天之谜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有人认为秦陵地宫虽然没有被盗,但秦始皇只剩下一把尸骨了。其理由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且又正遇夏天,遗体不易保护,当时“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引出了鲍鱼“以乱其臭”的故事。对此,郭志坤在其作品《秦陵地宫猜想》中大胆猜测:秦始皇遗体可能保护完好。郭志坤认为,秦始皇遗体保护完好并非不可能,主要根据可概括三点:一、秦始皇时代的贵族墓冢都使用水银等“不败朽”之药了;二、秦王朝高官李斯、赵高、胡亥以及医术高超的御医夏无且在场;三、如今在秦陵地宫里测有大量的水银。猜想是否准确还须考古验证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行的“秦陵研究成果暨《秦陵地宫猜想》新书发布会”上,《秦陵地宫猜想》一书的作者郭志坤说,“在构思本书过程中,我不时通过书面、电子邮件及当面请教了数十位考古学家,先后拜访或拜读专家学者,他们的指点及其著述,使我受益很大。”郭志坤说,与其说自己在猜想,不如说自己将众多秦汉史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是集体的想象,若是言之有理,当是众人的睿智。当然,这些判断和推测是否准确,以及准确的程度,要靠条件成熟的将来打开地宫所呈现的实在面貌来作最后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