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代皇陵已经发现而且没有被盗的有哪些?

中国历代皇陵已经发现而且没有被盗的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05 更新时间:2024/1/19 19:34:58

中国古人事死如事生,对丧葬一事非常重视,陵墓、陪葬都非常可观,埋藏了大量财富,这也导致古代盗墓猖獗。陵冢高大、陪葬品丰富的帝王大墓,自然是盗墓者的首选目标。

夏朝的王陵现不可考,毕竟连都城在哪都还不确定呢。

商代王陵目前发现的最著名的是妇好墓,陪葬品丰富,在发掘之前是没有被盗的。殷墟王陵区也发现了十三座商代王陵,但均已被盗,后母戊鼎就是在这里出土的。

周朝历时800年,理应有很多帝王陵流传下来的,但周代王陵葬制较为特别,“不树不封”,导致地面没什么痕迹,很不好找。清代毕沅曾找了一批,但大多都不靠谱。现在关注较多的还是西周王陵,据说在宝鸡周公庙一带发现了不少天子级大墓,但也都被盗了,没发现什么能证明身份的文物。至于东周王陵,现在更是没有发现,毕竟东周王室衰微,估计也修不起什么大墓了吧。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的陵墓就很多了,但大多也被盗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像齐桓公的墓,西晋末年被盗,据说里面的“缯帛可服”,而珍宝尚有“巨万”;魏安王墓,晋代被盗,出土过《汲冢古书》;伍子胥掘开过楚平王墓,将楚王鞭尸三百。当然也有很多没被盗的,像曾侯乙墓虽然只是个小国国君,但珍宝惊人。另外吴王阖闾的墓,在虎丘剑池之下,据说至今仍未被盗。

秦代秦始皇陵也被盗过,项羽将陵园内洗劫一遍,又付之一炬,后来又说有牧童不慎烧了地宫,但根据现在的考古探测,地宫似乎还保存完好。

汉代帝陵基本是只剩封土堆了,西汉末赤眉军入长安,除文帝霸陵因传说皆以瓦器随葬而未被损坏外,其他西汉帝陵全被盗掘。当时赤眉军翻开茂陵的羡门后,数万战士搬了几十天,陵中的陪葬品还没搬走一半。直到三百年后的西晋时,陵中的珠玉还没有被盗完。现在发掘中的汉阳陵,是汉景帝的陵墓,目前发掘的主要是陪葬坑,出土文物很多,但估计地宫内已经不剩啥了。

东汉末年,董卓胁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叫吕布发掘了洛阳的东汉诸帝陵及公卿冢墓,后来曹操也考盗墓来养兵。西晋末年,长安的饥民饥渴难耐,穷途末路之下挖开了长安城剩余的霸陵及相对完好的杜陵。

但汉代帝陵也还有漏网之鱼,那就是位于广州的南越王墓。南越王赵佗、赵、赵婴齐的陵墓位于广州,赵婴齐的墓于三国时期被孙权派人发掘,赵的墓葬于1983年被发现,此前未被盗过,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而赵佗的墓至今仍未被发现。

三国时期的帝王陵,魏国、吴国诸位帝王陵墓均早已被盗,唯有刘备惠陵至今仍保存完好,据说也没被盗过,但也有人对武侯祠内的惠陵持怀疑态度,认为只是一座衣冠冢。

因为两汉陵墓破坏比较严重,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提倡薄葬,帝王陵规模不大,但即使如此,由于兵荒马乱,这些帝王陵也基本都被盗掘了。尤其是洛阳附近、河北邺县附近的晋代、十六国、北魏、北齐的陵墓,都只剩了荒冢土堆,里面的陪葬品早被盗了。而南朝帝陵,更是只剩石雕,连封土堆都找不到了。

隋唐时期的帝王陵,除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是已明确未被盗掘的以外,其他陵墓在黄巢起义时期就被盗过一次,在五代时期,军阀温韬又过了一遍,除乾陵外无一幸免。

五代十国的帝王陵,梁唐晋汉周政权更迭频繁,没花多大心思在陵墓上,这些陵墓也基本被盗。不过周边的割据政权倒有不少帝王陵留存下来,譬如南京的南唐二陵、成都前蜀的永陵等,在近代被考古之前都不曾被盗。

两宋帝陵很是含酸,北宋帝陵在在巩义,,靖康之变后被伪齐刘豫盗空。南宋帝陵在绍兴,被元代僧人杨琏真伽和允泽破坏。

辽代帝陵位于辽宁锦州,在金代就曾被破坏,后世陆续盗挖,近代军阀、日寇都曾盗掘,现在连地宫的痕迹都很难找到了。

金代帝陵位于北京房山,在明末被明熹宗以断王气的名义全部损毁,阿骨打的睿陵甚至一度被用作粪坑。

西夏帝陵在贺兰山下,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西夏灭亡时就被成吉思汗一把火全烧了。

元代帝陵位于起辇谷,但这个起辇谷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是元朝皇室的机密,至今已不为人知。而且元代帝陵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踏平,没有任何地面痕迹,所以至今没有有元朝帝陵被发现。

明代帝陵中的明十三陵,清朝保护完好,只是到了近代,除长陵外的地面建筑全毁,但地宫一直保存完好,唯有思陵地宫在近代被曾先后被两拨土匪盗掘。另外,代宗的景泰陵在十三陵之外,北京西郊的金山口,有没有被盗还不好说,但这里原是明代皇子、嫔妃的墓地,从已发掘的其他墓葬,基本都是空墓了。另外,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这个是可以确认未曾被盗的,明显陵在湖北钟祥,是嘉靖帝父母的陵墓,也不曾被盗。

清代帝陵有三处,即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除顺治孝陵未被盗外,其余均已被盗,其中乾隆、慈禧的地宫是被孙殿英盗掘的,清西陵则有光绪帝崇陵被盗,其余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均保存完好。另外,关外三陵也保存完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皇帝不挖秦始皇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皇陵被盗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历代皇陵保存完好的没有几座。但是皇朝更替,没有哪个王朝敢盗挖前朝的皇陵,如果做了,就必然给自己的皇陵留下隐患。比如曹操为充实军饷,,为专门盗挖陵墓特设摸金校尉一职,所以他死后百般隐藏自己的陵墓,迄今为止未找到他的埋身之所。因此,历代王朝无人敢挖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

  •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挖不下去了?是技术达不到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主陵地宫是否开挖的问题,考古界一直都在争论,有支持开挖的,也有反对开挖的,争论双方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国家所持态度是“不主动发掘”,之所以持此态度,主要是从文物保护方面考虑的。毕竟所有的古墓,以及墓葬中的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如果遭到损坏,那就再也不可能被重造了。这方面曾经有过很多次的惨

  • 秦始皇墓什么时候挖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秦始皇坟墓里陪葬了约有百万活鬼,现时中国人因买不起房子而不敢生育,导致人口每年大量减少,到中国严重缺人口时,外星人主动下来挖掘,将死鬼重新激活,填补中国人口空白!在我国考古界,有一个铁律: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这是一次心酸惨痛的考古悲剧带来的启示。这个悲剧就是定陵的考古挖掘。定陵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

  • 秦始皇陵地宫,要有什么样的高科技才能进行完美发掘?我们中国要过多少年才能开始挖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地宫我认为只要没有被破坏,国家是不会主动进行挖掘的。目前我国对于地下帝王陵墓的态度是抢救性挖掘,即是帝陵遭遇破坏的情况下,为保护陵墓而不得不采取挖掘保护。所以,只要秦始皇陵不被外界破坏,国家就不会主动进行挖掘。【一】秦始皇陵挖掘本身就有非常大的难度。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秦始皇陵内部存有

  • 你知道陕西有哪三大闻名的陵墓吗?其中一座挖不开,一座不敢挖,一座不能挖,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陕西皇陵众多,有三座很特别的皇家陵地比较特别,至今国家禁止开挖,也不敢开挖考古研究!第一座:座落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传说我们的人文先祖黄帝的衣冠冢,有几千年黄帝亲植柏,汉武大帝及各朝帝王将相,近现代的伟人毛泽东主席,蒋介石等名人之士祭奠黄帝陵时,所亲植的共计几千棵柏树,及所留下的墨迹

  • 秦始皇陵陪葬坑有多少个?已发掘的陪葬坑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考古军中马前卒来解答这个问题。先直接回答问题,根据2000年的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始皇陵共有陪葬坑180个。这180个坑并不都在陵园里头,其中76座在陵园围墙之内,还有104座在陵园外。不过2000年至今,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还在一直进行,也可能会有新的坑被发现。目前已经发掘过的,为30个左

  • 郭沫若为什么热衷于皇陵考古?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郭沫若作为文人,却对挖帝王陵墓情有独钟,甚至到了近乎痴狂的程度,确实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真的挖掘多少陵墓。只不过一直以来,郭沫若对于挖掘帝王陵墓的执着,以及亲手酿成了我国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等原因,让人们形成了思维定式,觉得郭沫若天天不干正事,就琢磨挖人家

  • 为什么感觉没人敢盗秦始皇的墓?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诚邀,秦皇陵为何没人敢盗,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秦皇陵太大了。据考古资料显示,秦皇陵,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有专家认为,秦皇陵一但被打开,就需制作跨度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来为秦皇陵遮风挡雨,在挖开秦皇陵的地宫,还得先挖掉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的封土。这样的工程太大。二,是

  • 求关于秦始皇长生不老药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着船环绕山东半岛,在那里他一直流连了三个月,在那里他听说在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叫蓬莱、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着三个仙人,手中有长生不老药。告诉秦始皇这个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他是当地的一个方士,听说他曾经亲眼看到过这三座仙山。秦始皇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就派徐福带领千名童男

  • 求秦朝的故事、神话和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破釜沉舟秦朝末年,春;秦国大军将赵国军队围困于巨鹿,准备全部歼灭。这时赵国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于是就派项羽前去解围。项羽率军渡河后,就勒令手下把船全部凿沉,饭锅全部砸破,岸边的房屋全部烧光,以此来激励士兵,表示将战斗进行到底,决不退缩。经过激烈的战斗,楚军包围了秦军,截断了秦军运粮的路线,大破秦军,